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德文
页数:64
出版社:地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0285448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项目在SPOT卫星、GoogleEarth等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的基础上,结合1:5万地形图与1:20万地质图等资料进行了野外地质调查、槽探及相关室内分析测试工作,完成了长约120km 的1:5万条带状活动断层填图,系统地获得了鹤庆-洱源断裂的几何结构、活动时代、活动速率、古地震等晚第四纪活动性数据,并对断裂带的地震危险性进行了初步的分析。鹤庆-洱源断裂带的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对该地区的地震预测、防震减灾具有总要的应用价值,对认识青藏高原东南缘运动学及动力学机制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书可供从事构造地质、地震地质、地球物理、工程地震和工程建筑的科技人员及有关院校的师生参考。
作者简介
李德文,男,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地貌与第四纪地质科研与教学一线工作。先后在夷平面与古岩溶、风化与风化壳、冰冻圈地貌与沉积、宇成核素、隐伏活动构造、冰川构造等方面做过大量调查与研究。负责的主要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博士后基金1项,地震行业专项2项;先后在《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Quaternary International》、《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Physical Geography》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5篇,其中SCI收录14篇。曾获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南京大学优秀博士后等奖励。近年来侧重基于地貌与沉积记录的构造重建,关注地貌学新理论、新方法及其在震害防御领域的应用和推广。
目录
2 区域地震构造环境简析
3 第四纪地层与地貌分析
3.1 前新生代地层
3.2 新生代纪地层
3.3 区域地貌特征
3.4 填图单元
4 几何结构特征
5 运动学特征和长期滑动速率
5.1 运动学特征
5.2 长期滑动速率
6 古地震与分段复发模型讨论
7 结论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