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沈汉
页数:531
出版社:山东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7011455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欧洲和整个世界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问题,是战后国际史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专门以此为题的讨论曾进行了两次,而围绕着封建主义的危机和资本主义的兴起等这个时期的相关问题展开的讨论就更多了。关于资本主义兴起问题的研究实际上在20世纪初便已在进行。战后西方史学界关于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讨论是由一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历史和经济研究著作提出的观点所引发的,随后,在马克思主义学者和非马克思主义学者之间展开了争论。当我们今天回过头去看待这些讨论时,似乎已不需要把围绕这一课题的史学讨论全然看作是一场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和非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之间的论战。因为在对这个过渡时期的研究中所遇到的是纷繁复杂的历史事实,其中有些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尚未来得及全面研究的,而且在今天史学工作者对于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的理解比过去要开阔得多。因此,我们有可能在广泛吸收各派学者有价值的严肃的学术成果的基础上,用更为广阔的研究视野并引入一些新的研究方法重新全面思考这一问题。 这十多年来,国内学术界对于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深化。人们在坚持经济基础对于上层建筑起决定性作用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同时,开始重视恩格斯晚年在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信札中写下的关于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的论述和上层建筑领域内部发展规律的论述,并把这些观点用于历史研究中。就史学研究领域和分支而论,对政治史、文化史和社会史的研究均有所加强。这对于我们从较高层次上来把握这一课题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国内对外国史的书籍资料收集还很不够,各国较系统的档案资料在国内较难寻觅,基本的外文书籍也较少。所以,正如国内一位学者所说,我们实际上是在比较分析各种流派研究著作的基础上来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判断和看法。这样一种研究条件使得我们的研究往往会带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这种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只好通过自己以后的继续研究和其他同行的研究来纠正和弥补。 《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研究:形态学的考察(精)/西方制度的历史变革研究丛书》提出,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是一个全方位的制度转型和结构演变,它包含更为广泛的内容。 《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研究:形态学的考察(精)/西方制度的历史变革研究丛书》从经济制度、社会结构、国家制度和文化思想四个方面对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中的转型分别作了提纲挈领的概述,提出了过渡型形态的概念。此后,对于资本主义起源的理论和历史,笔者在《资本主义史》(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卷)中进一步作了详细的阐述。 《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研究:形态学的考察(精)/西方制度的历史变革研究丛书》对欧洲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问题提出了不同于欧洲学者的独立见解。
作者简介
沈汉,1949年生,江苏常熟人,教授。著作有《英国议会政治史》(合著)、《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研究——形态学的考察》(合著)、《西方国家形态史》、《英国宪章运动史》、《谣方社会结构的演变——从中古到20世纪》、《20世纪60年代西方学生运动》(合著)、《英国土地制度史》、《资本主义史——从世界市场形成到经济全球化》(主编)、《资本主义史》(3卷)、《中西近代思想形成的比较研究》、《非资本主义、半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农业——资本主义时代农业经济组织的系谱》、《世界史的结构和形式》、《西方国家制度史和国家理论研究——从文艺复兴到20世纪初》等。译著有《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主译)、《近代国家的发展》、《共有的习惯》(合译)、《合法性的限度》(主译)、《宗教与资本主义的兴起》(主译)。 王建娥,1956年生,安徽临泉人,蹲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以世界史、世界民族问题和民族理论为研究方向。有《族际政治:20世纪的理论与实践》《世界民族:文明与文化》《包容与凝聚:多民族国家和谐稳固的制度机制》等著作。
本书特色
1.《西方制度的历史变革研究丛书》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规划项目,《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研究——形态学的考察》是其中的一册,主要从形态学角度对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进行研究。2.作者比较权威。作者沈汉曾是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在西方制度的历史变革研究方面深耕几十年,是这方面研究的专家。王建娥,博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以世界史、世界民族问题和民族理论为研究方向。他们对西方的政治制度研究等方面都有很深的学术功底。3.精装设计,简约大气,富有学术气息,适合广大高校历史师生和历史爱好者、研究者阅读。
形态历史学的研究包括对历史范畴的内部结构和历史各种内部结构的排列组合关系(它们怎样共同组成一种历史实体的),以及各种结构参数变化的研究、对历史上具有类似性质的客体的类型比较研究等。形态历史学所运用的不是僵化的结构研究方法,相反,它把动态概念引入结构的描述研究中。本书从经济制度、社会结构、国家制度和文化思想四个方面对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中的转型分别作了提纲挈领的概述,提出了过渡型形态的概念。本书的研究思路是想在理清基本历史发展线索的基础上对这一过渡时期社会的各个侧面做一种形态历史学的概括。借助形态历史学方法来说明这样一个过渡时期历史范畴多样化的存在形式,揭示新的社会形态在创生过程中多种结构因子的来源,以及它在形成过程中各阶段非典型化的存在形式,以及揭示从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转变过程中社会范式的演变。
目录
第一编 经济制度
第一章 商业和市场
第二章 工业
第三章 农业
第四章 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形成中的诸多维度
第二编 社会结构
第一章 社会结构研究的术语
第二章 贵族
第三章 早期资产者
第四章 过渡型社会集团
第五章 掌权集团的社会构成
第六章 社会结构范式的演变
第三编 国家制度
第一章 军事组织
第二章 国家行政机构(一)
第三章 国家行政机构(二)
第四章 国家的工商业政策
第五章 国家的财政职能
第六章 国家的社会和宗教职能
第七章 过渡型国家形态及其谱系
第四编 文化思想
第一章 封建法、罗马法和近代法治观念的形成
第二章 斯多噶主义的复兴: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
第三章 民族观念的形成
第四章 国家理论
第五章 自由民主观念的形成
第六章 文化演变的结构透视
主要参考书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