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绿色.简约:共存的智慧

封面

作者:王华平

页数:193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2250800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绿色·简约:共存的智慧》的主要观点是:(1)“亮绿”思想在根本上不同于西方绿色思潮对于“绿色”的理解,它是对“绿色发展理念”的阐发和深化;(2)“简约”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具体路径之一;(3)“生态人”是能够真正地践行绿色和简约思想的未来人类形态。创新之处:以西方的绿色思潮为基础,以我国所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为参照,批判地吸收绿色思潮中的“浅绿”“深绿”和“深绿”三种观点的合理部分提出“亮绿”观点,同时以西方“自愿简约运动”为基础,批判地修正和扩展其观点提出“简约”的实践路径。  理论特色:(1)《绿色·简约:共存的智慧》对生态危机成因做出明确的判定,为生态危机的真正解决提供了明确的着力点;(2)“绿色简约”方案的提出为生态危机的解决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  现实意义:(1)《绿色·简约:共存的智慧》提供一种全面的环境治理方式,为生态危机的解决提供切实有效的实现路径,丰富了“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2)为国家和政府的环境政策制定和环境立法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参考依据。

作者简介

  王华平,男,1972年9月出生,哲学博士,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教授、博导,主要研究心灵哲学、认知科学哲学、科学哲学、知识论,《自然辩证法通讯》编委、中国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分析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知识论学会副秘书长。出版专著《心灵与世界——一种知觉哲学的考察》,在《哲学研究》等期刊发表一系列有深度的论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1项,省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李胜辉,男,1981年9月出生,哲学博士,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生物学哲学、心灵哲学,中国生态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在《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和《道德与文明》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项。

目录

第一章 生态危机成因的传统观点
第一节 人口的增长
第二节 技术的滥用
第三节 过度消费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人类在自然中的位置
第一节 生态系统与生命的共存
第二节 人类世的定义及其争议
第三节 人类世与人类的形象
第四节 人类的形象与人类中心主义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态危机与绿色思潮
第一节 绿色思潮
第二节 绿色思潮的合理性限度
第三节 亮绿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简约:实现“绿色”理念之路径
第一节 “自愿简约运动
第二节 “自愿简约运动”的哲学基础
第三节 “简约”的两重维度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绿色简约与“生态人”的诞生
第一节 深生态学及其问题
第二节 “生态人
第三节 “生态人”的德行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最早明确地把生态危机的根源定位于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的当属美国历史学家怀特。我们在上文已经提及,在他看来,西方文化中的基督教是一种最为人类中心主义的宗教,因而基督教应该为西方社会中生态危机负责。实际上,怀特最终把西方社会中的生态危机的根源归因于人类中心主义的文化观念。这种观点在西方思想界引起了轩然大波。由此也引发了环境哲学中的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这场争论的关键是非人类存在物是否具有“内在价值”,更进一步的问题是,哪些非人类存在物才能拥有道德主体的身份。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是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而非人类中心主义则尝试把道德关怀的对象向人类之外的存在物进行扩展。道德扩展的对象也从高等动物到整个生命世界最终到整个生态系统。与之相应,非人类中心主义观点则从动物权利论发展到生物中心主义最后到生态中心主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理论的提出奠定了环境哲学研究的基本内容。然而,这些观点自身也面临着许多的非议,一部分学者就认为这些非人类中主义观点太过极端,还有学者认为这些观点呈现出明显的反人类、反文明的倾向,它们在内在逻辑上会由初始的反人类中心主义走向最终的反人类。为了应对非人类中心主义观点存在的问题,学者们提出了所谓的弱的人类中心主义观点。这种观点可以视为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观点之间的某种调和。弱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提出不仅没有减少学者之间的争论,反而使原本已经争论不休的局面变得更加纷繁复杂。如果要解决这些争论,那么我们就需要在这些观点之间做出比较和选择。可问题是,什么样的观点才是一种合理的、更具可接受性的观点呢?在我们看来,只有与人类自身的形象相符合的观点才是一种最应该为我们所接受的观点。因为,这些观点以我们对人类自身的现实形象为依据,并且只有以此为依据我们才不会陷入为了人类自身的利益而牺牲环境或者为了保护环境而罔顾人类的利益这样的两难困境之中。下面,我们尝试以前文对人类自身的形象所做的论断为基础对环境哲学中的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做出评价,并从中选择一种与人类自身的形象最为符合的观点。  首先,我们有必要对人类中心主义观点做一些简要的说明。虽然存在着不同类型的人类中心主义,比如,宇宙论的人类中心主义、目的论的人类中心主义、认识论的人类中心主义、生物学的人类中心主义和价值论的人类中心主义等,但是在当代环境哲学中,学者们之间的争论焦点主要集中于价值论的人类中心主义。它的大致观点是,人类是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自然中的事物不具有内在价值,它们因可以满足人类的需要而具有工具价值。可以说,这种观点是人类进入人类世之后人类自身的形象在观念层面上的反映。客观地说,这种观念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历史合理性。人类和我们现在地球上所见的其他物种一样,都是经历漫长而且残酷的生存斗争而一直生息繁衍至今,人类当下所具有的力量也是在这样的生存斗争中获得的。人类依靠着自身演化过程中所获得的力量不仅适应了自然而且使自身最终成为整个生物圈的主宰者和控制者。人类中心主义观念正是人类自身在生物圈中的地位在观念形态上的直接反映。同时,人类持有的这种观念可以反过来进一步强化人类自身力量的发挥并且可以为人类对待自然的方式和行为提供合理性辩护。可以说,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繁衍。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绿色.简约:共存的智慧》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78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