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军事理论教程

封面

作者:陈波

页数:241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03028820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军事理论教程》按照2007年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新修订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要求,系统地介绍了国防的一般知识和我国国防建设、国防法规、武装力量、国防动员情况;介绍了中外军事思想基本情况;分析了国际战略环境和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并对现代军事高技术、信息化战争及新军事变革等情况进行了介绍。  《军事理论教程》紧扣大纲、结构新颖、可读性强,可作为高等学校军事理论公共课课程教材,也可供其他国防教育和军事爱好者参考。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心系国防:国防与武装力量
第一节 国防概述
一、国防的含义和类型
二、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三、中国国防的历史
第二节 国防建设
一、新中国国防建设的几个阶段
二、新中国国防建设的成就
三、中国的国防政策
第三节 国防法规
一、国防法规的产生和发展
二、国防法规的特性
三、国防法规的主要内容
四、公民的国防权利和国防义务
第四节 武装力量
一、中国武装力量的构成
二、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军兵种的编成、任务及武器装备
第五节 国防动员
一、国防动员的类型与特点
二、国防动员的形成与发展
三、国防动员的地位与作用
四、国防动员的主要内容
五、国防动员的实施程序
六、国防动员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经典导读:中外军事思想
第一节 外国军事思想
一、外国古代军事思想
二、外国近代军事思想
三、外国现代军事思想
第二节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二、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毛泽东军事思想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和历史地位
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三、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一、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地位作用
第五节 江泽民国防与军队建设思想
一、江泽民国防与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二、江泽民国防与军队建设思想的地位作用
第六节 胡锦涛关于国防与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
一、胡锦涛关于国防与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二、胡锦涛关于国防与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的地位作用

第三章 居安思危:国际战略与周边安全
第一节 国际战略环境
一、时代特征:和平与发展
二、框架结构:国际战略格局
三、动态表现:国际战略形势
第二节 周边安全环境
一、中国周边地理环境及其对我国安全的影响
二、当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基本态势
三、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挑战

第四章 技术探秘:现代军事高技术
第一节 军事高技术概述
一、军事高技术的概念和特点
二、军事高技术的研究领域
三、军事高技术的发展趋势
四、军事高技术在军事领域产生的影响
第二节 侦察监视技术
一、侦察监视技术概述
……
第五章 聚焦前沿:信息化战争与新军事变革

节选

  《军事理论教程》:  (三)现代国防既是一种国家行为又是一种国际行为  一个国家想要持续发展,重要条件之一是巩固国防。国防巩固,国家才能调动一切人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人民也才能安居乐业。然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得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国际环境。世界的和平与战争、经济的繁荣与衰退,都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相关因素,也涉及国防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对于周边国家局势动荡的国家,就应在国防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如果他国武力相加,该国就必须做好迎接外来挑战的准备。可见,现代国防作为一种国家基本行为的同时,也日益成为一种国际行为。  (四)现代国防具有多层次的目标  国际政治、经济在现代国防上打下的烙印越来越深。由于各国的国家利益不同,特别是经济利益不同,因此所制订的战略也各有不同,再加上各国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差异,就使得现代国防呈现出多层次的目标体系。  这一目标体系从范围上,可分为自卫目标、区域目标和全球目标。自卫目标主要由本国政治制度决定,其在国土之外的经济利益有限,加上自身实力不足,因此只将国防目标定位于自卫层次上,着眼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区域目标是指一些国家虽然在世界范围都有自己的经济利益,但不奉行扩张政策,或者军事实力达不到全球范围,所以将防卫目标锁定在本国及周边区域,也就是说,区域目标国防在维护本国安全利益这个层次上再提高一步,努力为本国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并扩大自卫的纵深和弹性。全球目标则是指少数实力雄厚、推行扩张政策的国家,其国家利益遍及全球,出于保护本国利益、称霸世界的企图,将国防的目标对准世界,以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和消除战争危险为旗号,进行侵略扩张,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国。  还可从内涵上对国防的目标层次进行分类。一种是基于保证国家生存、民族独立型的国防,称为生存目标;另一种是国家生存无忧,民族独立无虑,其目标在于争取一个适合国家发展的空间,称之为发展目标。  总的来说,国防因国家性质、制度、国力及其推行的政策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征。所有国防的着眼点都在于捍卫和扩大国家利益。  三、中国国防的历史  国防,是一个历史概念。它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是为国家利益而服务的。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其国防有过丽日经天、万国归附、威震欧亚的光荣,也曾有过积贫积弱、有国无防、山河破碎的不堪回首。  (一)中国古代国防  中国古代国防,是指从公元前21世纪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的建立开始,到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为止这段时期的国防。中国古代国防在这里重点介绍两个方面。  1.古代的兵制建设  兵制建设是我国古代国防的一个重要方面。兵制,即军事制度,也称军制,是国家或政治集团组织、管理、维持、储备和发展军事力量的制度。它包括武装力量体制、军事领导体制、兵役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原始社会末期,没有军队,氏族之间的暴力斗争导致夏王朝的建立,奴隶主阶级为巩固其统治,镇压奴隶的反抗,平息被征服民族的反叛,抵御外族侵扰或继续征服周边的氏族,在客观上形成建立军队的必要性。同时,夏朝时期,青铜器冶炼技术已经发展起来,生产力已经较原始社会有了提高,基本具备建立军队的物质条件。所以,夏朝就出现了由少数不参加生产劳动的贵族上层成员组成的卫队,担任王室警卫,一旦发生战争,便临时征集平民组成军队。贵族的卫队就是军队的核心和骨干,这种贵族卫队就是夏朝最初形式的国家军队,也就是后世国家常备军的雏形。那时的军队由夏王亲自率领。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军事理论教程》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684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