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川康近代社会略论稿--近代中国边疆研究书系

封面

作者:王川著

页数:276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10115538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西康是中国旧省名,设置于1939年,是西藏与内地交流孔道,也是中国西南重要的交通、商贸枢纽。近代以来中国边疆危机日益严峻,西康地区战略意义凸显。抗日战争时期,西康建省、民族文化交流融合和农业改进,客观上有利于抗战大后方的巩固;各民族积极投身抗战,展现了民众的爱国热忱。本书是四川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王川院长的论文集,囊括了作者近年来对抗战前后西康地区研究的近期新成果,也是四川师范大学“近代中国边疆研究”书系项目成果之一(见审稿意见)。本书约计25万字,从政治联系,民族文化交流、经济交往三个方面,剖析20世纪三四十年代川康地区政权建设、藏族民众抗战、民族生活文化交融、地方农商发展等方面情况。(目录及样章详见附件)

作者简介

王川,男,四川乐山人,1969年出生,四川省二级教授,四川师范大学“狮山学者”特聘教授,中国近现代西南区域社会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专家评议(审)委员会委员,兼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四项,教育部重点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二项,在《哲学研究》《民族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近百篇,为《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2篇,在中华书局、人民出版社等出版专著八部。荣获四川省哲社优秀成果二等奖三次,三等奖二次,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科研成果三等奖一次。

目录

前言
第一篇 政治联系
第一章 近代康藏之间“大白事件”及其解决
一 “大白事件”在1930年的爆发
二 康藏边界的确定与“大白事件”的解决
三 结语
第二章 西康建省划界的争论——以1939年前后四川靖化县绰斯甲一地是否划入西康省为中心的历史文献
一 清季以来各地建省潮流之下的西康建省
二 西康建省历程中的辖境划拨
三 绰斯甲土司之地是否划归西康省的争论
第三章 西康建省前后川康绰斯甲隶属问题之争及其解决
一 西康建省前绰斯甲隶属问题的产生
二 川康对于绰斯甲隶属的争夺
三 绰斯甲土司坚持隶川反对隶康
四 绰斯甲归属之争的终结
第四章 康区的政教关系:以刘文辉与藏传佛教的互动为中心
一 民国中后期刘文辉主政西康地区
二 刘文辉扶持藏传佛教的具体措施
三 刘文辉尊重藏传佛教的历史作用与启示
第二篇 社会文化
第五章 近代昌都汉人社会生活初探
一 汉人人居昌都的历史概况
二 近代昌都汉人的社会职业
三 近代昌都汉人的社会组织
四 近代昌都汉人的精神生活
五 结语
第六章 民国时期《西康省义敦县乡土教材》及其历史文化价值
一 义敦县沿革及同时代其他志书的相关记载
二 《西康省义敦县乡土教材》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内容
三 《西康省义敦县乡土教材》的历史文化价值
第七章 民国时期藏传佛教在内地的流传及其原因
一 民国时期藏传佛教在内地的流传
二 民国时期藏传佛教在内地流传的重要原因
三 结语
第八章 近代昌都的民间信仰与民间宗教
一 近代昌都的民间信仰与宗教坛庙
二 近代昌都民间信仰与宗教存在的历史背景
三 结语
第三篇 经济交往
第九章 晚清民国时期康区的农业改进及其实际成效
一 晚清赵尔丰在康区各地开办的农事试验场
二 民国时期西康农事试验场及康区各县农事试验场的设立及其活动
三 晚清民国时期康区农业改进的实效评价
第十章 川藏茶马古道的产生及沿线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 茶马古道产生的理论基础
二 川藏茶马古道的区域分布及沿线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 茶马古道与川藏社会历史的相互影响
四 茶马古道与沿线城市的发展
五 结语
第十一章 川藏茶马古道的历史文化价值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川康近代社会略论稿--近代中国边疆研究书系》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32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