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波
页数:241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03028820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军事理论教程》紧紧围绕国家人才培养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重点向大学生传授国防建设、军事思想、军事科技、国家安全和信息化战争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使同学们了解军事思想、军事高技术发展和信息化战争的情况,认清我国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目录
第一章 心系国防:国防与武装力量
第一节 国防概述
一、国防的含义和类型
二、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三、中国国防的历史
第二节 国防建设
一、新中国国防建设的几个阶段
二、新中国国防建设的成就
三、中国的国防政策
第三节 国防法规
一、国防法规的产生和发展
二、国防法规的特性
三、国防法规的主要内容
四、公民的国防权利和国防义务
第四节 武装力量
一、中国武装力量的构成
二、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军兵种的编成、任务及武器装备
第五节 国防动员
一、国防动员的类型与特点
二、国防动员的形成与发展
三、国防动员的地位与作用
四、国防动员的主要内容
五、国防动员的实施程序
六、国防动员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经典导读:中外军事思想
第一节 外国军事思想
一、外国古代军事思想
二、外国近代军事思想
三、外国现代军事思想
第二节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二、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毛泽东军事思想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和历史地位
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三、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一、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地位作用
第五节 国防与军队建设思想
一、国防与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二、国防与军队建设思想的地位作用
第六节 胡锦涛关于国防与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
一、胡锦涛关于国防与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二、胡锦涛关于国防与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的地位作用
第三章 居安思危:国际战略与周边安全
第一节 国际战略环境
一、时代特征:和平与发展
二、框架结构:国际战略格局
三、动态表现:国际战略形势
第二节 周边安全环境
一、中国周边地理环境及其对我国安全的影响
二、当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基本态势
三、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挑战
……
第四章 技术探秘:现代军事高技术
第五章 聚焦前沿:信息化战争与新军事变革
节选
《军事理论教程》: (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是以武装的形式执行国内安全保卫任务的现役部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武器装备轻便、精良。以步兵轻武器为主,兼有少量重型武器和特种武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有自己的服装式样、识别标志和军衔等级。 1.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组成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组建于1982年6月19日,由内卫、边防、消防、警卫部队,以及黄金、水电、交通、森林警察部队组成。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依其任务不同分为三类。 第一类,内卫部队(由各省总队和机动师组成)。这是武警部队主要组成部分,受武警总部的直接领导管理。其主要任务:一是承担固定目标执勤和城市武装巡逻任务,保障国家重要目标的安全;二是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三是反恐怖任务,主要是反袭击、反劫持、反爆炸;四是支援国家经济建设,遇有严重灾害时,执行抢险救灾任务。 第二类,边防、消防和警卫部队。这是列入武警序列由公安部门管理的部队。其中,边防部队主要担负边境检查、管理和部分地段的边界巡逻及海上缉私;消防部队主要担负防火灭火任务;警卫部队主要担负党和国家领导人、省市主要领导及重要来访外宾警卫任务。 第三类,黄金、水电、交通和森林部队。这是列入武警序列受国务院有关业务部门和武警双重领导的部队。其中,黄金部队主要担负黄金地质勘察、黄金生产任务;水电部队主要承担国家能源重点建设项目,包括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及其他建设任务;交通部队主要担负国家交通重点建设项目,包括公路、港口及城建等施工任务;森林部队主要担负森林的防火灭火及维护林区治安、保护森林资源的任务。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属于国务院编制序列,由国务院、中央军委双重领导,实行统一领导管理与分级指挥相结合的体制。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设总部、总队(师)、支队(团)三级领导机关。武警总部直辖若干师和大专院校。省级设武警总队,地区级设武警支队,县级设武警中队。 2.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任务 《国防法》规定,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担负国家赋予的安全保卫任务,维护社会秩序。它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之一。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平时的任务: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维护社会治安;保卫国家领导机关、重要目标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战时协助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防卫作战。 (三)民兵 民兵,是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有力助手和强大的后备力量。 民兵初建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兵成为国家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在建设祖国、保卫祖国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在未来反侵略战争中,随着战争的现代化,需要更多的民兵在更广的范围、更大的规模上配合和支援军队作战。因此,民兵在未来战争中的战略地位仍然十分重要,仍然是反抗外来侵略,进行人民战争的重要武装组织形式和巨大力量。 1.民兵的组成 民兵的组织领导体制。民兵是国家的后备武装力量。全国的民兵工作在国务院、中央军委领导下,由总参谋部主管。各大军区按照上级赋予的任务,负责本区域的民兵工作;省军区、军分区和县(市)人民武装部是本地区的民兵领导指挥机关;乡、镇、部分街道和企事业单位设有人民武装部,负责民兵和兵役工作。 民兵的编组。一般以乡(镇)、行政村和厂矿企业为单位,按照民兵人数多少,分别编为班、排、连、营、团。目前,我国民兵已经遍及广大城乡,并编有应急分队和高炮、高机、便携式防空导弹、地炮、通信、防化、工兵、侦察兵分队,以及海军、空军的一些专业分队,能随时遂行作战任务。 2.民兵的任务 民兵平时担负战备执勤、抢险救灾和维护社会秩序等任务;战时担负配合常备军作战、独立作战、为常备军作战提供战斗勤务保障及补充兵员等任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