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春山[等]著
页数:284页
出版社:地质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11610553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了黄河上游龙羊峡-积石峡段的主要活动断裂特征及演化过程 ; 研究了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和形成机理, 区内地质灾害总体上分为滑坡、崩塌、泥石流和不稳定斜坡四大类, 对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发育特征和形成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分析了地质灾害与活动构造的效应, 对活动断裂带地质灾害的分布距离效应、上下盘效应等进行了分析。
目录
前言
绪论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
第一节 研究区自然地理
第二节 区域地层及岩性
第三节 区域构造背景
第四节 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特征
第五节 地球物理场特征
第六节 人类工程活动特征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构造特征
第一节 区域构造特征
第二节 共和盆地及周边断裂特征
第三节 贵德盆地及周边断裂特征
第四节 循化盆地及周边断裂特征
第五节 各断裂成生关系及演化
第三章 第四纪地质与新构造运动
第一节 研究区地貌与第四纪地质特征
第二节 研究区黄河阶地发育特征
第三节 青藏高原东北缘新构造运动特征
第四章 研究区主要活动断裂活动性
第一节 拉脊山断裂
第二节 文都大寺断裂
第三节 哇玉香卡一拉干断裂
第四节 德欠寺一阿什贡断裂
第五节 尕让一岗察寺断裂
第六节 积石山西缘断裂(马儿坡断裂)
第七节 松坝断裂
第八节 伊黑龙断裂
第九节 拉西瓦断裂(热水一日月山断裂)
第十节 对全区活动断裂构造的几点认识
第五章 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与活动断裂效应
第一节 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第二节 活动断裂与地质灾害效应分析
第六章 地质灾害区域危险性评价
第一节 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第二节 重点区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第七章 典型滑坡形成(灾)机理研究
第一节 查纳滑坡成灾机理
第二节 李家峡坝址区滑坡成灾机理
第三节 夏藏滩滑坡成灾机理
第四节 查汗都斯滑坡成灾机理
第五节 都河浪坡成灾机理
第八章 典型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与风险评价
第一节 贵德县泥石流形成条件和活动特征分析
第二节 阿什贡泥石流风危险性评价与风险评价
第三节 循化县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第九章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第一节 区域地壳稳定性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区域地壳稳定性综合评价与分区
第十章 国土空间开发与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第一节 研究区国土空间开发分区及对策
第二节 研究区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小结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绪论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
第一节 研究区自然地理
第二节 区域地层及岩性
第三节 区域构造背景
第四节 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特征
第五节 地球物理场特征
第六节 人类工程活动特征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构造特征
第一节 区域构造特征
第二节 共和盆地及周边断裂特征
第三节 贵德盆地及周边断裂特征
第四节 循化盆地及周边断裂特征
第五节 各断裂成生关系及演化
第三章 第四纪地质与新构造运动
第一节 研究区地貌与第四纪地质特征
第二节 研究区黄河阶地发育特征
第三节 青藏高原东北缘新构造运动特征
第四章 研究区主要活动断裂活动性
第一节 拉脊山断裂
第二节 文都大寺断裂
第三节 哇玉香卡一拉干断裂
第四节 德欠寺一阿什贡断裂
第五节 尕让一岗察寺断裂
第六节 积石山西缘断裂(马儿坡断裂)
第七节 松坝断裂
第八节 伊黑龙断裂
第九节 拉西瓦断裂(热水一日月山断裂)
第十节 对全区活动断裂构造的几点认识
第五章 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与活动断裂效应
第一节 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第二节 活动断裂与地质灾害效应分析
第六章 地质灾害区域危险性评价
第一节 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第二节 重点区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第七章 典型滑坡形成(灾)机理研究
第一节 查纳滑坡成灾机理
第二节 李家峡坝址区滑坡成灾机理
第三节 夏藏滩滑坡成灾机理
第四节 查汗都斯滑坡成灾机理
第五节 都河浪坡成灾机理
第八章 典型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与风险评价
第一节 贵德县泥石流形成条件和活动特征分析
第二节 阿什贡泥石流风危险性评价与风险评价
第三节 循化县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第九章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第一节 区域地壳稳定性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区域地壳稳定性综合评价与分区
第十章 国土空间开发与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第一节 研究区国土空间开发分区及对策
第二节 研究区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小结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