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日】名和高司
页数:242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2072804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京瓷的稻盛和夫和日本电产的永守重信都是以京都为主场、活跃在优选的日本代表性经营者,两位的经营哲学在全世界都有着广泛的信奉者。稻盛和夫创建两家世界500强,拯救濒临破产的日航,畅销书《活法》在国内销量突破550万册,所以,稻盛和夫在国内读者影响力不必多言,事实上,永守重信也一直保持着现代人物的称号。1973年创业的日本电产,是过去50年间成长最快的日本企业。值得一提的是,他成功并购60个国内外企业,并因将1年内破产企业不进行人员调整的情况下,使企业再生,被誉为拥有“永守魔术”。
本书通过对将小企业培养成世界品质大企业的型经营者——稻盛和夫、永守重信进行比较,剖析二人经营思想的共通之处,归纳出“志本经营”是稻盛与永守经营的精髓所在,并对“志本经营”进行了深度分析。同时,作者通过分析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和所面临的课题,得出资本主义的出路是向“志本主义经营”转型,由此呼吁日本企业切勿盲目崇洋媚外,切勿抛弃本国原有的很好企业经营思想,应以稻盛和夫和永守重信为榜样,让“志本主义”成为开拓未来的成功经营模式。
作者简介
现任一桥大学商业学校(国际企业战略科)客座教授。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学部,哈佛商业学校硕士(颁发贝克斯勒)。在三菱商事的机器(东京、纽约)工作约10年。作为麦肯锡顾问,从事咨询工作约20年。历任汽车、制造业领域的亚洲地区负责人、高科技、通信领域的日本分公司负责人。
本书特色
1.作者力 :作者目前在日本一桥大学国际企业战略专业任教,该校为日本财经领袖的摇篮;在于哈佛商学院就读时,成为“贝克学者”,是第二位获此荣衔的日本人。作者之前在麦肯锡顾问公司工作19年,成为资深合伙人。得益于作者自身丰富的企业经营、决策、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和资历,以及相应的广泛人脉,从而能够将稻盛和夫和永守重信这两位日本标志性的成功企业家进行多方位的横纵对比,从中梳理出二者的共通及相异之处。
2.内容力 :本书的题材形式独特,属于“人物比较类”的经管书籍,在经管领域,将两位企业家进行全方位比较的书籍,还是比较少见。本书通过稻盛和永守的经营哲学和实学比较研究,得出了两位知名企业家的共同之处。目前对稻盛经营学的研究性著作中,利用比较研究的方法研究稻盛哲学的,这是第一本。在当今经济环境下,本书对中国企业家和普通读者也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提醒企业经营者盲目引进西方企业管理体系;关注员工的人心,重视企业员工的感受和成长,避免把员工视为机器或工具;提升员工个体的主人翁精神和自我提升意识。同时,本书亦可为中国企业的产业升级提供启示。
畅销书550万《活法》作者、独创稻盛哲学与阿米巴经营的稻盛和夫与日本电产创始人永守重信的人生哲学和经营实学的比较研究中小企业企业家都需要的一本员工沟通、领导指南
目录
第一章 领导的条件
第二章 领导的轨迹
第三章 领导的本色
第二部分 解明盛守经营
第四章 阿米巴经营的本质
第五章 永守战略的真髓
第六章 盛守模式的共通之处
第七章 大义与大志
第八章 经营的着力点
第九章 直击灵魂
终章 盛守经营的未来
节选
开拓未来
在我撰写本书时,稻盛 89 岁,永守 77 岁。随着“不老的社会”的临近,二人依然有时间继续开拓新世界。而稻盛经营和永守经营的一大共通之处,便是这种“反对维持现状,视变化为常态,并不断发展进化”的态度。
哪怕只回顾本章提及的二人的事迹,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预见他俩今后的路线方针。我确信,其至少包括以下 3 条:
第一,不拘泥于所谓“常识”,继续独自开创未来。
稻盛会继续当个“知性野人”,而永守也会继续把“智慧型奋斗”作为信条。且二人皆会继续拼命挑战“世人普遍认为不可能之事”。纵观历史,凡是为开拓日本未来做出贡献的领导人物,皆以日本固有的价值观为根本。前述的《代表的日本人》一书中所介绍的数位历史人物亦皆如此。此外,以“论语加算盘”为核心的日式资本主义奠基人涩泽荣一是如此,提出“水道哲学”并努力提升全球QOL(生活品质,Quality of Life)的松下幸之助亦是如此。
可能有日本人会觉得这是落伍的“昭和精神”,但乔布斯也好,马云也好,本质上都在贯彻这样的精神。反倒是当今高举 “工作生活要平衡”大旗的日本,大有陷入半世纪前“英国病”
陷阱之势。所以说, 广大日企必须理解二人经营思想的本质,尽快从“平成的惰眠” 中觉醒。而“不为世间肤浅的风潮所动”亦是二人的共通之处。比如“从实体向虚拟转型”的“服务型经济”一度被广为吹捧。再比如“金融资本主义”“数字资本主义”之类的“现代病”亦是其中典型。
而本书的二位主角也一样,他们丝毫不为这些热炒概念所动,而是基于独自的价值观,不断精益求精、探寻本质。
第二, 以日本的传统价值观为基础, 并将其持续传播于世界。
基于正确伦理观,遵循原理原则,相信人的力量,持续鼓励员工……这些经营思想乍一看似乎“老套又平常”。可在众多日企趋于雷同,且整天被所谓潮流牵着鼻子走的现实环境下,坚持关注“不变”的稻盛和永守,反而独放异彩、脱颖而出。且如前述,他俩的思想源于古都京都,且基于至今仍在当地拥有活力的日本古代文化和思想。
稻盛的经营哲学在中国也有大量拥趸,而介绍永守经营哲学的《日本电产的故事》(金成镐著,2009 年)一书一度成为韩国的畅销书。稻盛从中国的古籍中学到了不少人生哲学,而永守从三星电子和 LG 电子的创始人那里学到了不少经营哲学。由此可预见,与“欧美流派”划清界限的亚洲经营模式,今后很可能会逐渐受到全世界的瞩目。而作为其“教祖”及“传教士”的稻盛和永守,也必定会继续基于京都,向亚洲以及全球发声。
先说稻盛,他已然超越了企业经营的范畴,一直致力于向大众宣讲人的“理想活法”以及社会的“理想形态”。1997 年,65 岁的他如愿皈依佛门后,并未“闭关独修,不问世事”。在得度时,担雪法师对他建言道:“僧人修行再深,也难以对现实社会做出贡献。你经过修行之后应回归世俗,为社会再做贡献,这才是佛道。”(《稻盛和夫的哲学》)
如今,稻盛已临近 90 岁高龄,但他往后势必依然会关注世界及日本的本质性课题,并基于深刻洞察,提出解决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