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尚希//傅志华
页数:222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01024344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从本质上来说,财政是集中和动员社会资源,用于化解社会共同体面临的公共风险,构建社会共同体发展确定性的机制。本书对于财政的叙述,基于不同的历史阶段,基于不同的历史阶段面临的公共风险。从这个逻辑出发,全书系统梳理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人民财政观的核心理念,从历史角度重新认识财政,在历史中加深对财政的认识,也在历史中认识和理解中国共产党的财政观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作者简介
1956年6月,根据毛泽东主席关于财政部要加强财政经济问题研究的指示,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正式成立,2016年2月更名为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财科院)。2020年3月,成为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财科院现有职工226人,具备高级、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137人。2001年3月设立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目前在站博士后28人。财科院现有内设机构27个(党建与监督机构1个、研究机构12个、研究生教育运行机构5个、智库运行机构1个、学术性刊物出版发行机构1个、职能管理机构3个、社团管理机构4个)。
目录
总论
一、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财政观的基因
二、人民财政观蕴含着公共风险财政逻辑
三、中国共产党人民财政观内涵丰富
第一章 人民性是财政的政治属性
一、财政体现党的政治主张
二、党和人民的财政关系是政治的集中体现
三、财政的政治属性源自党的领导
四、党和人民的财政关系,其核心是农民问题
第二章 财政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本机制
一、红色区域财政:军民兼顾
二、财政是新中国工业化资金的积累机制
三、以市场化改革调动人民积极性
四、财政为新时代发展注入确定性
第三章 财政是社会共同利益的实现方式
一、财政为夺取革命胜利动员社会资源
二、财政为社会主义事业集中社会资源
三、财政为改革开放重构利益关系
四、财政为实现共同富裕调节利益关系
五、大国财政推动实现优选共同利益
第四章 财政是法治的化身
一、税收法定从理想到现实
二、以预算规定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
三、走向法治财政
第五章 人民财政人民监督
一、财政是人民的财政,要让人民来监督
二、公开透明才能更好地监督
三、财政民主是优选的监督
第六章 为人民花好用对每一分钱
一、艰苦奋斗是人民财政的精神底色
二、厉行节约是为民理财的基本操守
三、防止浪费要从制度入手
四、预防腐败要从财政约束公权入手
五、花好用对才真正有绩效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