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伟红
页数:309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2039166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是要在类型学比较的基础上,探查不同资源重置规模与流动路径下,集中农转居社区的空间变迁状态、社区组织职能转化的基本情况及动力机制的差异,通过政府-社区组织-居民间互动模型的区别性分析,展现社区内部治理关系的动态演化,构建了“政府-社区组织-居民”间的三方推拉关系模型,并对社区间治理效果的差异进行局部解释。从而,能够为我国集中农转居社区的发展状态提供一幅动态演化的图谱,并有利于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稳步推进及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达成。
作者简介
刘伟红,山东青州人,社会学博士,现为山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行政管理系主任,行政管理硕士点负责人;2015~2018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做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社区治理与制度变迁等;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社科规划基金、山东省社科规划基金等多项课题;出版专著3部,主编教材1部,发表学术文章30余篇。
本书特色
本书是在类型学研究的基础上,以资源分配、治理结构分化、主体间竞争为基本线索,通过描述农转居社区空间转化、职能转型及治理结构转变等维度的整体性图景,透视政府、社区组织、居民三者互动的差异,展现社区内部治理关系的动态演化,并对不同模式下社区治理效果的差异进行解释,试图为中国“集中农转居”社区治理的后续发展提供镜鉴。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第二节 “集中农转居”社区的社会空间坐落及相关研究
第三节 理论视角与研究工具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第二章 中国社区治理的历史演化及内在逻辑
第一节 社区在中国历史传统中的存在方式
第二节 1949年前中国基层社会的治理方式
第三节 1949年以来中国社区治理的发展
第四节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运行逻辑
第三章 “集中农转居”社区的“国家一社会同构化”及治理类型划分
第一节 “集中农转居”社区的“国家一社会同构化”分析
第二节 “同构”与“非同构”因素的资源流动结构及影响
第三节 “集中农转居”社区治理类型的划分
第四章 自主规划发展:资源内聚型社区治理的生发与运行
第一节 社区变迁的政策背景、基本情况及资源重组状态
第二节 社区治理的现实效果及居民满意状态
第三节 资源内聚型社区治理的一体化结构及推拉关系
第五章 上下结合发展:资源分隔型社区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社区基本情况及资源重组状态
第二节 社区治理的现实效果及居民满意状态
第三节 资源分隔型社区治理的初级分化结构及推拉关系
第六章 由外而内发展:资源贯通型社区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社区基本情况及资源重组状态
第二节 社区治理的现实效果及居民满意状态
第三节 资源贯通型社区治理的中级分化结构及推拉关系
第七章 总结与探讨
附录一 居民问卷
附录二 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节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第二节 “集中农转居”社区的社会空间坐落及相关研究
第三节 理论视角与研究工具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第二章 中国社区治理的历史演化及内在逻辑
第一节 社区在中国历史传统中的存在方式
第二节 1949年前中国基层社会的治理方式
第三节 1949年以来中国社区治理的发展
第四节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运行逻辑
第三章 “集中农转居”社区的“国家一社会同构化”及治理类型划分
第一节 “集中农转居”社区的“国家一社会同构化”分析
第二节 “同构”与“非同构”因素的资源流动结构及影响
第三节 “集中农转居”社区治理类型的划分
第四章 自主规划发展:资源内聚型社区治理的生发与运行
第一节 社区变迁的政策背景、基本情况及资源重组状态
第二节 社区治理的现实效果及居民满意状态
第三节 资源内聚型社区治理的一体化结构及推拉关系
第五章 上下结合发展:资源分隔型社区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社区基本情况及资源重组状态
第二节 社区治理的现实效果及居民满意状态
第三节 资源分隔型社区治理的初级分化结构及推拉关系
第六章 由外而内发展:资源贯通型社区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社区基本情况及资源重组状态
第二节 社区治理的现实效果及居民满意状态
第三节 资源贯通型社区治理的中级分化结构及推拉关系
第七章 总结与探讨
附录一 居民问卷
附录二 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