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唐宋城市与文学关系研究

封面

作者:陈燕妮

页数:258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01024371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唐宋相关城市与城市文学(诗、词、传奇小说等)的关系为中心进行的思考。第一章关注“城市的建筑”,从宫苑、道路、园林、文人雅集的地点等不同的场所考察城市与文学的关系。第二章关注“城市的自然”,从是为唐代四大州治所之一的襄阳城中的地域景观岘山和汉水来分析城市与文学的关系。一方面这些存在城市中的自然景观承载了人文活动,另一方面,这些人文活动以文本的方式记载下自然景观乃至整个城市的变迁。第三章关注“城市的心灵”,从城市生活方式、城市舆论、城市精神、城市文化心理这些不同的角度探求城市与文学的关系。它们或构成城市的“初唐气象”,或在城市传奇中呈现出时代复杂的情感道德倾向,或出现了领先于西方8个世纪的“印象”书写,或在叠加的文本互涉与创新的诗意中显示出时代的文化心理,或使得整个时代的都市迷漫着世纪末情绪的伤感。第四章关注“城市的超越”,从唐代白居易以“香山居士”身份创作的文学态式,宋代“大相国寺”宗教与世俗相融的场所产生的文学、宋代的官员主管退职之地“冲祐观”时期的文学这些方面探求宗教对于城市文人心态和文学产生的影响。

作者简介

陈燕妮,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北省古代文学学会理事。先后于华中师范大学、苏州大学获文学硕士、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唐宋文学(诗歌)、古代城市与文学研究。先后于《武汉大学学报》《江汉论坛》《华中师范大学学报》《江苏社会科学》《南京师大学报》等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著有《居住的诗篇——论唐诗中的洛阳城市建筑景观》等。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一项。

目录

序言 城市的“诗”与“思”

绪论

第一章 都市的建筑

第一节 城市建筑景观与文学的关系

第二节 宫苑:“上阳宫”中的城市影像

第三节 道路:“洛阳道”的文化意义

第四节 园林:“金明池”的场所意义

第五节 雅集:“吹台”的地点考察与景观意义

第二章 都市的自然

第一节 城市自然景观与文学的关系

第二节 唐诗之山:襄阳岘山

第三节 唐诗之水:襄阳汉水

第三章 都市的心灵

第一节 城市心理与文学的关系

第二节 初唐气象

第三节 长安的传奇

第四节 柳永的“印象派”书写

第五节 扬州的“互文”书写与创新

第六节 南宋的伤感

第四章 都市的超越

第一节 城市中的宗教与文学的关系

第二节 “香山居士”:白居易晚年的文学态式

第三节 大相国寺:宗教与世俗相融合的文学发生场所

第四节 冲佑观:辛弃疾退居前后词中的士大夫道教思想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唐宋城市与文学关系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75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