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中公教育甘肃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
页数:408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1925710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22甘肃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辅导教材:专业基础知识(理科类)》本书是中公教育甘肃教师招聘考试图书研发人员在深入研究考试要求的基础上,结合甘肃省历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理科类真题、命题特点对所考知识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编写了这本辅导教材。本书包含中学数学知识、中学物理知识和中学化学知识三部分内容,并在书中设置考题再现、解题技巧、强化练习等版块,是一本针对甘肃省特岗教师招聘理科类考试的教材。本教材条理清晰,结构严谨,从基础、重要的考点出发,深入浅出地向考生讲解各个知识点,使考生能透彻地理解知识点,从而科学备考。
作者简介
中公教育甘肃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是中公教育旗下研究教师招聘考试研究与辅导的部门,多年来始终坚持“学员第一”的理念,汇聚了数十位兢兢业业的辅导与研究者,坚持紧扣考试自主研发。
本书特色
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中公版·2022甘肃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辅导教材:专业基础知识(理科类)》本书是中公教育教师招聘考试图书研发人员在潜心研究甘肃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要求的基础上,详细分析考试真题,全面整合考查要点编写的,帮助考生复习相关考试内容。 本书包含数学、物理、化学三个科目的相关考试内容,对相关考点进行了梳理,力求精简,对重要知识点用下划线标注,突出重点。书中含有考题再现版块,在相关知识点旁放置历年真题,帮助考生强化对考点的理解和运用。此外,本书还有解题技巧版块,帮助考生掌握解题方法。后的强化练习可供考生进行一定的练习,查漏补缺,巩固所学知识。 本书还配有中公题库(扫码赠送优质备考资料)和中公优课(扫码免费领199元课程大礼包),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目录
第一部分中学数学知识
第一章集合与简易逻辑
第一节集合
第二节常用逻辑用语
强化练习
第二章函数
第一节函数的概念及性质
第二节基本初等函数
强化练习
第三章不等式
第一节常见不等式的解法
第二节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第三节基本不等式
强化练习
第四章数列与极限
第一节数列
第二节极限
强化练习
第五章导数
强化练习
第六章向量与复数
第一节向量
第二节复数
强化练习
第七章解析几何与参数方程
第一节直线方程
第二节圆与方程
第三节圆锥曲线
第四节极坐标与参数方程
强化练习
第八章立体几何
第一节立体几何
第二节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强化练习
第九章推理与证明、算法
第一节推理与证明
第二节算法
强化练习
第十章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
第一节计数原理
第二节二项式定理
强化练习
第十一章概率与统计
第一节概率
第二节统计
强化练习
第二部分中学物理知识
第一章力学
第一节直线运动
第二节相互作用
第三节运动和力的关系
第四节抛体运动
第五节圆周运动
第六节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第七节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八节动量
第九节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强化练习
第二章电磁学
第一节静电场
第二节恒定电流
第三节磁场
第四节电磁感应
第五节交变电流
第六节电磁振荡与电磁波
强化练习
第三章热学
第一节分子动理论
第二节气体、固体、液体
第三节热力学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强化练习
第四章光学
第一节几何光学
第二节物理光学
强化练习
第五章近代物理初步
第一节原子结构
第二节原子核
第三节相对论初步
强化练习
第三部分中学化学知识
第一章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第一节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第二节化学用语和常用计量
第三节分散系
第四节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第五节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六节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七节电解质溶液
第八节电化学
强化练习
第二章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常见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常见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强化练习
第三章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概述
第二节常见的有机化合物
强化练习
第四章化学实验
第一节化学实验的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
第二节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第三节常见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第四节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和安全性
强化练习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
节选
第一部分中学数学知识 集合与简易逻辑函数不等式数列与极限导数向量与复数解析几何与参数方程立体几何推理与证明、算法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概率与统计 第一章集合与简易逻辑第一节集合一、集合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考点1集合的概念 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作集合,简称为集。我们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A,B,C,…来表示集合,用小写的拉丁字母a,b,c,…来表示集合中的元素,如B={a,b,c}。 给定一个集合,它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即对于给定的集合,那么一个元素在或不在这个集合就确定了。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记作a∈A;如果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集合A,记作a麬。此外,给定集合中的元素还必须是互不相同的。 数学中常用集合及其记法:П硎究占(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N表示自然数集,N最和N+都表示正整数集,Z表示整数集,Q表示有理数集,R表示实数集,C表示复数集。 我们常用平面上封闭曲线的内部代表集合,这种图称为韦恩图,如图1-1-1。韦恩图可以直观地呈现出集合间存在的一些关系。 图1-1-1 考点2集合的表示方法 常用的集合表示方法有以下几种。 自然语言法:用自然语言的形式来描述集合。如A={小于5的所有自然数}。 列举法: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叫作列举法。如A={0,1,2,3,4}。 描述法: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如A={x∈Nx0}=x-12 第二节常用逻辑用语一、命题的定义与四种命题考点1命题的定义一般地,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作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叫作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作假命题。我们常用小写字母p,q,r,…来表示命题。 考点2四种命题 对于大部分命题,我们都可以将其改写成“若m,则n”的形式,如“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就可以改写成“若两个平面垂直于同一条直线,则这两个平面平行”。我们把命题“若m,则n”中的m叫作命题的条件,n叫作命题的结论。 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作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命题叫作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作原命题的逆命题。 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那么这两个命题叫作互否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命题叫作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作原命题的否命题。 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的否定和条件的否定,那么这两个命题叫作互为逆否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命题叫作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作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综上,设“若m,则n”是原命题,那么 “若n,则m”是原命题的逆命题; “若縨,则縩”是原命题的否命题; “若縩,则縨”是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考点3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 一般地,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这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如图1-1-3所示。 图1-1-3 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二、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考点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定义一般地,“若m,则n”是真命题,是指由m通过推理可以得出n。此时,我们称,由m可推出n,记作 m n, 并说m是n的充分条件,n是m的必要条件。 如果“若m,则n”是假命题,那么称由m推不出n,记作 mn, 并说m不是n的充分条件,n不是m的必要条件。 如果既有m n,又有n m,那么称m等价于n,记作 m n, 并说m是n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 显然,如果m是n的充要条件,那么n也是m的充要条件。概括地说,如果m n,那么m与n互为充要条件。 【例题1】“x=0”是“xy=0”的()。 A.充要条件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必要不充分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B。解析:“x=0”能推出“xy=0”,而“xy=0”不能推出“x=0”,所以“x=0”是“xy=0”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考点2集合关系与逻辑推理关系 对于条件m和条件n,设A={xx满足条件m},B={xx满足条件n}, ①若A罛,则m n,即m是n的充分条件; ②若B罙,则n m,即m是n的必要条件; ③若A=B,则m n,即m是n的充要条件; ④若A藼,则m n,且nm,即m是n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⑤若B藺,则n m,且mn,即m是n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例题2】设x∈R,则“x-20”的()。 A.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充分不必要条件 【答案】D。解析:由x-21或x0”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本题选D。 三、逻辑联结词考点1“且”“或”“非”用逻辑联结词“且”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 p∧q, 读作“p且q”。如命题p:“3是质数”,命题q:“3是奇数”,用“且”联结构成的新命题p∧q:“3是质数且是奇数”。 用逻辑联结词“或”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 p∨q, 读作“p或q”。如命题p:“△ABC是锐角三角形”,命题q:“△ABC是钝角三角形”,用“或”联结构成的新命题p∨q:“△ABC是锐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 对命题p全盘否定,得到一个新的命题,记作 縫, 读作“非p”或“p的否定”。如命题p:“12是3的倍数”的否定縫:“12不是3的倍数”。 考点2p∧q,p∨q,縫的真假 对于p∧q,p∨q,縫的真假,规定如下。 当p,q都是真命题时,p∧q是真命题;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假命题时,p∧q是假命题。 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真命题时,p∨q是真命题;当p,q都是假命题时,p∨q是假命题。 当p是真命题时,縫是假命题;当p是假命题时,縫是真命题。 【例题3】已知命题p:若x>y,则-xy两边同乘-1,得-x<-y,故命题p为真命题。当x=-1,y=1时,x2=y2,故命题q为假命题。由此可知,縫为假命题,縬为真命题,进而p∧q为假命题,p∨q为真命题,p∧(縬)为真命题,(縫)∨q为假命题,即②③为真命题。故本题选C。 【2019·单选】已知命题a,b的非命题(a∨b)为假命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命题a,b都是假命题 B.命题a,b都是真命题 C.命题a,b至少有一个是真命题 D.命题a,b中必是一真一假 【答案】C。解析:非命题(a∨b)为假命题,则(a∨b)为真命题,即命题a,b至少有一个是真命题。 四、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考点1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1.全称量词短语“所有的”“任意一个”在逻辑中通常叫作全称量词,并用符号“小北硎尽:有全称量词的命题,叫作全称量词命题。全称量词命题“对M中任意一个x,p(x)成立”可用符号简记为 衳∈M,p(x)。 注:这里的p(x)是含有变量x的语句,M是变量x的取值范围。 2.存在量词 短语“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在逻辑中通常叫作存在量词,并用符号“觥北硎尽:有存在量词的命题,叫作存在量词命题。存在量词命题“存在M中的元素x,p(x)成立”可用符号简记为 鰔∈M,p(x)。 考点2全称量词命题与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 一般地,对于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否定,只需将量词替换(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替换),并将含有变量的语句否定。具体描述如下: 全称量词命题“衳∈M,p(x)”,它的否定是“鰔∈M,縫(x)”; 存在量词命题“鰔∈M,p(x)”,它的否定是“衳∈M,縫(x)”。 【例题4】“鰔∈R,x2-2x+1<0”的否定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