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俞波
页数:258
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6927299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一位普通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记录了他这18年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分享了宝贵的育人理念,特别是对细小事件的记录反思、对课堂教学展示的实践与领悟、对教育课题研究的规划与实施。全书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思考,这些育人策略不仅让更多的数学教师获得可以直接操作的教学方法,还形成了特有的教学风格,树立了自己的学术形象。
作者简介
俞波,全国新教育优选个人,全国奥数竟赛优秀教练员,“国培计划「2018〕”数学班培训专家;杭州市名师乡村工作室导师,杭州市优秀教师,杭州市教坛新秀,杭州市新生代数学骨干教师;萧山区名教师,萧山区学科带头人,萧山区优选工作者。现任萧山区城东小学副校长、萧山区人民陪审员。有70多篇论文在《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月刊》《小学教学设计》《小学教学参考》等杂志发表或在区、市、省获奖,承担110多次区、市、全国级的公开课及讲座等,有40多次在区、市及以上的教师技能比赛中获奖,对基于“教材对比”“问题提出”“—题―课”“多学科整合”“数学故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及课程建设有深入的研究。
本书特色
★一名优秀教师,不仅要做到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也要留给自己思考的空间和成长的空间。
——蔡金法
目录
第一章一次展示课后实现了留白的顿悟/1
第一节我有什么教学/2
一、放大/2
二、等待/3
三、开放/4
第二节我是如何践行的/6
一、如何与理念对接/6
二、如何践行“问题提出”教学理念/11
三、如何让研究为教学服务/19
第三节 老师们可以借鉴什么/27
一、借鉴如何践行“问题提出”教学理念/27
二、借鉴学生给我整理的教学方法/32
三、借鉴我的学生如何写数学文章的/34
第二章 一系列故事中播下了留白的种子/39
节教师要有远大的理想/40
一、你我,拉开距离才能发现美/40
二、我们不能只培养“打工者”/42
三、教育要注重“环保”/44
四、为了孩子的“未来发展”而教学/46
五、给人留一块“自留地”/48
六、给孩子与自由/51
七、“穿透时空”的教育/53
八、教育者的不懈追求:思考、狂热+爱/55
九、要让孩子明白“同门情谊”/56
节教师要有放手的策略/58
一、孩子,学习中你能想到什么/58
二、关注师生沟通的细节来培养观察与思考能力/61
三、关注知识深化的细节来培养迁移的能力/68
四、关注教学评价的细节来培养良好的习惯/75
第三节教师要有亲近的能力/82
一、老师不要吝啬你的……/82
二、“感恩”教育的魅力所在/85
三、换座位也是亲近孩子的机会/86
四、“激励气氛”也是一种教育资源/86
五、给孩子自己“动脑”的机会/88
六、让“红领巾”发挥应有的作用/89
第三章 一连串学习中实现了留白的萌发/91
做一个会思考的人/92
更要做一个能打破自己的人/94
节 隆冬季节,城厢中心学校为学术委员“储能”/96
一、考察过程:唤醒学术三境界/96
二、考察感受:内化学术三要点/97
三、考察建议:生成学术三高度/99
节 我们与书只有“一碗汤”的距离/100
一、我们可以给书赋予“生命”/100
二、我们可以给书赋予“情感”/100
第三节同样的生命,不同的环境/102
第四节 →重组→再/105
第四章一脉相承的教学滋养着留白的成长/109
让学生开车,老师坐副驾驶当教练/110
节课堂上解放师生/112
数形结合的价值和意义/112
数学多元表征,探寻分数由来的一剂良方/120
节 练习里一举多得/133
焕发魅力,促进发展/133
学的改变缘于教学方式的转变/138
第三节复习中培养能力/147
在“学为中心”理念下“自我复课堂教学研究/147
改进中高段数学复习课教学结构的探究/153
第五章一如既往地研究积淀着留白的理念/165
节基于“案例”的教师校本研训微型课程建设研究/167
一、研究的动因/167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目标/168
三、研究的内容/169
四、研究的措施/170
五、研究成效/179
节基于“前测”的小学课堂“先试后提”教学模式的
实践研究/182
一、课题的提出/182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目标/184
三、研究的内容/185
四、研究的措施/186
五、研究成效/196
第三节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新规范的创建与落实/198
一、课题的提出/198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目标/201
三、研究的内容/201
四、研究的措施/202
五、研究成效/207
第六章一往情深地交流分享着留白的思想/209
节建设“微教研团队”共同成长/212
一、以“微教研团队”为抓手,撬动教师研训“裂变式推进”/212
二、基于“新思维儿童数学”的“一题一课”拓展课程研究/217
节成立“名师工作室”共同研究/220
一、杭州市俞波“名师乡村工作室”三年行动规划/220
二、杭州市俞波“名师乡村工作室”成员自律/221
第一节我有什么教学/2
一、放大/2
二、等待/3
三、开放/4
第二节我是如何践行的/6
一、如何与理念对接/6
二、如何践行“问题提出”教学理念/11
三、如何让研究为教学服务/19
第三节 老师们可以借鉴什么/27
一、借鉴如何践行“问题提出”教学理念/27
二、借鉴学生给我整理的教学方法/32
三、借鉴我的学生如何写数学文章的/34
第二章 一系列故事中播下了留白的种子/39
节教师要有远大的理想/40
一、你我,拉开距离才能发现美/40
二、我们不能只培养“打工者”/42
三、教育要注重“环保”/44
四、为了孩子的“未来发展”而教学/46
五、给人留一块“自留地”/48
六、给孩子与自由/51
七、“穿透时空”的教育/53
八、教育者的不懈追求:思考、狂热+爱/55
九、要让孩子明白“同门情谊”/56
节教师要有放手的策略/58
一、孩子,学习中你能想到什么/58
二、关注师生沟通的细节来培养观察与思考能力/61
三、关注知识深化的细节来培养迁移的能力/68
四、关注教学评价的细节来培养良好的习惯/75
第三节教师要有亲近的能力/82
一、老师不要吝啬你的……/82
二、“感恩”教育的魅力所在/85
三、换座位也是亲近孩子的机会/86
四、“激励气氛”也是一种教育资源/86
五、给孩子自己“动脑”的机会/88
六、让“红领巾”发挥应有的作用/89
第三章 一连串学习中实现了留白的萌发/91
做一个会思考的人/92
更要做一个能打破自己的人/94
节 隆冬季节,城厢中心学校为学术委员“储能”/96
一、考察过程:唤醒学术三境界/96
二、考察感受:内化学术三要点/97
三、考察建议:生成学术三高度/99
节 我们与书只有“一碗汤”的距离/100
一、我们可以给书赋予“生命”/100
二、我们可以给书赋予“情感”/100
第三节同样的生命,不同的环境/102
第四节 →重组→再/105
第四章一脉相承的教学滋养着留白的成长/109
让学生开车,老师坐副驾驶当教练/110
节课堂上解放师生/112
数形结合的价值和意义/112
数学多元表征,探寻分数由来的一剂良方/120
节 练习里一举多得/133
焕发魅力,促进发展/133
学的改变缘于教学方式的转变/138
第三节复习中培养能力/147
在“学为中心”理念下“自我复课堂教学研究/147
改进中高段数学复习课教学结构的探究/153
第五章一如既往地研究积淀着留白的理念/165
节基于“案例”的教师校本研训微型课程建设研究/167
一、研究的动因/167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目标/168
三、研究的内容/169
四、研究的措施/170
五、研究成效/179
节基于“前测”的小学课堂“先试后提”教学模式的
实践研究/182
一、课题的提出/182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目标/184
三、研究的内容/185
四、研究的措施/186
五、研究成效/196
第三节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新规范的创建与落实/198
一、课题的提出/198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目标/201
三、研究的内容/201
四、研究的措施/202
五、研究成效/207
第六章一往情深地交流分享着留白的思想/209
节建设“微教研团队”共同成长/212
一、以“微教研团队”为抓手,撬动教师研训“裂变式推进”/212
二、基于“新思维儿童数学”的“一题一课”拓展课程研究/217
节成立“名师工作室”共同研究/220
一、杭州市俞波“名师乡村工作室”三年行动规划/220
二、杭州市俞波“名师乡村工作室”成员自律/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