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民族学和社会学中国化的探索:抗战时期西南地区的田野调查(1937—1945)(国家社科基金丛书—其他)

封面

作者:聂蒲生 著

页数:302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01023821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稿主要探讨全面抗战时期迁至西南的有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民族学家、社会学家对西南地区的实地田野调查研究。本课题不仅要概述评论全面抗战时期在西南地区的民族学家和社会学家的艰苦工作与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及周详的调查计划和得出的精辟结论,还要探讨他们在这段时期如何把外来的民族学和社会学初步中国化的重要尝试和实践,即探讨全面抗战时期在西南大后方民族学中国化和社会学中国化的重要理论问题。本课题研究成果将能够为中国西南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战略和西南边疆治理能力现代化战略构想献计献策。

作者简介

聂蒲生,男,汉族,1966年6月12日生,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现任玉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1986年9月至1990年6月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本科;1994年9月至1997年6月中南民族大学历史系中国民族史专业硕士;2001年9月至2004年6月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近现代史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2009年9月至2011年6月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后。已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其中CSSCI期刊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30多篇,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民族问题研究》全文转载两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贵州省人民政府、北京大学颁发的优秀科研成果奖4项。负责主持并圆满地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结项号08XMZ038 等级:良好)、国家教育部重点科研项目1项、国家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1项、贵州省优秀高层次人才科研条件特助经费项目1项。2009年荣获国家教育部重点科研项目立项。曾任“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和贵州省教育厅教授职称评审专家。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实地调查概况

第一节 以实地调查为中心的社会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史

第二节 对西南地区开展实地调查的必要性

第三节 组织实地调查的重要研究机构

第四节 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师生对云南的调查研究

第二章 民族调查研究

第一节 抗战时期在昆明民族学家对云南各民族的田野调查研究

第二节 抗战时期在昆明语言学家对云南各民族语言的调查研究

第三节 抗战时期吴泽霖教授对贵州少数民族民风民俗的调查研究

第四节 抗战时期四川的民族学研究和广西的民俗研究

第三章 社会调查研究

第一节 陈达领导的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对云南环湖户籍示范区的人口普查研究

第二节 费孝通对抗战时期禄村农田的调查研究

第三节 张之毅对抗战时期玉村农业和商业的调查研究

第四节 陈达和史国衡对抗战时期昆明工业和劳工问题的调查研究

第五节 抗战时期四川的社会学研究和人口学研究

第四章 综合调查研究

第一节 曾昭抡率领西南联大川康科学考察团步行考察大凉山

第二节 南开大学边疆人文研究室对云南石佛铁路沿线的综合调查研究

第三节 陶云逵对开化边民问题的综合研究

第五章 调查研究的贡献

第一节 抗战时期在西南地区专家调查研究成果对学科发展的贡献

第二节 抗战时期在西南地区专家调查研究工作的社会贡献

第三节 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对云南民族学研究的重要贡献

第四节 抗战时期西南联大的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民族学和社会学中国化的探索:抗战时期西南地区的田野调查(1937—1945)(国家社科基金丛书—其他)》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39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