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朴赞郁
页数:528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4116007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朴赞郁的致敬》是韩国电影大师朴赞郁首部影评集,全方位解读不看会遗憾一生的125部高分电影!
收录了导演在1997年到2005年间,在成为导演之前,以影评人身份创作的125篇影评。
除了被认为是杰作的经典作品,在本书中朴赞郁导演还研究了相对被忽视的B级电影和类型电影,并从独特的角度重新评估它们。这是一本可以说是献给朴赞郁导演喜欢和欣赏的电影以及整个电影世界的“致敬之书”。
从专业影评人到震惊影坛的导演,从B级片的狂热爱好者到被影迷顶礼膜拜的电影大巫师,这是一个电影爱好者的发烧之路。
“热爱电影的朋友们,请你们不要忘记,电影并不能教会你人生中所有的事情。与其望着窗外,不如直接置身于海洋中,那时候,你才会更加理解大海。”——朴赞郁
作者简介
[韩]朴赞郁
1963年生于韩国首尔,著名导演、编剧、制片人,以极其强烈的个人风格开创了韩国电影的新类型。
2002年,执导犯罪片《我要复仇》。2004年,《老男孩》震惊世界并夺得了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2005年《亲切的金子》入围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复仇三部曲 ”蜚声国际,在全世界掀起了韩国电影热潮。
2016年携电影《小姐》席卷戛纳,入围了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本书特色
★关于电影——他有话要说!韩国鬼才导演电影大师朴赞郁首部影评集。
★全方位解读不看会遗憾一生的125部高分电影!
★开创韩国电影新类型,带领韩国电影走向世界的大师,昆汀、徐克、高晓松盛赞的鬼才导演。
★160余张内文图片、500多部引用电影,看导演剖析导演、大师解读大师。
★“热爱电影的朋友们,请你们不要忘记,电影并不能教会你人生中所有的事情。与其望着窗外,不如直接置身于海洋中,那时候,你才会更加理解大海。”
目录
1 致命的魅力
那个男人不在那里
女人登上阶梯的时候
向钢琴师开枪
透过镜子,若隐若现
罪恶之城
简单计划
兄弟啊,你在哪里?
绞刑
毒蘑菇的致命魅力
恋爱的目的
40000次的狂击
公路之王和粗暴的天使们
人生变迁
不毛之地
拿着摄像机的人
礼帽=智慧的保障
西部片中与子弹相关的两三件事
西部圣女贞德的苦难
大力水手,警察
狗日的下午
是谁谋害了小丑
第四个男人
斯巴达克斯或许是一个让大家停止屈服、爱上自由的警长
石头走廊
绳索
品行不端
美国佬经典的个人主义
请看看是谁在唱歌
黑土地上的白色百姓
喇叭上的人生
战栗汪洋
健康之王国
书与剑的浪漫
僵尸,神的愤怒
命运—疲倦的死亡
如滔滔江水
2 皲裂和冷空气
热烈的欢迎
点火
已婚女子最后的喘息
金发女郎不喜欢绅士
性中隐藏的魅力
不穿文胸就没有幸运
在火焰中逝去
世上不再有玛丽
梅根·麦格龙·大都市
雅痞,去地狱吧
三个女人和婴儿摇篮
家族游戏
来自陌生女人的告白
像做梦一样沉入睡眠
一趟开往比香港更陌生之处的神秘列车
强抢尸体者的进攻
我坦白
从玩偶的生活开始
日落黄沙
我出生了,但……
他们口无遮拦
环游世界80天
迷失太空间
钢铁盔甲,钢铁拳
奥斯瓦尔德的鸭掌
墙那边的秘密
我最后看到的苍蝇
黑点狂想曲
夜长梦多
3 发现与解析
柔软的皮肤
幻想所有的事情
飞翔,蝴蝶,真实的谎言
人的一生并不值钱……但是眼角膜却很值钱
别碰宝石
小姐们
抓小偷
查理和他的兄弟们
工作中的女孩
战栗空间
没有比威胁别人更令人愉快的人生
齐心合力的五重奏
我的电影比你的人生更美丽
谎言
手枪不会吵架
来自地狱
南部花园的杀人事件
她来自内部
通向天国的最后通道
心中有罪
ER
野蛮的她
抚养孩子的家族阴谋
爸爸出差了
遇见少年与电影
4 事实和笑话
那个男人,仍然很凶残
谁会害怕番茄呢
神创造了女人
守护地球吧!
超能敢死队
淘金记
一只知道了太多事情的猴子
青山翠谷
月色撩人
凡尔杜先生
我什么都不是
冒险永无止境
我们人生中最好的一年
乘着欲望的翅膀逃离非洲
记忆碎片
远离天堂
生逢乱世
很可能是魔鬼
无防备都市
贵妇杀手
大叔与流氓们
恐怖主义者、精神病患者,那个女人的丈夫和她的政府
电影的色彩
我独自站在舞台中央
桃色血案
去给美国人传话吧
录像带谋杀案
丢掉形象的追击者
一世之雄
出卖灵魂
大刀
逍遥骑士
皇家赌场
生日派对
偶像的电影,成为偶像的电影
演职员表 ENDING CREDIT
人名索引 INDEX
查找|电影名
节选
序言 如果说电影院是善男信女们的剧场,那录像带就是表演的公墓。这本书则是一份检验它们的报告书。这种心情就像是一位医生在解剖自己恋人的尸体!在拿起刀的那一刻,尸体又变成了僵尸,活了过来。而我的胳膊却被咬了一口。
―1994年出版的《电影的隐秘魅力》序言 我曾经有一段时间靠着写影评谋生。虽然很多时候他们没有给我选择作品的权力,但我都会尽可能地保持以下四个原则:
第一,不评论韩国电影。
第二,不发表正在公映的电影影评。
第三,如果是我想吐槽的电影,那我干脆不写它的影评。
第四,我会选择那些在韩国看不到的电影来写影评。
那时我正在四处奔波寻找电影公司,我需要他们给予我执导作品的机会,所以只能接受这样的工作。我写的电影评论,既不会对电影票房产生负面影响,也不会伤害电影制作人的自尊心。我也不喜欢炫耀那些只有我自己知道的电影。所以,我评论的对象只能是以录像带形式推出的外国电影了。在那个时代,大概连美国都没有DVD影片。
所以我并不认为这本书里提到的所有影片都是最好的。也就是说,这本书上的目录,并不是“我人生中的电影”目录。虽然这本书里掺杂了几部相对一般的电影作品,但我还是会努力展示出其中优秀的地方。比起说出影片中众所周知的缺点,我更愿意写出人们难以察觉的优点。我是一个正人君子,我绝对不会说那些负面的东西。因为作为一名电影导演,我不愿意做那些批判别人电影的事情,所以也就没必要在意“你还是管好你自己吧”这句话了。
对那些徒有其表的人,我反而一点儿办法也没有。 这本书刚刚发行时,就有很多人来找我,还跟我说他们已经认真地拜读过我这本书。既然如此,书的销量为什么不高呢?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后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又有很多人来找我,跟我说他们很想买这本书却一直买不到。他们当然买不到了啊!因为早就已经绝版了,再也不会对外出售了。现在,我打算发行这本修订增补版,看看这次会是什么样的情况,会卖出多少本。 那个男人不在那里
第二生命
SECONDS
用“被诅咒的杰作”来形容这部电影再合适不过了。《第二生命》这部电影本身就像是一部电视剧。柯克道格拉斯买下了这本畅销小说原作的版权,并由当时顶级的剧作家对其进行改编。影片原计划由劳伦斯奥利弗一人分饰两角,但是因为他没有票房号召力,所以放弃了他。最终决定由当时最炙手可热的巨星罗克哈德森,以及因“麦卡锡旋风”被列入黑名单而长期无法拍片的凄惨明星约翰伦道夫分别出演。该片由当时备受瞩目的导演约翰弗兰克海默执导,由传说般著名的摄影师黄宗霑[ 黄宗霑,(James WongHowe,1899年8月28日—1976年7月12日),美籍华人,生于中国广东台山永安村。1976年,他因癌症逝于美国加州好莱坞。他曾十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提名,两次获得奥斯卡最佳摄影奖。他毕生拍摄了130多部电影,被国际电影摄影师协会会员投票评选为电影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电影摄影师之一。
]拍摄完成。这部电影在戛纳国际电影节上代表美国电影参展,却遭到观众和影评家们的嘲笑,在美国上映的票房也惨淡得让人不忍心公布结果。后来这部电影在少数欧洲知识分子和美国大学生中慢慢获得关注,但一直没能形成特定的观众群体。到目前为止,就算在美国也很少有人听过《第二生命》这部电影。
银行家亚瑟为了结束空虚的人生,开始接受神秘公司的帮助。他通过复杂的整容手术和完美的身份伪造变成了一个全新的人,此时亚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托尼。托尼成为画家,他发现新交往的恋人竟然是神秘公司派来监视他的,就连周围的邻居也全都是“脱胎换骨”的人,对此他感到十分诧异。托尼无法适应新的身份,他想要再一次重生。然而等待他的不是复活,而是真正的死亡。
托尼来到亚瑟家的时候,见到了自己曾经的妻子,这样重逢的场面真是催人泪下。托尼因为想念家人回到了以前的家,但是妻子却无法认出已经改变容貌的丈夫。对于死去的丈夫,她没有一丝同情,有的只是冷冰冰的回忆。那个瞬间仿佛否定了一个男人的整个人生。托尼说自己是亚瑟生前的朋友,并且告诉她自己有多么喜欢亚瑟,托尼流露出竭尽全力追寻过去的心情。这时,罗克哈德森的表情看起来更像是开诚布公地倾诉他与同性爱人之间的情感。如果再联想到因艾滋病去世的罗克哈德森生前曾是同性恋的话,这一场面看起来就会更加令人难过。影片中他喝醉酒后向邻居们表明自己不是托尼,而是亚瑟。在现实中,演员本人为了向大众隐瞒自己的性取向而迫不得已地一直说谎,也正因如此,才使得这个片段演绎得更加真实。罗克哈德森认为出演这部电影是自己转型的最好时机,可以由以前的偶像型角色转换为实力派演员,传闻他还单纯地以为可以凭借该电影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
1966年是先锋派艺术和嬉皮士运动高涨的一年,这部作品中充满了一种至今都难以想象的、大胆的实验主义精神。在那个灰暗阴沉的时代氛围下,这部作品的出现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这里,我要为毕生倾情演绎的罗克哈德森献上掌声,并且毫不犹豫地把《第二生命》列入我最喜欢的十部电影之列。 女人登上阶梯的时候
彗星美人
ALL ABOUT EVE
该片曾在奥斯卡获得14项提名,6项大奖,能得到如此伟大的荣誉可谓是非常罕见了。《宾虚》和《泰坦尼克号》也不过如此。但是这部影片既没有投入巨额的制作费,也不是历史片,更不是带有逃避性质的娱乐片。一想到这样的影片能获得如此卓越的成就,我就不由得想向当时的评委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即使是在现在的美国电影中,也很难见到像这部电影中一样尖锐又激烈的批判精神。一位卑鄙无耻的女演员为了成为明星,丧失了人性,利用了周围所有的朋友。我们再看看这位女演员以及她身边其他人的状态,就会立刻发现《彗星美人》描写的其实就是百老汇的幕后故事。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利己主义的社会,更准确地说,是资本主义社会,利己主义更加被认为是社会中必需的道德准则。这部电影中一共有三代人登场,第一代是被艾娃当成目标的玛戈,第二代是艾娃,第三代则是片尾部分出现的女孩,她也想当演员,也一直把艾娃当成自己的目标。艾娃是这世界上少有的恶毒女人,这部电影通过对她的研究,证实了她超乎寻常的野心。这种丑恶的行径不会在艾娃这里止步不前,或者说,这是一种代代相传、从未间断的传统。即使我们未曾见过,也能感觉到,以前的玛戈也是用这种方式才在明星行列里站稳脚跟的。这就像宿命论一样,现在的艾娃也会像曾经的玛戈一样,会被另一个艾娃挤下去。
从来没有影评家提到过约瑟夫L.曼凯维奇在这部电影中展现出出色的场面调度,也没有人说过他是蒙太奇拍摄手法的大师。他的拍摄手法仅仅是准确而又高效地表达出演员的表情,同时传达出观众需要知道的内容(我感觉,在这部影片中,他的导演水平被贬低了,你们可以通过影片《安静的美国人》和《夏日痴魂》看出他的导演能力)。
电影这种媒介的微妙之处就在于,不管是拍摄手法还是配乐,只要电影元素中的某一项非常出色,那么整部电影就会因此变得与众不同。这部作品中那些充满智慧的台词,就像是一股洪流,让人应接不暇。它能被称为豪华巨片,必然也少不了优秀的演员之间出色的演技配合。事实上,这部电影的水平可以与霍华德霍克斯的《星期五女郎》比肩,剧本也可以算作好莱坞的巅峰之作了。导演约瑟夫 L.曼凯维奇以平平无奇的广播剧本为蓝本,仅仅用了十天就创作出现在这个剧本。这也是最早以精装版本出版的电影剧本。在影片中,已过巅峰期的贝蒂戴维斯展现出的超凡气质;刚刚崭露头角的玛丽莲梦露散发出的性感;安妮巴克斯特在成熟与清纯之间找到一个奇妙的平衡点后,迸发出的神秘魅力;乔治桑德斯自带的贵族式犬儒主义,将一个狡猾刻薄的现代人刻画得淋漓尽致。正因为有了这些,《彗星美人》才成为邪典题材,至今它仍在大西洋两岸的影院轮番上演,让那些生于影片上映之后的孩子一遍又一遍地观看。
这是一部让所有人都无须思索就一致认可的佳作。虽然影片的故事中并未涉及杀人情节,但在我喜欢的为数不多的影片中,它是我认为的最好的电影。 向钢琴师开枪
惊天动地抢人头
BRING ME THE HEAD OF ALFREDO GARCIA
影片开场时,屏幕中出现了一位墨西哥的大地主,他宣布如果谁能杀掉让自己女儿怀孕后逃跑的渣男,就给他一万美元作为酬劳。大地主大声呼喊着“给我把阿尔弗雷多加西亚的头颅拿来!”最终有两名美国杀手被派了出去,他们遇到了在酒吧当钢琴师的贝尼。但当时贝尼被赏金冲昏了头脑,他知道加西亚曾经是自己情妇艾莉塔的旧情人,而且他还知道加西亚已经死于车祸。于是他踏上了寻找加西亚头颅的路途。但是后来艾莉塔被人杀害,同时他也遭到了背叛。贝尼为了独吞赏金、给艾莉塔报仇,开始了一场彻彻底底的斗争。
据影评家和观众所说,这部电影遭到了大家的贬低和谩骂。然而,正是这样一部电影,才能够称得上是萨姆佩金帕真正意义上的杰作。它是美国传统B级片的胜利之歌,是独具创新的公路电影,是邪典电影中的典范,更是十分罕见的纯粹的艺术电影。佩金帕在这部电影中利用霍桑效应,表达性的紧张感、负罪感,同时,展示出充满血腥的杀戮和极其狠毒的黑色幽默,这也非常符合他“暴力的毕加索”称号。
贝尼接受了杀手的任务,和爱人踏上了一场奇特的旅行。他不仅要去寻找一个连面都没见过的死人,还要割下他的头……虽然这对恋人还没有开始实施犯罪,但是他们却一边发愁亵渎尸体的事儿,一边订下了婚约。在一个像初夜一样幸福的夜晚,他们开始和一个突然出现的强奸犯展开了殊死决斗。艾莉塔想去一个由隧道形成的地下之城(这是加西亚的坟墓,性欲望的潜藏之地),贝尼则嘟囔着说“加西亚如果知道,自己的人头可以让你得到幸福,那他应该也会赞同你的做法”。由此可见,他们没有一丝善良可言。他就像鬣狗一样,在杀了人之后,还要把他的口袋翻个底朝天,而她则一门心思想着和强奸犯通奸。但是,在他们眼里,只有加西亚既代表原罪,也寓意着希望。当贝尼第一次从杀手那里听到加西亚这个名字时,观众耳中听到的却是撞车时那种令人心惊肉跳的声音。当时贝尼和艾莉塔确实差点儿就撞上了公交车。而且,他们并不确定加西亚的人头是否可以保障自己的未来。所以当艾利塔提出什么时候结婚,他回答说“周日吧”,除此之外再没有给出任何其他的答案。
在如此不着边际、诡异又黑暗的情形之下,加西亚的坟墓就是“黑暗的深渊”,影片此时达到了高潮部分。贝尼在挖坟墓的时候,遭到了某人的偷袭,昏了过去。当他再次醒来时,面对的是噩梦一般的现实。他和已经死去的艾莉塔一同被埋进了坟墓,加西亚的人头也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时候他对自己的存在有了全新的定义。影片在开始的部分使用长镜头展现他在镜子中的背影(整部影片共使用了四次),此后则采用特写镜头来展现正面。贝尼既没有杀掉加西亚,也没有割下他的人头,却因此承受了巨大的痛苦,这才导致他后来犯下了累累罪行。犯罪非但没有让他产生负罪感,反而是这种负罪感导致了他犯罪,这本身就是互相矛盾的。
贝尼把艾莉塔和没有头的加西亚埋在了一起,他为了报仇,决定以暴制暴,于是再次踏上了路途。他终于找到了杀害艾莉塔的凶手,亲手杀死了他并夺回了加西亚的人头,踏上了归途。现在的贝尼失去了艾莉塔,却得到了加西亚的人头。这段路,曾经是两人共同寻找坟墓的希望之路。现在,他却带着加西亚的人头和一颗复仇之心,走向罪恶的深渊。贝尼往加西亚渐渐腐烂的头上洒上了龙舌兰酒(这是庆祝,是消毒,也是一种洗礼),他一边驱赶着一群一群的苍蝇(这里“头颅和苍蝇群”的关系设定使人联想到影片《日落黄沙》中的“蝎子和蚂蚁群”),一边和加西亚产生了友情。贝尼杀死了他遇见的所有罪人,首当其冲的就是雇用自己的那对同性恋杀手。就这样,贝尼一共杀害了十六个人。他将手枪和加西亚的人头装进一个篮子这个篮子是一个很特殊的女人给自己准备午饭时用过的朝着当初发布悬赏令的大地主家走去。此时加西亚的儿子正在庭院中接受洗礼,象征着亚当的加西亚违背了神的旨意,他的人头就寓意着惩罚的子弹。贝尼见到了象征着神的地主,那时地主被神父和修女们围在中间,用拉丁语背诵着弥撒经文。贝尼就把加西亚的人头作为庆祝洗礼的礼物送给了神,然后对抱着儿子、象征着夏娃的少女说:“请你照顾好孩子,我会照顾他父亲的。”
贝尼提着加西亚的人头转身就要离开,这时子弹像冰雹一般猛烈地朝他袭来,紧接着镜头从正面捕捉到正在喷火的枪口,屏幕中的子弹毫不留情地向观众射去,有一种贝尼、加西亚和观众融为一体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