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高长虹与鲁迅及许广平-修订版

封面

作者:廖久明著

页数:327 页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50602097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相关资料

第一章 主将与副将的会合莽原本来是由你提议,由我们十几个人担任稿件的一个刊物,并无所谓团体,形式上的聚会,只有你,衣萍,有麟,培良及我五人的一次吃酒。它的发生.与狂飙周刊的停刊显有关联,或者还可以说是主要的原因。撰稿的人,也是由我们几个人“举尔所知”。以后培良南去,衣萍又不大做文,莽原内部事,当其冲者遂只剩我们三人。无论有何私事,无论大风泞雨,我没有一个礼拜不赶编辑前一日送稿子去。我曾以生命赴莽原矣!——高长虹:《给鲁迅先生》第一节 冬夜拜访《鲁迅日记》:1924年12月10日,“夜风。长虹来并赠《狂飙》及《世界语周刊》。”高长虹在说到与鲁迅的这次见面时说:十一、二月之间吧,京副出世,我又见了伏园,但不过随便谈谈,因我此时已无稿可卖了。我问起关于狂飙周刊的舆论。他说:“鲁迅曾问过 长虹何人,那日请客,在座人很多,有麟也在。大家问狂飙如何,他说,据他看是好的”。我从此便证实我那一个推想,因鲁迅,郁达夫已都赞赏狂飙也。当时的狂飙是没有多少人看的,我们当时的无经验的心实私自欣慰,以为此两人必将给我们一些帮助,而狂飙亦从此可行得去也。而谁知乃有大谬不然者!当我在语丝第三期看见野草第一篇秋夜的时候,我既惊异而又幻想,惊异者,以鲁迅向来没有过这样文字也。幻想者,此入于心的历史,无从证实,置之不谈。自我从伏园处得到消息,于是鲁迅之对于狂飙。我已确知之矣。在一个大风的晚上我带了几分狂飙,初次去访鲁迅。这次鲁迅的精神特别奋发,态度特别诚恳,言谈特别坦率,虽思想不同,然使我想象到亚拉籍夫与绥惠略夫会面时情形之仿佛。我走时,鲁迅谓我可常来谈谈,我问以何时在家而去。此后大概有三四次会面,鲁迅都还是同样好的态度,我那时以为已走入一新的世界,即向来所没有看见过的实际世界了。鲁迅曾说自己“恐怕是以不好见客出名的”,而高长虹与自己素昧平生,为什么又主动问起高长虹呢?在高长虹初次拜访时,为什么又这么热情呢?除鲁迅“正在准备破坏者”这一原因外,还有着更加深刻的思想原因。一 两个不同的“尼采”相遇在说到高长虹与尼采的关系时,鲁迅认为高长虹受了尼采的影响:“长虹不是我,乃是我今年新认识的。意见也有一部分和我相合,而是安那其主义者。他很能做文章,但大约因为受了尼采的作品的影响之故罢,常有太晦涩难解处”。对高长虹颇为了解的张恒寿也说:长虹的思想作风确有许多不健康的东西,尼采的狂妄作

本书特色

《高长虹与鲁迅及许广平(修订本)》为东方出版社出版发行。

目录

序:荒原待开垦,狂飙有识者第一章 主将与副将的会合第一节 冬夜拜访第二节 “五人吃酒”第三节 莽原七个月第二章 莽原改组第一节 何以“无以应付外界”第二节 何以“无以应付自己”第三节 何以“无以应付素园诸君”第四节 何以“无以应付日夕过从之好友钟吾”第三章 《斧背》风波第一节 《弦上》周刊第二节 尚钺为何“对鲁迅不能谅解”第三节 《斧背》风波始末第四节 谁在“挑拨离间”第五节 鲁迅为何不及时出版《斧背》第四章 “退稿事件”第一节 韦素园的话属实吗第二节 是谁退稿第三节 同人来稿真的“必须刊登”吗第四节 李霁野的话属实吗第五节 高长虹为什么写公开信第六节 鲁迅对退稿的态度第五章 论战中的高长虹和鲁迅第一节 高长虹为什么急于抛出自己的“指掌图”第二节 (1925,北京出版界形势指掌图》造成的严重后果第三节 自以为真理在握的高长虹第四节 理屈词穷的高长虹第五节 鲁迅对“退稿事件”引起的冲突的看法第六章 “月亮风波”第一节 众说纷纭的“月亮”第二节 “生活”释义第三节 “精神的资本家”高长虹第四节 “月亮诗”中的“月亮”有可能是许广平吗第五节 “月亮诗”到底是怎样成为攻击之作的第七章 《奔月》以后第一节 鲁迅作品中与高长虹有关的文字第二节 高长虹作品中与鲁迅有关的文字附录高长虹与周作人——从路人到仇人一 周作人与《南北》二 高长虹为何向周作人开战《网易·文化·鲁迅论坛》:“月亮风波”论争(一)《网易·文化·鲁迅论坛》:“月亮风波”论争(二)《网易·文化·鲁迅论坛》:“退稿事件”论争《高长虹与鲁迅及许广平》座谈会纪要令言行先生死也不会瞑目的高长虹研究——兼谈《鲁迅全集》中与高长虹有关的两条注释主要参考书目后记修订本后记

节选

《高长虹与鲁迅及许广平(修订本)》讲述了:如果说《被现实粉碎了的梦——论高长虹的创作》主要表现了廖先生的见识,那么,这本《高长虹与鲁迅及许广平》就更多地表现了作者的学力。作者显然已经钻进了他的课题当中。他思想锐敏,视界广阔。第一章把高、鲁二人说成“两个不同的尼采”,一个是“温和的尼采”,一个是“强横的尼采”,“正因为鲁迅和高长虹都属于‘尼采’,所以他们之间有密切合作的可能;也正因为他们分属不同的尼采,所以最终只有分道扬镳”。这样的概括是否准确,尚需讨论,能够如此简练有力地区分二人性格的不同,作为一种观点,就是具有启迪意义的。在分析“高鲁冲突”的发生原因和过程上,作者尽量搜集到两人有关的论述,也忠于他所掌握的材料。他把研究工作建立在充分掌握资料的基础上,不说空话,尽量用事实说服人,而道理又都全由己出,这是很让人感到鼓舞的。不必怀疑,这位作者在现代文学研究领域是会做出很大成就的。现在摆在我面前的这《高长虹与鲁迅及许广平(修订本)》,仅仅是初稿,还显得粗疏一些,在深度上也待加强。但它已具备很好的基础,相信会成为一本有力的著作。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高长虹与鲁迅及许广平-修订版》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1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