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周慕姿
页数:206
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1251358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每个女性心里都有一座名为“应该”的牢笼,囚禁着自己,也监督着其他女性。
.女孩:我应该端庄、温柔,说话的声音不能太大,动作不能太粗鲁……
.妻子:我应该下班后赶回家给丈夫做饭,虽然我好累……
.儿媳:我应该初三再回娘家,因为小姑初二回来,我得帮忙……
.妈妈:我应该好好照顾孩子,即使工作已经让我疲累到崩溃……
身为女性,对这些场景一定不陌生。
我们在一张巨大的监视网中,无法逃脱这些“应该”,只能忘记自己原来的样子,也忘记自己想要什么。
当关系中充满勉强与害怕,爱就无法存在了。摆脱用“应该”监督自己、监督别人,我们的同理心和爱人的能力才有存在和发展的空间。我们真正尊重自己时,才能活出自由绽放的人生。
作者简介
周慕姿心理咨询师,心曦心理咨商所创办人之一,个案咨询时长5000小时以上。
2017年诚品畅销榜冠军、金石堂“十大影响力好书”、博客来年度畅销榜第二《情绪勒索》作者,“TEDXTAIPEI”主讲人之一。
她致力于心理研究和写作,对于人们与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有着异常敏锐的洞察力,希望能帮助人们了解自己困境产生的原因,以及相信自己有摆脱困境的能力。
她确信:我们拥有“选择的自由”,若我们能以“真实的自己”面对生命,我们就能挣脱无形的束缚,获得真正的自由。
本书特色
书中丰富的案例讲述了女性在职场、生活中遭受的诸多不公平对待。她们被“女性应该怎么样”或者“妈妈、女儿、妻子、儿媳应该怎么样”束缚着。她们不断在别人的眼中寻求自己的价值,却又不断自我否定;要承担他人的情绪责任,却又习惯牺牲与奉献……
作者从女性心理咨询师的角度,点破为什么女性一再被塑造,为何曾经的“被压迫者”会成为“压迫者”,为什么爱错人的剧目不断上演,为什么母亲总以爱为名控制、伤害孩子,等等。她启发女性聆听内心的声音,找回自己,努力、勇敢地挥别无止境的罪恶感与焦虑,与他人培养平等的关系,重建生命,获得自由。
目录
前言 是什么“束缚”了女人的心?
第一章 “应该”的女人
苦命女人
忍得了委屈,期待苦尽甘来
不能“生气”
在压迫中没有选择,只能认命
从被压迫者转为压迫者:媳妇熬成婆
以“过来人”身份教你如何“取悦”男性与社会
第二章 “应该”的传承
听话温顺、善解人意、压抑表现的,才是好女
重男轻女:削弱女性的自我价值
自我牺牲理所当然
努力获得别人的肯定
权威情结:“被肯定的需求”与“讲究和谐、顺从的训练”
希望通过成功,找到自己在别人眼中的价值
照顾好别人后,才可以做自己
习惯顺从权威,隐藏愤怒
身体意象的追求:要性感,也要守贞
崇尚好身材、好长相
害怕自己的身体引来他人的目光
情绪技巧训练过程
察言观色:在意他人的感受与评价
情绪界限模糊:承担他人情绪责任,过度在意和谐
取悦与顺从:学会习惯内心的委屈
降低自我需求:害怕罪恶感与羞愧感
默默羡慕、嫉妒与比较:不相信自己是好的
嫉妒与羡慕的不同在于“独占性”
第三章 “应该”的爱情
在亲密关系中追求自我认同
进入亲密关系就失去自我
通过得到爱确定自己的价值
追求全心全意只为爱情
进入亲密关系后难以离开
认为不被爱是因为自己不够好
要求无条件地包容
想让对方成为无条件地爱自己的“父母”
用婴儿的方式索求爱
被迫爱上性侵者的女孩
是霸气、情不自禁的爱,还是侵犯
长期得到的是不尊重自己意愿的爱
被污名化却难以发声
用爱来消除羞愧感
浪子回头金不换:女孩的自我牺牲
和这样的男孩在一起会让自己变得更好
把自己最想要的爱与照顾给对方
通过牺牲与奉献,感觉自己是特别的
第四章 “应该”的婚姻
结婚,是让社会接纳的关键
婆媳问题:做儿媳妇应该知本分
不得不尽的本分
创伤代代相传
婆媳问题是母子问题、夫妻问题的一环
等待不回家的男人
需要爱,却不能任性
重演童年剧本
离婚等于失败
进入婚姻的女性面对的束缚
去性化
好好照顾家中的每个人
争取家庭地位:生男孩
第五章 “应该”的妈妈
成为一个好妈妈,为孩子牺牲一切
背负好妈妈的压力
要求孩子弥补自己
为了顾全大局,牺牲自己与孩子的感受
空虚人生的代价:孩子要为妈妈的人生负责
为了孩子承受辛苦与委屈
习惯得到孩子的支持与回应
学会重新建立自己的人生
“消失”的另一半,造就强势的妈妈
为了保护家庭与自己变得严厉、挑剔
用掌控破除匮乏感与不安
纠结的母女关系
妈妈形塑女儿的自我
妈妈成为“被压迫的典范”
女儿成为“情绪配偶”
用孝顺的规矩要求女儿
和女儿成为竞争对手
第六章 “应该”的关系
复制母亲的方式对待另一半
受制于他人目光的男人:忽略妻子的感受与需求
不被允许表达脆弱,可能无法拥有美好的亲密关系
男人婚后仍是“儿子”:冲突再现
丈夫成为压迫妻子的代表
父女关系:权威情结的养成
女儿的第一个权威
父亲的女儿:想达到父亲的期望,又反抗父亲的标准
被索取亲密关系的女儿
第七章 对“应该”说不:做自由绽放的女子
觉知:丢掉你的“裹脚布”
女性的价值不取决于婚姻
列出捆绑你的“应该”与“一定要”
列出家庭传达给你的价值观
列出周围的人对你的角色期待
面对你的罪恶感,列出你的负面信条
找回自己
独处——练习和自己相处
理解、接纳你的各个面向与情绪,做自己的理想父母
倾听内心真正的声音,建立自己的标准
学着照顾、取悦自己
学会安抚习惯性的罪恶感,建立界限
展示真实的自己,与他人培养平等关系
练习表达自己,发展真实的自我
同理自我与他人,并设立情绪界限
保持自我:经济、心理独立
写于最后 鼓起勇气,对“应该”说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