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曾智中
页数:408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4115450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这部传记首次聚焦一代文学大师鲁迅的感情史。基于史料,动情揣摩,挖掘了人物内心的深刻情感。鲁迅作为一个“叛逆的猛士”,与他所要背叛的传统之间,“剪不断,理还乱”,时代并没有因为他是先驱者赋予他超越历史泥淖的神力。与许广平、朱安的感情纠葛,是大时代下人挣扎突围的悲怆剪影,全书因此在平实的叙述中浸染着孤寂的氛围。
作者简介
曾智中,成都人,作家、学者。代表作为长篇传记文学《三人行:鲁迅与许广平、朱安》、中篇小说《圣僧》等,主编有十七卷本《李劼人全集》《李劼人说成都》《文化人视野中的老成都》《成都市文学志》《名家说名城丛书》《世界怪异小说文库》等。
本书特色
首次聚焦一代文学大师鲁迅的感情史。他与许广平、朱安的感情纠葛,是大时代下人挣扎突围的悲怆剪影。
三人行,其实只有一人悲。读完这本书到现在,对于鲁迅,我能够理解他对于封建婚姻的抗争和对于自由恋爱的追求,然而我却至今都不能认同他将这种对封建的抗争转嫁到也在封建婚姻中深受其害的结发妻子的做法。或许,没有身处当世,无法体会他的心境。——北大未名网站学生 固然鲁迅先生的心中有那样一片无法安慰的留白,而故事中的另外两位女性,也是一样的吧。天下从无完满,任何一段关系中都会有软弱无奈自私和偏狭,任何一段关系中都会有致命的寂寞。——北大未名网站学生 在众多作品中,一个叫曾智中的作者所著的《三人行——鲁迅与许广平、朱安》,第一次把我带入鲁迅的私密生活,使我对鲁迅的婚姻发生了强烈的兴趣。后来,随着阅读和阅历的加深对鲁迅的婚姻生活感到深刻的同情,逐步有了一些理性的想法。——书同(书评人) 同宿舍的山东MM酷爱读书,还喜欢做笔记,摘抄其中的精彩片段,受其影响我也有个本子……《三人行》里鲁迅和许广平的两地书,那信真叫我们这些只会拿月亮代表心的痴男怨女汗颜,关于沉睡在铁桶里的人,那一段分析写的多么酣畅淋漓!——夜盗流星(书评人)
看到此书十分欣喜,因为数月前在杂志上看到介绍此书的广告,我托北京鲁迅博物馆购买。他们说买不到,因而感到十分遗憾。今天得书,稍稍一翻,就感到你花费许多心血,实在不易。近来开会,待有完整时间,当拜读一遍。 ——周海婴(鲁迅、许广平之子) 这部特殊的传记在鲁迅传记学史上有其特殊的价值与意义。其一是首次专门从婚恋角度探索鲁迅的心灵世界。……第二个意义,是实现了文体结构的突破。……第三个意义,是采取了视觉形象性很强的文学描写笔法……显示出近乎纯粹的文学性质。——张梦阳(北京鲁迅博物馆研究员,鲁迅研究专家) 作为旧礼教治绩祭品和旧礼教本体象征的复合体,朱安始终以其无力的双重内淀状态与性质,制约着鲁迅的心绪行止,检视着鲁、许的人格境界与感情界域。她这一极始终置处索绕的哀伤情境和不断释放的致密物质能量流,是一类强力的射线和古老的光晕,构成一则永恒寓言里的情感与伦理考验。——吴兴明(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鲁迅先生的本意,也许是让朱安及自己的这一面都隐入时间的帷幕吧,所以在文字和言语中都不着痕迹。我想这是生的极度痛苦无解,继而祈愿身后安宁的心态。——苍野(作家) 《三人行》的语言、氛围、艺术韵致的基调是收敛集聚,吮悲咀华,苍凉凝重,沉实存朴,言近旨远的。在作品的引领中,我们时而沉入深瓮式的庭院和古井,感触到秋深虫叶的缓缓飘坠与无声叹息,时而置身寒夜冷寂的旷野,体悟那一片深致的孤独和勇者潜行的空谷足音,时而引颈眺望沐浴辉煌天体的塌陷和喷发。我们的阅读是一个体验悲怆与壮丽的旅程,一次沉郁畅达的心灵浴。——张义奇(评论家) 要克服伟人崇拜的心理障碍,作者要有人格平等的勇气,他必须站在伟人的同一境地和其对面,与对象从容、深入、广泛地对话。要使文学不仅仅是为伟人树碑立传,就必须写出他作为人的真情状多侧面。在伟人传记大量涌现的今天,需要强调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不是历史性而是文学性。《三人行》以其创作实践支持着我们的要求。它对历史真实的尊重和文学性的凸现,也说明两者并非不能相容而兼胜。——李杰(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目录
楔 子
第一章 破落与困顿
第二章 “礼物”的筹备
第三章 “母亲娶媳妇”
第四章 寂寞与孤独
第五章 烦苦与怆恼
第六章 从“广平兄”到“小鬼”
第七章 “广平少爷”
第八章 “害群之马”
第九章 “向着爱的方向奔驰”
第十章 大波与大爱
第十一章 海边的“傻孩子”
第十二章 碧月照大夜
第十三章 第一次离别(1929年5月—6月)
第十四章 小红象
第十五章 第二次离别(1932年11月)
第十六章 夫与妻之间
第十七章 尾声:历史与文献
初版后记 黄昏中的沉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