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2019供应链重构

封面

作者:李超民

页数:284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4732025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2019供应链重构》是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李超民教授对2019年全球供应链重构所涉及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跟踪研究的重要成果。2019年,全球供应链发生巨大改变,全球经济一体化依赖于有效的全球供应链,如何重构稳健的、安全的供应链是各国关注的焦点。本书解读了供应链重构对制造业、汽车产业、高科技产业、流通行业的影响,以期着力促进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供应链整体体系建设,抓住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创新机遇,促进供应链的创新发展。

作者简介

经济学博士,河南偃师人。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MBA导师。主要研究中国经济思想史、国防经济理论与政策、美国财税理论与政策等。主持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省部级项目多项, 获得省部级以上学术奖二、三等奖各一项。 主要著作包括《常平仓:美国制度中的中国思想》(2002)、《美国社会保障制度》(2009)、《新中国国防经济思想史》(2010)、 《中国战时财政思想的形成(1931—1945)》(2011)、《美国常平仓制度的中国渊源》(2014)、《大衰退与美国联邦财政改革》(2018)、 《美国国际税制改革与资本回流原理》(2022)等。

目录

第一章 美国2019年财政政策与实施

第一节 美国联邦预算的制定与争论

第二节 强制支出失控与财政风险

第三节 “大炮与黄油”的两难选择

第四节 美国联邦财政管理与金融监管

第五节 国际财政关系与政策协调

小结

第二章 美国税收制度问题与改革

第一节《减税与就业法》征管改革

第二节 国际税收与企业竞争力

第三节 美国税制改革与社会政策效应

第四节 美国税制改革中的州税与地方税

小结

第三章 中美供应链变化

小结

结论

后记

节选

大国财政在全球治理方面具有基础作用。任何国家进行国家治理的基础和 支柱都是财政,财政是代表社会公众利益的国家(政府)的分配或经济行为,财 政天然具有公共性。我国财政理论界认为,“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这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国家分配论”。“国家分配论”一直是中国财政理论界居主流地位的结论,它有别于西方的“公共财政论”,而美国的“公共财政论”与中国的“国家分配论”区别很大。“公共财政论”产生于以资本与市场为条件的环境。“公共财政论”主要分析和解决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财政问题,着重研究政府如何通过经济活动克服和矫正市场失灵问题,促进经济正常运转。西方“公共财政论”的主要特征如下:(1)“公共财政论”和“国家分配论”一样,都通过主体、客体、形式和目的四要素 对财政下定义,即“财政以国家(政府)为主体,以分配社会产品或提供公共产品为客体,以价值形式为运动过程和以满足国家和公共需要为目的”。(2)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的职能内涵大体相同。“国家分配论”认为,国家财政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调控经济与监督管理四大职能;而“公共财政论”认为,财政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与稳定经济三大职能。(3)公共财政是国家财政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一种特殊运行模式,两者是全局与局部的关系,是涵盖与充实的关系。(4)国家财政和公共财政运行轨迹大体相同,过程都包含“收、支、平、管” (或“支、收、平、管”)等内容,即财政活动是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平衡和财政管理等运动过程的统一体。(5)财政运行模式反映、体现着财政的一般本质或特殊本质。国家财政与公共财政的本质都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2019供应链重构》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95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