
作者:程舒伟著
页数:235 页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80214723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简介
非黄埔系出身的孙立人,在国民党军中资历较浅,最初并未引起蒋介石多大的注意。然而,留美的共同背景使他与宋子文、孔祥熙等“亲美派”来往密切。也正是宋、孔二人的提携,才使孙得以崭露头角,并在二战期间中缅战场上一举成名,享有“东方隆美尔”的盛誉,备受欧美军界推崇。以中国远征军新编第三十八师为班底的新一军,是国军第一支全部美械装备的现代化精锐部队,而军长则是孙立人。孙治军有方,所部能征善战,但是孙个性鲜明,常处理不好与同僚的关系,亦有挟美国人以自重之嫌,因此受到蒋的猜忌和冷落。 1950年代,蒋介石败退台湾,亟须美国人支持。在此背景下,孙立人重被起用,全面执掌台湾的军政防务,由此也埋下了祸根……
相关资料
插图: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编著的《中国名人传》中赫然列着两个人的名字:蒋介石,孙立人。蒋介石,国民党“总裁”,是中国现代史的重要人物。孙立人,《中国名人传》记载:“孙立人出生于安徽省舒城,在接受传统和现代课程的完全训练后。他进入了清华大学。他留学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回国后,加入国民革命军当陆军下士。”是什么把蒋介石与孙立人联在一起?一位哲人的说法最能说明问题,他说:“国家最优秀的公仆,不论是军人或政治家,很少是最能顺从的人物,杰出的人物一定具有杰出人物的心灵和魄力。”孙立人和蒋介石虽算不上这样的人,但他们都是非常有个性的人。孙立人、蒋介石均出生在清末,此时,爱新觉罗的子孙已失去了祖先剽悍尚武的精神,他们为一己之享乐、幸福,甘愿向侵略者屈膝称臣,而把亿万中国人抛入了痛苦的深渊。而又为了取悦洋人,巩固统治,他们又不得不实行新政,而新政则培育出蒋介石、孙立人这批叛逆者。孙立人和蒋介石相识于20世纪20年代。蒋介石和孙立人两人籍贯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经历不同。蒋介石是军人,更是政治家,孙立人则是纯粹的军人,由于同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两人同受传统文化熏陶,两人身上都充满了民族主义色彩,都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倔强的性格,都效仿班超投笔从戎,正是英雄惜英雄,才使两人互相认同,走到一起。孙立人(1900-1990)字抚民,号仲能,祖籍安徽省舒城县,1900年10月17日出生于安徽省庐江县金牛镇山南村。蒋介石,乳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后改名中正,字介石,1887年10月生于浙江奉化溪口镇。舒城位于合肥西南,汉代曾置龙舒县,清代属庐州府,为宛北重镇,是三国名将周瑜的故乡。清代李鸿章合肥系的骨干多出于此地。孙立人一家是舒城望族,祖孙炳炎,经商成巨富,生三子。父孙熙泽,光绪年间举人,官外务部主事,山东登州知府,山东全省审判厅厅长。伯父孙浤泽,光绪年间进士,官广西贺县知县,台湾沪尾海关监督。叔父孙春泽,经营贸易。溪口镇,在剡溪之北,南距奉化县城约十五公里,依山环水,风景优美,在山、水之间,点缀着桑园、水田、樟木树,蒋氏家族世代居于溪口,相传为周公旦第三子伯龄之后,溪口蒋氏成员自明末以来,均不为清朝当官。蒋祖父玉表以经商为主,开办玉泰盐铺,蒋父肇聪精明强干,专开盐铺,重振家业,家道日益富裕。正是江南这片广袤的土地,深厚的文化氛围,才养
本书特色
《缅战英雄的悲剧人生:蒋介石与孙立人》是由团结出版社出版的。一个是不大听话的缅战英雄,一个是唯我独尊的国军统帅,一个是“东方的隆美尔”,一个是猜忌心重的独裁者,缅战英雄宠辱浮沉的一生……
目录
节选
《缅战英雄的悲剧人生:蒋介石与孙立人》讲述了:非黄埔系出身的孙立人,在国民党军中资历较浅,最初并未引起蒋介石多大的注意。然而,留美的共同背景使他与宋子文、孔祥熙等“亲美派”来往密切。也正是宋、孔二人的提携,才使孙得以崭露头角,并在二战期间中缅战场上一举成名,享有“东方隆美尔”的盛誉,备受欧美军界推崇。以中国远征军新编第三十八师为班底的新一军,是国军第一支全部美械装备的现代化精锐部队,而军长则是孙立人。孙治军有方,所部能征善战,但是孙个性鲜明,常处理不好与同僚的关系,亦有挟美国人以自重之嫌,因此受到蒋的猜忌和冷落。1950年代,蒋介石败退台湾,亟须美国人支持。在此背景下,孙立人重被起用,全面执掌台湾的军政防务,由此也埋下了祸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