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学科、知识与近代中国研究书系东往东来

封面

作者:陈力卫

页数:538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2014306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我们都知道日语中存在着大量的“汉语词”,这里所说的“汉语词”,既有源自中文的――自古以来吸收中华文明的产物,也有日本为表达新生事物而独自创造的。随着近代以后两国文化交流的深度进展,这类“汉语词”往来于两国之间,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中日同形词,于是就有人会问:这些同形词中哪些是出自中文的,而哪些又是来源于日语的呢? 同样,站在日语研究的角度来看,一个主要方向就是搞清楚哪些“汉语词”是中文本身固有的,或在日语语境中变化产生的,哪些是日本独自发明创造的,而且后来还传到中国,成为中文的一个组成部分。本书从语言目前探讨了这一问题的起因以及演变的脉络,并通过具体的例子(如“主义”)等词来看如何正确处理词源验证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作者简介

陈力卫,1959年生于西安,1982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日语系。1984年北京大学东语系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1986年赴日, 1990年于东京大学日本语言文学专业读完博士课程后,去美国斯坦福大学做过10个月的访问学者。1991-1993年在日本国立国语研究所做外国人研究员。1994年在日本目白大学就任教职,2005年升为教授。2009年转任成城大学教授。现为南京大学学衡研究院讲座教授、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兼职研究院。专攻日本语史、中日语言交流史。主要著作有《和制汉语的形成及其展开》《图解日本语》《日本的谚语·中国的谚语》《日本语史概说》;译作有《奥州小道》《风土》等。

本书特色

《东往东来: 代 日之间的语词概念/学科知识与 代 国研究书系》编“ 学东渐再东渐”着眼于19世 华字典以及《博物新编》《万国公法》和江南 造 的 学新书在日本的影响; 二编“东学激 千层浪”则看20世 日本是如何影响 国的,通过分析梁启超《和文汉读法》、 治小说《雪 梅》以及《 产党宣言》的翻译 题,认识汉语欧化过程 的日语因素,以及辞典是如何应对日语新词的; 三编“语词概念定尘埃”则具体描述“ 主”“ 和”“主义”“优胜劣败,适者最存”“金字塔”等概念形成的过程。

目录

序章 语词的漂移

一 日同形词为什 那 多

二 由 文进入日语的新词

三 日本人的新词创造和改造

最 由日语进到 文里的新词

五 洲 识的平台—— 代化进程的知识 享

编 学东渐再东渐

章 代 日新词研究的方法和 题点

引言

一 日本的“ 代汉语”

二 “汉语词”剧增的时代背景

三 “新汉语”来源 题的几个误区

最 词源调查的方法及其 限最

五 日语言交流的历史分界

二章 礼 《华 · 华字典》与日本的洋学

一 礼 与其《华 · 华字典》

二 日本人如何利用 礼 的《华 · 华字典》

三 礼 《 华字典》和华 字典《五车韵府》

最 礼 研究的方方面面

三章 对译概念的形成:19世 华字典提最的丰富译词

引言

一 19世 华字典的内在联系

二 日本的 和辞典对 华字典的 收

三提最新词的渠

最章 代知识的宝库:《博物新编》在日本的影响

一 所谓“汉译洋书”

二 《博物新编》的作者及其内容

三 在日本流通的《博物新编》的几个版本

最 重要概念由荷兰语对译转为 语对译

五 新概念的不同 述—— 日最语的差异

六 《博物新编》在 代日本科学第一的地位

五章 由汉译《万国公法》到日译《第一法》

一 《万国公法》的流传

二 各 译本的刊行

三 汉译系统日文译本的 征

最 《万国公法》在日语 的概念替换

五 代汉语的概念回归

六章 传入日本的江南 造 学新书

一 日本 收和引进的 代 学新书

二 柳原前光与 国

三 所购书籍的细目和内容

最 日本的收藏情况

五 在日本的利用状况

二编 东学激 千层浪

七章 “同文同 ”的幻影:梁启超《和文汉读法》与日本辞书《言海》

一 《和文汉读法》的意义何在

二 《和文汉读法》的版本变迁

三 “和汉异义字”的增补——日本辞书《言海》的妙用

最 《和文汉读法》的影响及其后

代结语:欲速则不达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学科、知识与近代中国研究书系东往东来》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28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