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薛仁明,王肖著
页数:326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10113019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书稿以问答体来呈现台湾地区学人薛仁明对两岸传统文化现状的认知、思考与理解,并从传统文化实践者的角度谈礼乐重建与现实困境,从为人之父的角度谈传统文化的相续相接以及家族伦理等,从各种文化现象中品评躁郁时代中的文化回归与文化自信。内容定位在:传统文化对普罗大众的深厚影响,传统价值观念在现实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全球化信息时代将带给传统文化的尴尬局面,以及儒家修齐治平的生命历程如何在现实中落实躬行。从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家庭伦理、教育问题、生死观、世界观、实践性等方面进行思考与分享,并对照现实情境,将经典原文与现实生活综合呈现,探讨传统文化的根本目的——涵育人格,提升生命与生活品质,让人对传统文化树立坚定的信心,给一线教师以及国学爱好者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以及解决方案。
作者简介
薛仁明的主要著述有《论语随喜》、《人间随喜》、《天地之始》、《这世界,原该天清地宁》、《教养不惑》等。
王肖,1980年生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节目策划。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曾担任5年高中语文老师,后进入电台长期制作对外文化专题节目《孔子学堂》、《爸爸的语文书》,所做专题节目多次荣获中国国际广播新闻奖,全国历史文化题材优秀广播节目奖等。
本书特色
1 台湾知名作家、2017海峡两岸年度作家薛仁明普及新作。
2 聚焦国学教育,家庭伦理,礼乐重建,文化自信,生命学问等话题。
3 该书对谈轻松,见解独到,富有启发性。为薛仁明著作中最好读的一本。
4 找回中国学问原来该有的力量,安顿我们每个人的生命。
台湾学者薛仁明是一位行者,他看重的是人的生命状态,一直在探寻中国文明的根底,找回中国人该有的生命气象。 ——《深圳晚报》
早期的愤世嫉俗与自我挣扎在翻转人生的同时,延续了薛仁明后来的人生道路,伴他一路走来的便是中国传统文化。 ——《昆明都市时报》
薛仁明的书有一种澡雪精神,但如果你想与他谈中国哲学的思辨性,他大半会笑而不语,因为今天的他,更多是一个“中国文化的体践者”。 ——《瞭望东方周刊》
聚焦于两岸中国文化的发展以及个人的生命实感,近年来,薛仁明感同身受地体认中国文化的点点滴滴,并把他活出来的心得传达给世人,不掉书袋的他所言所说,无非是自己的切身体验。 ——《今日中国》
薛仁明无论讲什么,他始终参照自己从困惑走向踏实的“精神履历”,这让他有能力把中国文化讲到实处,讲到读者心里。 ——《新华社》
目录
1.什么样的实验教育有未来?
2.体罚孩子究竟该不该?
3.怎样选择传统文化教材?
4.什么时候该学英语?
5.传统文化的困境在哪里?
6.教育孩子,真的应该快乐至上吗?
7.孩子应该送到什么样的地方接受教育?
8.家风到底是什么?
9.教育孩子,非要和别人步调一致吗?
10.读经有什么作用?
11.如何正确地读经典?
12.乡村生活经历有什么作用?
13.学传统文化就不会玩了吗?
14.被忽略的戏曲有何重要之处?
第二篇有真人,才有真学问
1.格物究竟为何物?
2.出国留学是否有必要?
3.早恋问题该如何应对?
4.秦代以后,中国没有真正的音乐了吗?
5.我们需要怎样的礼仪教育?
6.中国电影的真正出路在哪里?
7.当下读书人的问题在哪里?
8.中国传统的人性观照是什么?
9.孔子的可爱之处在哪里?
10.好为人师真的好吗?
第三篇激活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基因
1.传统文化不接地气吗?
2.语文教师如何讲授传统文化?
3.如何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4.什么样的生死教育最有效?
5.权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吗?
6.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什么?
第四篇重归生命安顿
1.传统信仰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2.格物的基础是什么?
3.中华文化怎样“走出去”?
4.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在当代作为?
5.为何要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前进之路?
附录
演讲1大学能让你安身立命吗?
演讲2学问与生命之间
演讲3中国人的生命气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