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史钟锋、董爱芹、张艳霞
页数:269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30259918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根据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发布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编写。全书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涵盖劳动理论、劳动实践、劳动知识、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法规、劳动保护、劳动心理等内容。每章设计了学习目标、思考与实践、拓展学习等模块,配备了丰富的立体化学习资源、生动的微视频,让学生深刻感受劳动、劳动者、劳动精神的魅力,增强劳动教育课程的吸引力、感染力,使教学和学习方式更加多元化。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适合作为高等学校大学生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的教材。
本书特色
图书特色●新时代、大视野。以新时代为大背景,准确把握育人导向、育人规律和学生特点,突出时代性、方向性、针对性。
●体系严谨,设计规范。全面介绍了劳动理论与劳动实践相关内容,各章包括学习目标、思考与实践、拓展学习等模块。
●突出劳动文化育人特色。发掘优秀传统劳动文化和新时代劳动精神内涵,既有大国工匠、劳动模范,也有普通劳动者。力求以文化心,以心促行,激发劳动热情。
●容量大、素材新、涉面广。内容丰富,素材鲜活,不仅有历史渊源的深度,亦具新时代的高度;突出时代视角,着眼未来趋势,力求契合大学生期望。
●“专业+”实践为课程赋能。设计了开放式、强链接的“专业+”实践,适合各专业学生开展劳动实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有利于学生体验实践的成就感。
●丰富的立体化学习资源。配备了丰富的立体化学习资源、生动的微视频,增强劳动教育课程的吸引力、感染力。
随书赠送教学课件、教学大纲、电子教案等教学资源,获取方式见书前言二维码。教材服务QQ:1815317009
目录
第一节 劳动
一、劳动的概念
二、劳动的本质特征
三、劳动的分类
第二节 劳动教育
一、劳动教育的内涵
二、中国共产党对高校劳动教育的探索历程
三、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内容
四、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
五、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意义
思考与实践
拓展学习
第二章 劳动与人的全面发展
第一节 劳动与人的进化
一、劳动与人的直立行走和双手解放
二、劳动与人的语言的诞生及感官的进化
三、劳动与人的饮食结构的转化及对环境变化的适应
四、劳动与人的思维活动
第二节 劳动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一、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
二、劳动解放的观念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理想劳动的观念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四、新时代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继承和发展
五、劳动是美好生活的源泉
第三节 创造性劳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
一、创造性劳动是理解未来社会发展的关键
二、做创造性劳动的践行者
思考与实践
拓展学习
第三章 中国传统劳动文化
第一节 诸子百家的劳动观
一、墨家的劳动思想
二、农家的劳动思想
三、儒、道等家的劳动观点
第二节 文学中的劳动
一、劳动创造了文学
二、中国传统文学中的劳动
第三节 优秀家风家训中的劳动思想
一、家风家训
二、家风家训中的劳动思想
三、树立新时代家风
思考与实践
拓展学习
第四章 劳动铸就辉煌历史
第一节 古代劳动成就
一、古代手工业成就
二、古代科技文明成就
第二节 古代劳动文明的结晶——长城与大运河
一、长城——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建筑奇迹
二、大运河——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工程
第三节 新中国劳动成就
一、经济成就
二、科技成就
第四节 新中国劳动精神
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思考与实践
拓展学习
第五章 新时代劳动论述
第一节 劳动主体观
一、工人阶级是劳动的主力军
二、农民和农民工是劳动的坚实力量
三、知识分子是劳动的重要力量
四、青年是劳动的有生力量
第二节 劳动价值观
一、个人价值:劳动是幸福之源
二、政党价值:劳动是共产党人保持政治本色的途径
三、时代价值:劳动破解现实难题
四、未来价值:劳动开创未来
……
第六章 新时代劳动价值观
第七章 新时代劳动精神
第八章 大学生劳动实践
第九章 职业劳动能力
第十章 劳动心理卫生
第十一章 劳动安全与保护
第十二章 劳动法规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