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外交学(第三版)(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封面

作者:金正昆

页数:272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30022365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系统性、时效性、创新性兼具的研究型外交学教材,全书共九章,对外交与外交学进行了静态研究和动态分析,同时对外交制度、外交途径、外交礼仪、外交战略、外交政策、外交决策、外交理论与外交哲学均有涉及,兼顾理论性与实用性,并具有独到的见解。本书既可作为外交、外事、外宣专业的学生教材,又可为专业人士在职自学或进修之用。

作者简介

  金正昆,1959年出生,浙江东阳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外交学博士生导师。国家检察官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民航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西北大学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目前主要从事外交学、传播学、礼仪学公共关系学的研究。

目录

第一章 外交学概述
第一节 外交的界定
第二节 外交的发展
第三节 外交学研究

第二章 外交的制约因素
第一节 政治、意识形态与军事对外交的制约
第二节 经济、科技、文化与媒体对外交的制约
第三节 国际法与国际组织对外交的制约

第三章 外交制度
第一节 外交准则
第二节 外交惯例
第三节 外交机构

第四章 外交战略与外交策略
第一节 外交战略
第二节 外交策略

第五章 外交政策与外交决策
第一节 外交政策
第二节 外交决策
第三节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第六章 外交途径
第一节 外交谈判
第二节 外交行动
第三节 外交文件

第七章 外交礼仪
第一节 外交礼仪的特征与规则
第二节 外交仪式礼仪
第三节 外交标志礼仪

第八章 外交人员
第一节 外交人员的个人素质
第二节 外交人员的职业道德
第三节 外交人员的选拔任用

第九章 外交理论
第一节 外国的外交理论
第二节 中国的外交理论
主要参考书目
第一版后记
第二版后记
第三版后记

节选

  一、外交的政治制约因素  所谓政治,一般是指政府、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在内政及国际关系领域中所进行的活动,它是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本质上来分析,政治是阶级社会所特有的产物。自从有了阶级社会并随之产生了国家,政治从来就未曾消失过。  人所共知,外交同样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并且也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发展的。因此,政治不可能不对外交产生影响。在研究外交的制约因素时,绝对不可以不讲政治。正因为政治对外交影响极大,二者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所以有人认为:外交就是一个国家所开展的国际政治活动。将外交等同于国际政治虽然不够严谨,但这一观点却从一个侧面道出了政治与外交之间的密切关系。  政治对外交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国内政治对外交的影响;二是国际政治对外交的影响。  1.国内政治的影响  国内政治,亦称内政,它指的是一个国家内部的政治事务。内政对外交的影响甚大。从本质上来说,一个国家的外交活动一向取决于其内政,外交从来都是内政的直接延续。这是因为,处理好自己的国内政治事务,是一国的立足之本,也是其统治阶级的根本目标。每个国家全部的外交活动,都是基于这一前提而进行的。因此,外交不仅会受到国内政治的制约,而且还必须直接为国内政治服务。外交一旦与内政脱节,不但有可能屡屡失败,而且会变得毫无存在的必要。  国内政治对外交的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统治阶级掌控本国外交。任何国家,都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统治机器。因此,外交在任何情况下都带有一定的阶级色彩,并且必然会具有一定的阶级性质。准确地讲,外交必然会带有本国统治阶级的色彩,并为维护本国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各国的统治阶级,必定都会对本国的外交倍加重视,并且对其牢牢地加以掌控。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国家政权由无产阶级掌握,其外交必然服务于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而在资本主义国家里,国家政权由资产阶级掌握,其外交则必然会服务于资产阶级的阶级利益。恩格斯在谈到封建君主制国家的外交性质时,曾经尖锐地指出:“自古以来,一切统治者及其外交家玩弄手腕和进行活动的目的可以归结为一点:为了延长专制政权的寿命,唆使各民族互相残杀,利用一个民族压迫另一个民族。”①一个国家的国体一旦发生变化,其外交往往也会因之而产生显著的变化。究其原因,便在于国家政权从一个阶级手里转换到了另一个阶级的手里。  其二,政党政治左右本国外交。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政党是指代表着某个阶级、阶层或集团,并为实现其利益而进行斗争的政治组织。在现代社会里,阶级斗争在一个国家的内部,往往是通过政党斗争得以体现的。政党斗争,具体来讲,主要有组阁执政、议会辩论、议会选举、组织政治运动以及组建所谓“院外压力集团”等等形式。有时,政党斗争还会直接导致政体乃至国体的变更。凡此种种政治行为,无疑都会直接影响甚至左右本国的外交。既然外交主要是一种政府行为,政府又由政党领导,那么政党政治往往就会对外交发挥极其关键的制约作用。目前,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①,它所主导的本国外交自然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基调。而在资本主义国家里,执政的资产阶级政党则往往结党营私、摇摆不定,它所主导的外交往往不利于世界的进步与稳定。  其三,政局稳定牵制本国外交。毛泽东曾经说过:“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②他的这一论述,可以被看作对政局稳定之于本国外交的影响的一个极好说明。一个国家的政局如果稳定,那么它在国际上就有威信,就容易赢得尊重,它在外交上也会因此而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并发挥更大的作用。与此相反,一个国家的政局如果不够稳定,那么它在国际上就难有威信,就难以赢得尊重,它在外交上便难以发挥影响、难以起到作用。人们常说,内乱必定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外交,“弱国无外交”,讲的其实都是同一个道理。  其四,政治制度决定本国外交。每个国家都拥有自己的一整套政治制度。具体而言,它主要包括国家的领导体制、管理体制和决策体制等项基本内容。外交制度,通常也是一国政治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一个国家外交活动的成败,主要与其政治制度有关,并且基本上取决于其政治体制。一个国家如果拥有较为民主而完善的政治制度,自然意味着其外交制度较为合理,则它在外交上往往就比较易于有所作为。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假如既不民主也不完善,那么它在外交上通常会因此而频频出现失误,甚至有可能表现得一无是处。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外交学(第三版)(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23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