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康保苓
页数:192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30030178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茶文化是很好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弘扬中国很好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抓手,是文化传播中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茶文化》新形态教材适应了中国很好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要求,有助于青年学子和社会爱茶人士系统学习茶文化,更好地肩负起传承创新茶文化的使命。从市场需求分析,《茶文化》新形态教材既适用于高职茶艺与茶文化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又可作为旅游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及其他学生的人文素养课程,还可以作为行业从业人员和社会爱茶人士的研修教材,以新形态、数字化、专业化的特色为职业教育终身学习体系所用。教材主要内容包括茶树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环境、中国茶文化发展史、茶的分类、认识茶器、茶与健康、科学饮茶、茶艺茶道、茶事雅集、茶俗大观、异域茶情、茶诗鉴赏等模块。
作者简介
康保苓,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旅游规划与设计学院教授,浙江省高校优秀教师、“浙江省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等荣誉称号,浙江省高职高专休闲专业带头人,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负责浙江省十三五特色专业休闲专业(茶文化方向)建设;负责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休闲专业茶文化人才培养工作,主持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国家资源库子项目课程《茶文化》,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30余篇。
目录
第一章 灵山秀水育芳华——茶树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环境007
第一节 茶树的形态特征007
第二节 茶树的生长环境012
第二章 寻根溯源——中国茶文化发展史017
第一节 茶文化萌芽和初成期017
第二节 茶文化发展期020
第三节 茶文化成熟期024
第三章 多彩家族——茶的分类037
第一节 茶叶分类037
第二节 六大茶类案例解说042
第四章 烹茶尽具——走近茶器056
第一节 茶器的发展演变056
第二节 茶器的分类065
第五章 以茶养生——茶与健康082
第一节 茶叶的主要成分082
第二节 茶的保健功效085
第六章 茶意生活——科学饮茶09091
第二节 茶与器的选配095
第三节 茶的选购与097
第四节 泡茶要素100
第七章 习茶悟道——茶艺与茶道105
第一节 茶艺概述105
第二节 茶艺的现代呈现109
第三节 茶道122
第八章 以茶会友——茶事雅集127
第一节 茶会概说127
第二节 现代茶会的类型133
第三节 茶会策划145
第九章 茶与风俗——茶俗大观150
第一节 地方茶俗150
第二节 民族茶俗152
第十章 异域茶情——世界茶文化157
第一节 中国茶的国外传播157
第二节 世界主要茶区161
第三节 俄罗斯茶文化163
第四节 英国茶文化165
第十一章 诗行茶香——茶诗鉴赏171
第一节 唐代茶诗鉴赏171
第二节 宋代茶诗鉴赏174
第三节 元明清茶诗鉴赏178
参考文献183
节选
绪 论
学习要求:了解茶文化的丰富内涵、茶文化的内容、茶文化的特征,认识学习茶文化的重要意义。一、什么是茶文化
茶文化是人类在使用茶叶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茶文化体现了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它以茶为载体传播丰富多彩的文化,体现了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特色和发展程度。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涉及文化艺术、健康养生、历史发展、科技进步、教育传承、经济贸易、旅游休闲等领域。中国是茶的故乡,不同民族、地区有着丰富多样的饮茶习惯和风俗。
二、茶文化的内容
茶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识茶、制茶、泡茶、品茶、茶事、茶空间、茶俗、茶美学等,具体来说,涉及茶树的起源和发展、茶叶饮用方式的产生和发展、茶艺与茶道、茶疗、茶文学、茶艺术、茶产品开发、茶旅游、茶文化传播等多个方面。
三、茶文化的特征
茶文化具有历史传承性、多元融合性、地域差异性、时代创新性、国际影响性等特征。
(一)历史传承性
茶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后期,茶叶就已经成为可供交换的物品了。战国时期,茶叶的生产种植已经具有一定规模。茶与诗歌等文学作品的结合,使茶在自然属性的基础上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愉悦的审美体验,开启了中国茶文化发展的源头。“荼”为“茶”字之祖,先秦《诗经》中就有关于茶的记载,如“谁谓荼苦,其甘如荠”《邶风??谷风》“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豳风??七月》。
(二)多元融合性
茶文化具有很强的融合功能,特别是在文学、艺术等领域有很多融合,进一步丰富了茶文化的内容和表达方式。以茶为素材的文学、书法、绘画等作品数不胜数,如苏轼、范仲淹、陆游等文人留下了许多有关茶的作品:“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苏轼《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等等。清代乾嘉学者、著名书法家陈希祖曾题匾额“壶中鸥波馆”(见图0-1),寓意借由茶达到心灵安闲自适、超脱放达的境界,体现了文人对茶的喜爱。
(三)地域差异性
茶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中国地域广阔,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各异,茶的种类非常丰富;同时由于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和风俗有差异,饮茶习俗也有不同之处,因而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茶文化。如杭州作为中国茶都,在茶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等方面特色鲜明,涌现出很多个性化的都市茶空间(见图0-2)。
(四)时代创新性
茶文化的发展受特定时期社会发展程度和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内涵不断丰富,呈现方式不断创新和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茶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生活方式、新媒体等结合,其价值功能更加多元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更为突出。新时期茶文化的传播方式,具有人文化、现代化、时尚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五)国际影响性
从某种意义上说,茶不仅是饮品,而且是沟通交流的重要媒介。伴随着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国际交流,中国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与其他国家的地理、历史、文化、风俗等结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茶文化。目前世界上50多个茶叶种植地区、120多个国家(地区)20多亿人的饮茶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源自中国。
2019年11月27日第74届联合国大会宣布设立“国际茶日”,时间为每年5月21日,以赞美茶叶对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价值,这是以中国为主的产茶国家首次成功推动设立的农业领域国际性节日,也体现了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