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牡丹亭》互文指涉的英译研究

封面

作者:司炳月,于洋欢著

页数:220页

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10405177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白之(2002)、汪榕培(2000)和张光前(2001)的三部《牡丹亭》英译本为分析对象,对《牡丹亭》英译中的互文指涉进行个案研究。笔者认为,从互文性视角研究用典的翻译需从以下四个方面认识典故的本质、意义以及用典的作用,即符号学本质、历史文化内涵、“故事”形式、互文创作机制。基于此,本书提出了用典翻译的两条原则:第一,立足对典故的“识别”,“阐释”其在文本中的新义;第二,再现原典故的寓意,引发目的语读者的互文联想。要获得上述效果,用典翻译的最佳译法为以典译典,其次为以文释典。

作者简介

司炳月,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名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办外审专家;《语言教育》外审专家。于洋欢,清华大学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在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与跨文化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研究。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牡丹亭》互文指涉英译的研究背景与缘由
一、汤显祖研究的兴起和发展
二、明清传奇的旷世杰作-《牡丹亭》
第二节 《牡丹亭》互文指涉英译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内容
第三节 《牡丹亭》互文指涉英译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牡丹亭》互文指涉英译研究的意义
一、促进“汤学译学”的发展
二、推动明清传奇的英译及研究
三、总结用典和戏拟的翻译原则和实践准则
四、丰富互文指涉翻译研究内容
第五节 本书的架构

第二章 互文性与互文指涉的翻译
第一节 互文性理论的演变
一、解构主义视角下的互文性研究——宽泛与模糊
二、结构主义视角下的互文性研究——精密与具体
三、语言文化视角下的互文性研究——操作性与实用性
第二节 互文性理论与模因论的差异分析
一、理论来源和内涵:后结构主义与生物进化论
二、主要分析单位:文本与语言
三、指向性:指向未来与指向过去
四、理论体系:严谨成熟与发展完善
第三节 互文指涉的翻译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牡丹亭》的英译概况
第一节 《牡丹亭》英译研究的现状
第二节 全球化语境中的《牡丹亭》跨文化之旅
一、《牡丹亭》文本研究的跨文化之旅
二、《牡丹亭》英译的跨文化之旅
……
第四章 《牡丹亭》用典英译研究
第五章 《牡丹亭》戏拟英译研究
第六章 互文指涉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牡丹亭》互文指涉的英译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91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