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道德情操论:2020年全译本

封面

作者:(英)亚当·斯密(Adam Smith)

页数:372页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0968057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尽管当今的道德哲学和心理学,如同自然科学那样已经取得了日新月异的新发展,但《道德情操论》的学术地位和真知灼见,仍然少有人能够望其项背。所以,若想赢得更幸福的人生,《道德情操论》至少值得我们每个人读三遍:在步入社会之前,在结婚成家之前,在生养孩子之前。我相信这本书,必定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体谅和包容身边的同学和老师、同事和领导、父母和其他长辈、兄弟姐妹和朋友、丈夫或妻子、儿女和其他晚辈,以及那些与自己毫无关系的陌生人;有助于我们提高个人认知、更好的与他人友好而愉快的相处、更好的培养和教育下一代;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知宗教、政党、国家与政治统治。
本书翻译的关键,首先在于厘清了相关概念、术语及其含义。比如,不同章节段落中的“sympathy、sentiment、nature、principle”等词,绝不能全都按照其常见字面含义,而笼统直译为“同情、情感、自然、原理(原则)”等,更不能将“mean principle”译作“恶劣习惯”;否则,就难免令人啼笑皆非而贻笑大方。值得一提的是,到了21世纪的今天,倘若还把牛顿的巨著《自然科学的数学原理(Mathematical Principles of Natural Philosophy)》,仍然像过去那样误译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就不得不令人忧心学术之严谨性。
其次在于文理与逻辑的贯通。本书译文不仅基本杜绝了,其它译本几乎通篇都是“简单的文字堆砌(直译)”甚至“概念不清而错误百出”的问题,而且最重要的也是我最满意之处,就是全书的翻译,无论是句子内部,还是上下文之间、段落之间、章节之间,甚至是各章节的标题,译者都力求做到概念准确和文理“贯通”。可以说,基本理顺了该书的论述逻辑与脉络条理,确保读者读后不再“晦涩难懂、一头雾水”甚至“不知所云”。

作者简介

张春明,民间译者、读书爱好者,偏爱历史、社科、经济和哲学,酷爱《道德情操论》并潜心研究十五年。1973年出生于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1996年毕业于重庆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现为汽车行业经理人。

本书特色

《道德情操论》文辞典雅而思想深邃,自1759年出版以来好评如潮,对欧洲社会影响深远,堪称西方世界的“论语”,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圣经”。温家宝总理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力荐,它是值得品读的传世经典。

《道德情操论》对人生的诸多命题都有深刻诠释,若想赢得更幸福的人生,它值得我们每个人至少读三遍:在步入社会之前,在结婚成家之前,在生养孩子之前。

目录

第一卷 论行为的合宜性
第一章 论合宜感
第一节 论同情
第二节 论相互同情的愉悦
第三节 论评判他人情感是否合宜的方式(一)
第四节 论评判他人情感是否合宜的方式(二)
第五节 论亲切宜人与令人敬佩的美德
第二章 论不同激情或情感的合宜度
引言
第一节 论源于生理和心理的激情
第二节 论爱情这种源于特殊心理的情感
第三节 论愤怒这类讨厌的激情
第四节 论仁慈这类宜人的情感
第五节 论个人的喜与悲
第三章 论成败对评判行为合宜性的影响,为何成功者的行为总是更易赢得赞赏
第一节 论同情悲伤与同情快乐的差异
第二节 论追逐功名利禄的根源,并论等级地位的差别
第三节 论嫌贫爱富与避凉附炎心理对道德观的败坏
第二卷 论功与过,或论奖赏与惩罚的对象
第一章 论功过感
引言
第一节 论感激与奖赏、愤恨与惩罚的关系
第二节 论应当感激或愤恨的真正对象
第三节 论赞许与感激、谴责与愤恨的关系
第四节 前三节要点概述
第五节 功过感分析
第二章 论正义与仁慈
第一节 论正义与仁慈的区别
第二节 论正义感与自责感,再论功德感
第三节 论正义与仁慈这种本性的作用
第三章 论行为后果对我们评价行为功过的影响
引言
第一节 论引起我们“功过感觉变化”的根本原因
第二节 论哪些情形会引起我们“功过感觉变化”
第三节 论赋予我们“功过感觉变化”的终极目的
第三卷 论我们评判自身情感与行为的依据,并论责任感
第一章 论自许与自责的心理根源
第二章 论喜欢赞美与喜欢值得赞美、害怕谴责与害怕令人可鄙
第三章 论道德良知的影响力与威慑力
第四章 论自我偏袒的天性,并论一般道德准则的起源与作用
第五章 论一般道德准则的影响力与权威地位,以及它为何应被奉为神旨
第六章 论责任感
第四卷 论效用对行为和赞许的影响
第一章 论物品的效用及其对行为的广泛影响
第二章 论品行的效用及其对赞许的影响
第五卷 论习惯与风气对审美观和道德观的影响
第一章 论习惯与风气对审美观的影响
第二章 论习惯与风气对道德观的影响
第六卷 论德性
引言
第一章 论个人德性对自身幸福的影响,或论审慎
第二章 论个人德性对他人幸福的影响
引言
第一节 论天性在我们选择个体关爱对象时所要求的顺序
第二节 论天性在我们选择团体关爱对象时所要求的顺序
第三节 论博爱
第三章 论自我克制与自我评价
第四章 本卷总结
第七卷 论各种道德哲学体系
第一章 道德理论所研究的问题
第二章 各种关于美德本质的学说
引言
第一节 主张美德以合宜为本的学说
第二节 主张美德以审慎为本的学说
第三节 主张美德以仁爱为本的学说
第四节 主张善恶不分的学说
第三章 各种关于赞许之心理根源的学说
引言
第一节 主张赞许源于自爱的学说
第二节 主张赞许源于理性的学说
第三节 主张赞许源于直观感受的学说
第四章 不同学者阐扬道德准则的方式
译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道德情操论:2020年全译本》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17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