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苏永旭著
页数:548页
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21513064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该书运用教学阐释学的理念或基本理论对欧美文学史、东方文学史、拉美文学史、比较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美学原理、比较美学、西方美学史、中国文艺学、马列文论等进行了系统梳理,在教学构成论、教学对话论、教学阐释论、教学空白论、教学超越论五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考察;对冯友兰提出的“照着讲”“跟着讲”“接着讲”的观念进行全面 ,主张“创造性”的讲,为大家提供了切实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对钱学森之问即中国高校不能培养独立思考型人才、不能培养全面 型人才进行了响亮回答。
作者简介
苏永旭,1964年出生于禹州市;1984年7月,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1993年9月至1995年7月,在北京大学东方学系做访问学者。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教授。中宣部哲学社会科学评审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评审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教育科学评审委员会委员。自2000年4月至今,担任中国印度文学学会理事;自2014年至今,担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东方文学分会理事。主持完成2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戏剧叙事学”(批准号:96CWW006;结项号:20020212)和“比较文学视野下的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与荷马史诗研究”(立项号:13BWW059;结项号:20193221)。出版专著《戏剧叙事研究》《诺贝尔文学奖西方获奖群研究》《外国文学专题——文本重读与外国文学重塑》《教学阐释学与21世纪中国文学教学——兼及回答钱学森之问》等12部;在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戏剧》《戏剧》《戏曲艺术》《国外文学》《学习与探索》《河南大学学报》《南亚研究》《北京大学学报》,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复印中心编印的《外国文学研究》《戏剧、戏曲研究》等期刊发表、摘要转载或全文转载论文130余篇。
目录
章教学阐释学的基本理论章教学阐释学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欧美文学史教学节教学构成论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欧美文学史教学节教学对话论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欧美文学史教学第三节教学阐释论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欧美文学史教学第四节教学论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欧美文学史教学第五节教学论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欧美文学史教学第三章教学阐释学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东方文学史教学节教学构成论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东方文学史教学节教学对话论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东方文学史教学第三节教学阐释论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东方文学史教学第四节教学论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东方文学史教学第五节教学论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东方文学史教学第四章教学阐释学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拉丁美洲文学教学节教学构成论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拉丁美洲文学教学节教学对话论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拉丁美洲文学教学第三节教学阐释论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拉丁美洲文学教学第四节教学论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拉丁美洲文学教学第五节教学论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拉丁美洲文学教学第五章教学阐释学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文学史教学·节教学构成论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文学史教学节教学对话论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文学史教学第三节教学阐释论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文学史教学第四节教学论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文学史教学第五节教学论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文学史教学第六章教学阐释学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节教学构成论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节教学对话论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第三节 教学阐释论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第四节 教学论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第五节 教学论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第七章教学阐释学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节教学构成论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节 教学对话论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第三节 教学阐释论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第四节教学论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第五节教学论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第八章教学阐释学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比较文学教学.节教学构成论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比较文学教学节教学对话论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第三节教学阐释论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第四节教学论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第五节教学论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第九章教学阐释学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美学原理教学节教学构成论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美学原理教学节教学对话论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美学原理教学第三节教学阐释论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美学原理教学第四节 教学论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美学原理教学第五节教学论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美学原理教学第十章教学阐释学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比较美学教学节教学构成论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比较美学教学节教学对话论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比较美学教学第三节教学阐释论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比较美学教学第四节教学论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比较美学教学第五节教学论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比较美学教学第十一章教学阐释学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西方美学史教学节教学构成论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西方美学史教学节教学对话论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西方美学史教学第三节教学阐释论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西方美学史教学第四节教学论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西方美学史教学第五节教学论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西方美学史教学第十二章教学阐释学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文艺学教学节教学构成论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文艺学教学节教学对话论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文艺学教学第三节教学阐释论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文艺学教学第四节教学论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文艺学教学第五节教学论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文艺学教学第十三章教学阐释学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马列文论教学节教学构成论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马列文论教学节教学对话论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马列文论教学第三节教学阐释论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马列文论教学第四节教学论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马列文论教学第五节教学论与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国马列文论教学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教学阐释学与21世纪中国文学教学:兼及回答钱学森之问》
Article link:
https://www.teccses.org/1376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