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教育研究方法教程

封面

作者:汪基德,张新海

页数:341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03071136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和教育学类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的要求并结合本专科生、研究生的教学与研究的实际需要编写。全书共分十二章,内容包括教育研究概述、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教育文献检索与综述、教育观察法、教育调查法、教育测量法、教育实验法、教育行动研究、教育叙事研究、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达与评价等。在“练习·思考”模块还附了往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部分真题,以帮助考研的同学了解考研的命题要求。
本书既可以作为高等学校教师教育专业和教育学类专业的教材,亦可以供研究生和广大中小学在职教师学习参考。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教育研究概述 1

第一节 教育研究的界说 2

第二节 教育研究方法的内涵与层次 5

第三节 教育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13

第四节 教育研究的对象及其特点 18

第五节 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 19

第六节 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 21

第二章 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 25

第一节 选题的主要来源 26

第二节 选题的基本要求 29

第三节 研究的设计 31

第四节 研究方案的基本内容 40

第三章 教育文献检索与综述 50

第一节 教育文献概述 51

第二节 教育文献的种类及主要分布 52

第三节 教育文献检索的过程、方法与要求 58

第四节 教育文献的分析与综述 71

第四章 教育观察法 86

第一节 教育观察法概述 87

第二节 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类型 89

第三节 教育观察研究的实施程序 91

第四节 教育观察研究的记录方法 98

第五章 教育调查法 106

第一节 教育调查研究概述 107

第二节 问卷调查法 110

第三节 访谈调查法 138

第六章 教育测量法 153

第一节 教育测量法概述 154

第二节 教育测量的类型 158

第三节 教育测量的评价指标 163

第四节 教育测量的实施与应用 171

第七章 教育实验法 176

第一节 教育实验法概述 177

第二节 教育实验研究的效度 188

第三节 教育实验的变量控制 192

第四节 教育实验设计的主要模式 194

第八章 教育行动研究 201

第一节 教育行动研究概述 202

第二节 教育行动研究的模式与基本步骤 210

第三节 教育设计研究 216

第九章 教育叙事研究 225

第一节 教育叙事研究概述 225

第二节 教育叙事研究的一般步骤 234

第十章 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241

第一节 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 241

第二节 教育研究资料的定量分析 244

第三节 教育研究资料的定性分析 273

第十一章 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达 280

第一节 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 280

第二节 教育学术期刊论文的撰写 290

第三节 教育学位论文的撰写 297

第十二章 教育研究成果评价 311

第一节 教育研究成果评价概述 312

第二节 教育研究成果评价的主体 319

第三节 教育研究成果评价的基本标准与原则 326

第四节 教育研究成果评价的方法 332

参考文献 340

节选

第一章教育研究概述 了解教育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明确教育研究的概念及意义; 知晓教育研究的对象及其特点; 理解教育研究方法的内涵及层次; 掌握教育研究的类型; 掌握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和一般过程; 养成严谨治学的研究态度。 要想科学高效地开展教育研究活动,就需要了解什么是教育研究及教育研究方法,明晰教育研究的历史发展脉络,掌握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一般过程和方法论体系,本章将对这些基本问题进行简要介绍。 第一节 教育研究的界说 一、教育研究的概念 研究又被称为钻研、探究。一般来说,研究是一项系统的、有目的的探究活动,通过运用一定的方法或手段,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科学研究就是遵循一定的研究范式,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意识、系统地认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活动。一项研究要想被称为科学研究,需要满足以下基本条件:①研究应建立在对客观事实描述、解释的基础之上;②需要有科学的理论做指导;③应选择并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 那什么是教育研究呢?简言之,教育研究就是对教育活动与问题进行的研究。教育作为一项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在其开展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诸多问题并引发人们的思考,而教育研究就是运用科学的教育研究方法,遵循一定的研究原则和研究程序,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探究教育活动的本质及发展规律的过程。教育研究同其他科学研究一样,也需要满足科学研究开展的基本条件,即客观事实、科学理论和方法技术 。 二、教育研究的意义 开展教育研究不仅对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意义重大,而且对教育学科的发展和教育研究者的个人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1)教育研究可以指导教育实践,促进教育改革,从而提高教育质量。通过教育研究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转变观念,推动教育体制、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教育实验活动的开展,还可以给教育工作者和教育行政部门提供一定的政策指导。 教育观念的转变是一个复杂又漫长的过程,在错误思想指导下的教育活动的开展路径必定是不科学且不可行的。当前通过教育研究,我们已经树立了科学的教育观,比如强调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些教育观念是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在科学教育观的引导之下也会促进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今后随着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教育观念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与革新。此外,通过开展教育研究还可以给教育工作者及教育行政部门提供一定的政策指导。比如,教育研究者通过对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明确教育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教育结构与经济体制改革之间的关系、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以及教育结构与劳动技术结构之间的关系等,可以帮助教育行政部门更加明确应该采取何种方式促使教育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 (2)教育研究可以对已有的理论进行验证和补充,这有利于教育理论体系的完善,还有利于促进教育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教育理论的确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研究者通过反复观察、调查、实验来获取有关教育问题的事实资料,利用科学的数学方法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总结概括出有关客观事实的结论,并进行提炼,从而探寻教育问题的本质,再经过反复的实践来对原有的结论进行验证和修正,最终形成有关教育研究的科学理论体系。此外,通过教育研究不仅可以促进教育科学中各学科的深入发展,还可以促进新学科的产生与发展。比如,教育学科通过与相关学科相互融合,进而产生了教育社会学、教育文化学、教育经济学等新学科。 (3)对教育研究者来说,开展教育研究有利于增强其研究意识,促进自身专业技能的提高。开展研究的过程就是研究者观察思考以及自我提升的过程,研究者尤其是一线教师如果能够在教育实践中细心观察,不断探索,发现问题,开展研究,找寻教育发展规律,形成科学理论与方法,就能够成长为研究型教育工作者。这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创新意识,还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对提升整个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教育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都有着积极作用。 三、教育研究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教育研究划分成不同的类型,目前在学术界比较常见的分类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 根据教育内容和性质的不同,可以把教育研究分为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 价值研究又被称为“应然”研究,主要研究“应该是什么”“应该如何做”的问题,是通过对研究资料的整理分析,判断教育活动的价值的研究。 事实研究又被称为“实然”研究,主要是研究“是什么”或“怎么样”的问题,是对教育事实进行观察、描述、分析,以揭示或者总结教育发展规律的研究。教育事实研究以现实的教育现象与问题为研究对象,力求站在客观的角度看待问题,排除研究者个人主观因素的干扰。 事实研究与价值研究并非对立关系,价值研究应以客观事实为基准,在教育事实研究的前提下对教育价值问题进行探讨。 (二)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根据研究目的和任务的不同,可以把教育研究分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基础研究又称为基本理论研究,该研究从众多教育现象与问题中归纳提炼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教育规律,从而对已有的教育研究理论起到修正、补充或完善的作用。基础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认识未知的事物,发现和拓展已有的知识并探寻规律,以形成或发展理论,从而为教育研究提供具有普遍意义的指导。 应用研究是指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研究,其主要目的在于分析教育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以改进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也不是对立的关系,在某种情况下,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基础研究为应用研究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使应用研究的方向更明确、思路更清晰;应用研究为基础研究提供事实材料,并对基础研究起到验证或改进的作用。 此外,在有些情况下,同样一个研究主题,既可以从基础研究的角度出发开展研究,也可以从应用研究的角度出发开展研究。比如,在研究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这个问题时,从基础研究的角度,教育研究者既可以以教育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研究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信息加工模式,也可以研究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心理结构;从应用研究的角度,教育研究者既可以着眼于如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升小学生的阅读技巧,也可以着眼于如何改善教学方法以培养小学生合作阅读的学习方式。 (三)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 根据研究资料的性质以及分析方法的不同,可以把教育研究分为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是指研究者运用数学的研究工具,遵循规范的研究程序,对研究对象进行测量和分析,从而对研究假设进行论证并得出结论的研究。此类型的研究要确立对研究结果的假设,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制订规范的研究设计,按照规定的研究步骤开展研究。定量研究在对结果进行分析时主要运用数学分析的方法,因此获得的结论客观性较强。 尤其是当实验研究法以及教育统计等方法得到推广之后,定量研究又进一步得到了发展。定量研究强调从研究对象的选取、研究设计的开展,到研究数据的收集,以及研究结果的处理分析都应遵循规范的程序。例如,在研究对象的选取上采用概率抽样的方式,以最大限度地保证研究对象选取的随机性;在研究方法的设计上采用测量法、实验法等,以避免研究数据的收集受到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干扰;在研究结果的处理上采用数学分析的方法,运用科学的统计软件以保证研究结果在不同的情境中能够被反复验证。 关于什么是定性研究,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定性研究是指关于事物性质的研究,是根据研究者的认识和经验对研究对象是否具备某种性质的判断。这种观点把所有非定量的研究都归入定性研究中去,定性研究包括哲学思辨、个人见解、政策解释,甚至包括关于量的研究中一些对研究问题的界定以及对数据的理论分析等。当作为一种与定量研究相对的研究类别时,定性研究指的就是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关于事物性质的研究。另一些学者认为定性研究就是质性研究,只是将英语翻译为汉语时的译法不同而已。本书中,把定性研究与质性研究作为两个不同的概念来看待。 当作为一种与定量研究相对的研究类别时,定性研究与质性研究既有相似点,也有不同点。北京大学陈向明教授将质性研究定义为:“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定性研究与质性研究的相似点在于:都是在自然情境下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探究,注重对研究对象本质的探索,并倾向于对结果进行叙述性描述。不同点在于:定性研究是一种思辨的研究,以哲学为理论基础,偏向结论性、抽象性和概括性;质性研究的理论基础更加丰富多样,其更强调研究的过程性、情境性和具体性 。 第二节 教育研究方法的内涵与层次 要进行教育研究,就需要运用教育研究方法,什么是教育研究方法呢?在探讨教育研究方法的内涵之前,需要明确什么是“方法”。在中国古代,方法一词的含义比较广泛,其中《墨子 天志中》提到:“中吾矩者谓之方,不中吾矩者谓之不方。是以方与不方,皆可得而知之。此其故何?则方法明也。” 这里的“方法”是指测量方形的规则。现代汉语词典对于“方法”的解释是:“关于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程序等。” 在西方,“方法”的英文为method或者way,其中method来自拉丁语methodus,原意为跟随、探询、找到,后引申为方法、措施。 方法在哲学、科学及生活等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解释,根据中西方的解释并结合现代意义上对方法的理解,方法一般是指为获得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与行为方式。 根据古今中外关于方法的界定,可以把教育研究方法界定为:为了探索教育规律、构建教育理论、解决教育问题所采取的手段、方式和行为规则的总和。正确理解教育研究方法,既要看到它的目的性,又要看到它的工具性和规则性。它既是一套知识体系(思维方式),又是一套行为规则。运用教育研究方法的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构建教育理论、解决教育问题;运用研究方法进行教育研究时,要遵循科学的研究程序,进行科学的研究设计,准确记录、系统全面收集资料数据。对教育研究方法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研究者有效开展教育研究的重要前提。 教育研究方法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教育研究方法指的是为了探索教育规律、构建教育理论、解决教育问题所采取的手段、方式和行为规则的总和。广义的教育研究方法包括教育研究方法论、教育研究范式、教育研究方法(狭义的)和教育研究的辅助技术四个层次,下面分别对其进行介绍。 一、教育研究方法论 在探讨教育研究方法论之前,我们要先了解方法与方法论的区别。方法就是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所采取的路径、方式、手段和工具,是可以具体操作的程序、规则、方式。方法论(methodology)则是有关方法的理论,“方法论探讨的不是方法自身的问题而是对方法运用的反思,它关注的是理论与实践相互作用的方式及主体与对象的适切性问题” ,方法论对方法的运用起着指导作用。 方法论大致可以划分成四个层次,如图1-1所示,其中第一层次是哲学方法论,是适用于一切具体科学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论,其普适性最强,适用的领域和范围最广泛。比如,唯物论和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内容,其中唯物论是与唯心论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帮助我们更好地思考和回答关于世界的本原问题;辩证法是与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帮助我们学会运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来看待问题,这种方法论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第二层次是以系统科学方法论和数学方法论为代表的方法论,系统科学方法论包括信息论、控制论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教育研究方法教程》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31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