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我的IT一年

封面

作者:落叶编著

页数:302

出版社:山西经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80767023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作品以自传体回忆录的形式,真实详细地记录了一个职业女性从崭新的销售人成长为一位职业经理人的心路历程。作者通过在两家it公司走南闯北的任职经历,为读者展示了一个集销售和管理为一体的职场全貌。
作品详细地对新人入职,销售要领,职场规则,管理要务,甚至从招聘细节到新人培养都作了详尽的分析,既有真实生动的销售案例,也有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管理方法,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销售管理类的活教材。小说中每个章节后面都附有一段足以让所有销售人都引以为鉴或感同身受的职场感悟,这些已然成为同行业众多公司销售人员的“圣经”。

相关资料

当代职场,男女差别已不再明显,职场中的女性也需要有更多的韧劲,有时甚至她们需要像男人一样去战斗。虽然以女性为题材的职场小说很多,但这本完全以真实经历为蓝本写成的感悟式作品似乎更耐人回味。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作家——彭懿

it行业一直被喻为“朝阳产业”,很多年轻人都热切希望投身其中,而如何从“朝阳”走到“如日中天”更是所有it从业者的梦想,在这方面本书已然给我们作了最好的诠释,作者的这段职场历程就像是行业里的一面镜子,光可鉴人。

          中企动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丹

本书特色

献给为追求高质量生活而奋斗的职场人,it人最真实的生存状态和成长经历,北京中关村、上海浦东张江科技园、深圳南山科技园。所有it从业人员都感同身受的职专奋斗记。

目录

第一篇 销售之旅——深圳
 第一章 it牛犊子
 第二章 奔跑的扁平足牛
第三章 不听话签单法
第四章 充满血泡的中秋和窘破的国庆
 第五章 边防证的故事
第六章 第一次警钟敲响的时候
 第七章 绚丽的夕阳和重生的自己
 第八章 过节的样子
 第九章 第二次“警报”
 第十章 瓶颈期中的疲惫和逃避
 第十一章 我们的团队,永远的大家庭
 第十二章 职场政治是一门好学问
第十三章 竞聘的启示
 第十四章 走上管理之前的准备
第十五章 第四万份合同
 第十六章 给自己和感情放了个大假
 第十七章 走上管理
第二篇 走上管理——烟台
 第一章 走马上任
 第二章 新官上任何用火
 第三章 冲突是相互了解的催化剂
 第四章 签单一定要喝酒吗
 第五章 我和二部经理
 第六章 会工作,更要会生活
 第七章 与时俱进的管理策略
 第八章 生姜不是老的辣
第九章 业绩不是求来的
 第十章 问题的奥妙
第十一章 磨练也是一种锻炼
 第十二章 革命靠自觉
 第十三章 成长靠自强
第十四章 工作有限,爱心无边
 第十五章 终点在左,起点在右
第三篇 锤炼之痛——青岛
 第一章 耐人寻味的开场
第二章 优秀的山芋团队
 第三章 遭遇经验主义
 第四章 对抗是团队关系的冷冻剂
 第五章 当差别成为差距
 第六章 细致并不入微的工作
第七章 遵义会议的失败
 第八章 一杯咖啡卖一万
 第九章 造势
 第十章 有距离才有尊重
第十一章 上下级之间的相处
 第十二章 团队凝聚力无处不在
第十三章 书中自有动力在
 第十四章 大蒜大蒜快出苗
 第十五章 替代
 第十六章 管理中的民主集中制
第十七章 时刻锻炼着
 第十八章 代总监
 第十九章 经理和总临之间
 第二十章 经理和经理之间
第二十一章 销售前台和服务后台之间
 第二十二章 销售总监和行政总监之间
第二十三章 总监换任
 第二十四章 惊天响雷般的昌平会议
第二十五章 五一的狂欢年会
 第二十六章 走亦走,留亦留
第四篇 走过创业——青岛一北京一青岛
 第一章 和创业面对面
 第二章 创业前奏曲
第三章 在不和谐的团队中艰难行进
第四章 行政总监迎头赶上来了
 第五章 期权是个什么东西
第六章 办公室政治卷土而来
 第七章 调任北京
第八章 磨刀霍霍,大肆裁员
 第九章 激励使人进步
 第十章 仅有销售是不够的
 第十一章 北京生活札记
 第十二章 罢了,罢了,再见吧
第十三章 告老还乡不衣锦
 第十四章 利用客户的竞争对手签单
 第十五章 促成签单,从一个短信开始
 第十六章 从跌倒的地方再次跌倒下去
 第十七章 创业之痛
第五篇 归去来兮——深圳
 第一章 得到再从失去开始
 第二章 终点又回到起点
第三章 大事件小意外
 第四章 借力最省力
 第五章 老谋也要深算
 第六章 在培育中成长
 第七章 再谈造势
 第八章 利诱不威逼
 第九章 调整势在必行
 第十章 身负重担不由己
第十一章 乾坤大挪移
 第十二章 扭转乾坤
 第十三章 尘埃落定

节选

章 IT牛犊子
我进入C公司是2000年9月,一直到2004年6月,从此开始了我南征北战的岁月。两年南方,两年北方。
C公司是一家规模非常大的网络公司,业务是互联网应用服务,简单地说就是建网站、注册域名、网络推广等,这在2000年的国内还是一个陌生而新奇的行业。工作的主要手段是电话销售为主,登门拜访为辅。
我进入C公司深圳分公司后被分配到一个部门,部门经理是个精明能干的女孩子,其实比我年龄还小,但在这个行业已经快两年了,业务技能非常熟,不过她不怎么带新人。因为我不是成批招进来的,所以公司连培训都没有(后来的新人培训我不断地蹭听,断断续续地自己补回来了)。我进部门以后经理分了一个电话和办公桌给我,让我听别的同事打电话,可以听一上午,下午就必须开始自己打。
我傻傻地坐在那里,听周围人声鼎沸地打电话,听身边的同事像自家人一样地和客户聊天式地推销网站。我想我不能这么干坐下去,既然要做就要做出个样子来。我瞪着电话,又想,这不是个怪物,它也不会吃人,我打过去试试,对方不接受他也不知道我是谁。一想再想之下,我扭过头跟我的同事说:
“你能不能把你的资料给我看看?”
哈哈,他一定以为我疯了,竟然跟他要客户资料。不过我真的不知道销售的潜规则,甚至我的底薪是多少,提成是什么,试用期多长我都没问就进来了。他看了看我,还是递给了我一本黄页一样的东西。我翻开一看,全是电话呢。不管三七二十一了,看着一个电话就打了过去。
  铃铃铃……
“你好,这里是XXX公司,你找哪位?”
  通了!我手心有点汗……
 “你好,呃……我这里是C公司,请问你们老板在吗?”
  不知道为什么,我没有说我想做什么。 ’
  “你找他有什么事吗?”
  “他姓李吗?”
  晕啊,连人家姓什么都还不知道。
 “是的。”
  “呃……我找他有点事,麻烦你给我转一下。”
 口气坚定了一些,对方迟疑了一下,给转过去了。不一会儿就换了个中年男人的声音,我赶紧说:
  “你好,李总。我是C公司的X X,请问你做网站没有?”
  “你怎么知道我的电话的?”答非所问嘛。
 “我跟你联系了好几次,你都不在,我想亲自和你谈谈,你下午有时问吗?”
  呵呵,豁出去了。
  “呃,好吧。”
  放下电话,我愣了5秒钟,抓起电话簿就奔向经理:“经理。”我还没记住她姓什么,汗……
  “我约了一个客户,他约我下午见面,可我不知道该跟他说什么。”
 经理有些吃惊:
  “是吗?真的假的?是老板吗?”
 我把电话簿递了过去,说:“真的。老板姓李,是X×X公司。在八卦四路,不过是不是真的想做我就不知道了。”
经理拿着客户名单还在思量,这时候旁边有个同事听到了,连忙凑过来:“这个客户我知道。我联系了好几次一直联系不上这个老板。”
  经理抬起头来看看我:
  “那你怎么联系上的?”
  我只好说:“我没说什么,就说找他们老板她就给转了。”
  经理转向那个同事:“那这样的话你带她去谈谈吧。”然后又转向我,“这次同事带你去,下次你要自己去,知道吗?”
  我点点头:“知道。”
就这样,我在同事的帮助下出了第一单,抱歉我写不出谈单的过程,因为我实在记不得谈了些什么,我对产品、客户什么都不熟悉,只记得那个同事进门时和老板还谁都不认识谁,出门时已经称兄道弟了。而我们手中,握着我同事代我执笔的合同和支票。回来的路上,我才从他那里知道一个月要签够三个单(那时候是按单考核业绩不是按到账额)才能转正,我心里暗暗在想:那我能不能第一个月就转正呢?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凭着一点大无畏的精神,我果然在当月就转正了。
为了庆贺我的转正,我特意叫上易易一起出来庆贺。说是我请她,其实最后还是她埋单的。她知道我刚来深圳非常不容易,那天,我们俩还有她的一帮朋友去了蛇口的海燕酒吧。他们经常会在这样的地方喝酒猜拳。我也喝了点酒,其实我酒量很浅,但那时候就是想喝点。我静静地喝着,看着他们笑闹,他们猜拳的游戏我一点都不懂。肯亚也在,他平时是个不多话的人,连笑容都很少见。但每每跟我同学他们在一起,都会开心到笑出声来。不知道为什么,我很愿意看到他笑,也许,是同学告诉我,肯亚曾经有过感情上的伤。每次看着他,心里总会不由得浮上一些说不清是怜惜还是什么的情愫。
那天晚上是肯亚开车和易易一起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我的IT一年》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4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