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
页数:334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2039823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史志宏,男,1949年生于北京,1988年入经济所工作。在经济所工作期间,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兼研究生院教授、博导。2011年退休。从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本文集共选编了12篇史志宏的中国经济史论文,基本可以代表作者主要的研究成果和研究风格。所选论文按内容区分包括五个研究主题:一、清代摊丁入地问题的研究。二、中国传统农业问题的研究。三、无锡、保定农村经济调查及调查数据的研究。四、明及清前期海外贸易政策的研究。五、财政史研究。
作者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前身为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社会调查部,于1929年改组成立社会调查所,1934年与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合并,称为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1945年更名为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1950年改称中国科学院社会研究所,1953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97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后,更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以下简称“经济所”)并沿用至今。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于1979年2月16日成立。
目录
论清代的摊丁入地
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结构与农业发展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华北平原农村的土地分配及其变化——以河北省清苑县4村为例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华北平原农村的租佃关系和雇佣关系——以河北省清苑县4村为例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华北平原农村土地以外主要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以河北省清苑县4村为例
明及清前期保守主义的海外贸易政策
明及清前期保守主义的海外贸易政策形成的原因及历史后果
无锡、保定农村调查的历史及现存无、保资料概况
清朝前期财政概述
关于中国历史GDP研究的点滴思考
清代农业生产指标的估计
清代农业生产指标研究的缘起、数据和方法——《清代农业的发展和不发展(1661-1911年)》一书导言节录
编选者手记
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结构与农业发展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华北平原农村的土地分配及其变化——以河北省清苑县4村为例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华北平原农村的租佃关系和雇佣关系——以河北省清苑县4村为例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华北平原农村土地以外主要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以河北省清苑县4村为例
明及清前期保守主义的海外贸易政策
明及清前期保守主义的海外贸易政策形成的原因及历史后果
无锡、保定农村调查的历史及现存无、保资料概况
清朝前期财政概述
关于中国历史GDP研究的点滴思考
清代农业生产指标的估计
清代农业生产指标研究的缘起、数据和方法——《清代农业的发展和不发展(1661-1911年)》一书导言节录
编选者手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