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文章·文学·文化:近代中学国文教科书中的古代作品选文研究

封面

作者:赵新华

页数:255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30822305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为作者的博士学位论文。本书以1904—1949年40余套中学国文教科书中的古代作品选文为研究对象,描述了古代作品选文在教科书中呈现状态的演变历程:(1)1904—1919年的选文,以古代应用文为主,选文中的人物以文官雅士等居多,以便于进行封建伦理道德教育。(2)1920—1927年的选文,古代白话小说、民歌等俗文学作品出现在了教科书中,选文中的人物以多元身份的平民为主,以利于实行现代公民道德教育。(3)1928—1937年的选文,中华民族很好人物的传记及其作品大量进入教科书中,选文中凸显民族英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4)1938—1949年的选文,沦陷区、国统区、根据地均实行了教科书统编制并根据各自的政治需要编选古代作品,抗战结束后解放区又编辑出版了亲近平民大众的教科书。

作者简介

赵新华,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新疆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学术带头人、自治区重点文科基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推广研究中心成员。 近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1项(“新疆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中华文化认同培育研究”)、自治区社科基金2项(“清末民国新疆教育文献整理与研究”“南疆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调查与研究”)。出版专著《现代中学国文教育简史(1904—194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主编《中学经典古文课(社会关爱卷)》(商务印书馆,2018),在《课程·教材·教法》《民族教育研究》《中国教育报》等期刊、报纸发表论文20余篇。

本书特色

本书以清末民国时期初级中学国文教科书中的古代作品选文为对象。一个国家的通用语言文字是该国最有效的交际工具,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语言文字课程内容的物质载体就是国文教科书。教科书,俗称课本,是根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地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在教学活动中,在一定范围内,专门编写给学生上课用的课本。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知文章流别,读雅正之文(1904—1919)
第一节 培养未来官绅读写雅正文的国文教育理念
一、以期保存国粹的课程性质对教科书选文的影响
二、清末民初中学的性质对教科书选文的影响
三、中学、西学在国文教科书中的传播与接受
第二节 文言选文独大下古代作品选文的特点及教育功能
一、熟读唐宋、桐城古文,精通作文之法
二、应用文体皆备,以便经世致用
三、展现模范人物,实施道德教育
第二章 看平易古书,欣赏浅近文学作品(1920—1926)
第一节 培养健全公民表达交流能力的国文教育理念
一、重视表达交流的课程性质对教科书选文的影响
二、新学制初级中学的特点对教科书选文的影响
三、中学国文教科书对文言文、白话文的选择与偏重
第二节 文言、白话选文混搭下古代作品选文的特点及教育功能
一、读浅易古代作品,了解平民社会
二、文学文、实用文共选,应用能力、欣赏能力并重
三、展现多元人物,亲近普通民众
第三章 了解固有文化,谨记国学常识(1927—1936)
第一节 培养青少年叙事说理能力的国文教育理念
一、重实用兼审美的课程特点对教科书选文的影响
二、初级中学的平民化对教科书选文的影响
第二节 白话选文盛行下古代作品选文的特点及教育功能
一、注重单元主题设计,进行爱国乐群教育
二、教学文体分类定型,偏重实用兼及文艺
三、强化历史优秀人物,振起民族精神
第四章 应战时之需,服务思政宣传(1937—1949)
第一节 全面抗战时期各取所需的古代作品选文
一、全面抗战时期初级中学国文教科书古代作品选文概况
二、全面抗战时期初级中学国文教科书古代作品选文特点
第二节 解放区亲近平民、文道并重的古代作品选文
一、解放区初级中学国文教科书中古代作品选文概况
二、解放区初级中学国文教科书古代作品选文特点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部分教科书中的古代作品选文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文章·文学·文化:近代中学国文教科书中的古代作品选文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46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