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蕊
页数:375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11226444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绍兴传统园林以其独特而富有魅力的地方历史文化特色,成为江南园林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选题主要研究绍兴传统园林(以古代山会平原地区为主)。运用文献归纳、田野调查、历史学比较法、数字化分析法等方法,通过梳理绍兴传统园林演进历程、收集整理绍兴传统园林遗存、实测或想象复原绍兴历史名园,最终解读绍兴传统园林的造园理念和艺术特色,分析园林空间布局特点,对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绍兴园林造园意匠进行比较并分析,总结归纳绍兴传统园林的地域特色。题目拟定为《绍兴传统园林史》,全面展示绍兴传统园林产生、演变、升华、成熟的整个发展脉络,并重点介绍绍兴传统园林中的经典案例。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绍兴传统园林总论”体现风景园林理论与历史的专业性,推进遗产保护。下篇“绍兴传统园林实例(绍兴名园图谱)”以地图方式分区呈现,具有旅游指引等社会科普意义。
作者简介
张蕊,1991年1月生,陕西西安人,现任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讲师。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工学博士,师从孟兆祯院士,长期从事风景园林理论历史与遗产保护研究工作,担任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论与历史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文化景观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浙江省风景园林学会理论与历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主持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绍兴传统园林历史源流与造园意匠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历史回溯的唐华清宫多场景复原、造园理法与遗产保护”等课题。迄今发表关于风景园林历史理论研究论文十余篇。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上篇 绍兴传统园林综论
第一章 绍兴传统园林演进历程
第一节 春秋战国——于越立国,大小都城宫台起
第二节 秦汉时期——会稽郡置,稽山鉴水风貌成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王谢风流,山 上雅士集
第四节 隋唐五代——越州一统,诗化湖山本无俦
第五节 两宋时期——南宋开府,围湖筑田园林迁
第六节 明代——浙东名都,人文山水园亭盛
第七节 清及近代——新学勃兴,中西文化相融糅
第二章 绍兴传统园林地域特色
节 多样风景
第二节 清峻人文
第三节 诗化山水
第四节 质朴花木
下篇 绍兴传统园林实例
第三章 古城内
节 城北
一府山
二大通学堂
三吕府
四蕺山
五书圣故里
六蔡元培故居
七周恩来祖居
第二节 城南
八青藤书屋(徐渭宅园)
九邹家台门
十鲁迅故里
十一赵园
十二沈园
十三塔山
十四浴云山房(章学诚故居》
十五秋瑾故居
第四章 古城外
节 西北向
十六羊山
十七镜湖
十八柯岩
十九兰亭
第二节 东南向
二十若耶溪
二十一大禹陵
二十二龙瑞宫
二十一二炉峰禅寺
二十四秦望山
二十五东湖
二十六吼山
序二
前言
上篇 绍兴传统园林综论
第一章 绍兴传统园林演进历程
第一节 春秋战国——于越立国,大小都城宫台起
第二节 秦汉时期——会稽郡置,稽山鉴水风貌成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王谢风流,山 上雅士集
第四节 隋唐五代——越州一统,诗化湖山本无俦
第五节 两宋时期——南宋开府,围湖筑田园林迁
第六节 明代——浙东名都,人文山水园亭盛
第七节 清及近代——新学勃兴,中西文化相融糅
第二章 绍兴传统园林地域特色
节 多样风景
第二节 清峻人文
第三节 诗化山水
第四节 质朴花木
下篇 绍兴传统园林实例
第三章 古城内
节 城北
一府山
二大通学堂
三吕府
四蕺山
五书圣故里
六蔡元培故居
七周恩来祖居
第二节 城南
八青藤书屋(徐渭宅园)
九邹家台门
十鲁迅故里
十一赵园
十二沈园
十三塔山
十四浴云山房(章学诚故居》
十五秋瑾故居
第四章 古城外
节 西北向
十六羊山
十七镜湖
十八柯岩
十九兰亭
第二节 东南向
二十若耶溪
二十一大禹陵
二十二龙瑞宫
二十一二炉峰禅寺
二十四秦望山
二十五东湖
二十六吼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