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从无到逍遥 ——魏晋玄学研究

封面

作者:李耀南

页数:346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01022739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将魏晋玄学视为一种侧重于探讨以“人”为中心的天人之学。人的存在、自由的人生境界是为玄学的主题。王弼“圣人体无”之说成为魏晋玄学理想人格的哲学基础,嵇康、阮籍、郭象和支遁分别基于不同的思想立场和理论目标,建构了各自的“逍遥”论,展开了魏晋玄学的自由精神。陶渊明则将玄学的自由精神落实到清苦的田园生活中,玄学所追求的自由人生理想到此走向终结。

作者简介

李耀南,武汉大学哲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研究领域为老庄哲学、魏晋玄学以及中国美学,曾应邀往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亚洲中心讲学。在《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学术研究》《学术月刊》《孔子研究》《武汉大学学报》《华中科技大学学报》《鹅湖》等报刊发表专业论文50余篇,代表作有:《庄子“知”论析义》,《哲学研究》 2011年第3期(本期封面要目文章);《庄子的“无用”与“逍遥”》,《哲学研究》2009年第8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9年第十一期转载);《从“心”看〈齐物论〉》,《哲学研究》2007年第9期;《难“〈庄子序〉非郭象所作说”—兼与王晓毅、黄圣平二位先生商兑》,《中国哲学史》2005年第2期。主持多项省部级课题。

本书特色

本书由董仲舒天之尊君、屈君二重功能及其“仁之美”,《淮南子》自然之天与美学问题导入论述,以王充思想作为从天向人转换的理论环节,通过汉末士风的转变,揭示经历党锢之祸的士人如何疏离王权政治,退回人自身。对于王弼玄学,分析如何从老子的道演进为王弼的无,细致讨论王弼“圣人体无”的理论意义,通过黄宪“无德而称”的人格器量,到《人物志》以“无名”的中庸至德作为理想人格,解释王弼“体无”之理想人格建构的思想脉络、具体涵义以及对于魏晋美学发生的深远影响。

目录

第一章 天的瓦解与人的凸显
第一节 王充对天人感应的检讨批判及其命论
第二节 汉末士人:疏离王权与退回自身
第二章 王弼“圣人体无”与理想人格的建构
第一节 从老子的道到王弼的无
第二节 “圣人体无”与理想人格的建构
第三节 “圣人体无”与魏晋美学
第三章 嵇康“任自然”的逍遥及其“声无哀乐”的“自然之理”
第一节 人生哲学:“任自然”的“逍遥”
第二节 “声无哀乐”的“自然之理”
第四章 阮籍齐物的逍遥
第一节 乐与儒学
第二节 乐与玄学
第三节 大人先生齐物的逍遥
第四节 大人先生的逍遥与阮籍的处世方式
第五章 郭象适性的逍遥
第一节 自生与有、无
第二节 性分
第三节 有待的逍遥与无待的逍遥:逍遥的普适性
第六章 支遁般若思想与其以佛解庄的逍遥新义
第一节 支遁般若思想发微
第二节 至人之心的逍遥——支遁以佛解庄的逍遥新义
第七章 陶渊明即事而乐的人生境界
第一节 纵浪大化的人生哲学
第二节 即事多所欣的人生境界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从无到逍遥 ——魏晋玄学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06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