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飞琼
页数:232
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1713876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在宋朝300余年的时间里,本书选取了花蕊夫人、佘赛花、萧绰、刘娥、曹皇后、李师师、梁红玉、李清照、周淑真等,以文史资料结合的方式,将其人生经历予以展示。她们有的才情满腹,却遇人不淑,有的贵为皇后却不能善始善终,有的虽有才华却终生未能施展,有的为巾帼英雄却壮年惨死战场,其命运之曲折,让人读来让人不感叹,也为古代女性之无法自主的地位而扼腕。书稿文字流畅,简洁易读,适合一般文学爱好者阅读。
作者简介
陈飞琼,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笔名丫丫,自幼偏爱文学,文字抒情而有张力。已出版中长篇小说《花开的声音》《错爱》《滚滚红尘如一梦-三毛传》《民国外交战》等,对中国历史深有研究,在多家报纸杂志发表随笔百余篇。
本书特色
宋朝是一个思想丰满的时代,文化繁荣中,女性的社会地位与文化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从南边的第一柳巷,到北边的大漠苍穹,有几个女性的名字,成为历第一不可磨灭的痕迹:花蕊夫人、佘太君、萧太后、李师师、李清照、朱淑真等。她们或驰骋于政坛,或驰骋于文坛,或因历史事件而留名,她们才是真正的名媛。
目录
日月闲,御炉香气扑龙床
蜀道难,尤闻子规泣血啼
伤红颜,殿前违心承他欢
花易逝,落红成殇迷如团
[佘赛花]洒碧血,怜苍天,举家慷慨赴国难
惺相惜,儿女初见生情愫
难两全,比武招亲成良缘
金沙滩,杨门慷慨赴国难
远尘嚣,安度晚年避朝廷
赴西征,百岁挂帅显威风
[萧绰]少摄政,辅幼帝,神机智略强社稷
帝王花,美人心计安天下
辅幼帝,临朝称制摄国事
败宋军,巾帼叱咤凌须眉
革弊政,建章立制振国威
[刘娥]德馥馨,美如兰,才堪吕武德优先
艳群芳,出生卑苦锁青楼
倾世恋,丈夫卖妻遇良人
德后宫,借腹生子终扶正
统天下,辅政之德留美名
[曹皇后]稳皇权,历变法,无宠皇后辅三代
受父命,政治婚姻难受宠
藏锋芒,淑德贤惠稳后位
保皇权,挽狂澜于激流中
历变法,平衡政权终尽瘁
[李师师]红尘女,春华梦,造就千古风流情
倾城貌,汴京城中李师师
轻抚琴,一曲勾动帝王魂
遇浪子,倾心相付恐难收
立傲骨,师师英勇赴国难
[李清照]武陵春,声声慢,国运微艰命多舛
和羞走,怀春少女书情愫
政权变,家中变故旅青州
遭国难,风波再起逃亡路
双溪怨,凄凄惨惨夕阳景
[梁红玉]念奴娇,战金山,红装翠袖巾帼女
真性情,英雄美人成眷属
平内乱,自古侠女出风尘
擂金鼓,夫妇大战黄天荡
殁巾帼,无限家国往来愁
[朱淑真]多情偏被无情恼
春梦碎,泪痕离思共凄凉
枯木朽,牵牛织女几经秋
红颜殇,随春且看归何处
节选
自序 真正的宋朝女子
月光飞入林前屋。风策策,度庭竹。 夜
半江城击柝声,动寒梢栖宿。 等闲老去年华促,只有江梅伴幽独。
梦绕夷门旧家山,恨惊回难续。 ——孙道绚《滴滴金·梅》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曾有一句名言:“华夏民族之文化, 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无论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还是军事等方面,宋朝 都超越了以往的朝代,更令之后的元明清望尘莫及。南宋文人 陈傅良曾描叙当时的宋朝是“人人尊孔孟,家家诵诗书。未省 有宇宙,孰与今多儒”。 只要轻轻地闭上眼睛,我脑海中便会呈现一片灯红酒绿的 繁荣景象,也仿佛还能闻到恍若隔世千年的阵阵书墨清香随风 四溢。然而,不知是缠绵婉约的宋词给人印象太过深刻,还是各种文学影视作品对宋朝的描述太过片面,提起宋人,尤其是宋朝的女子,总给人柔弱、压抑之感,远不如汉唐女子那样洒脱、明亮,这实在是大大的误会。
真正的宋朝女子不仅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地位低下,反而可能是历代王朝中地位最高的。据历史记载,宋朝女子拥有财产继承权,有主动离婚的权利,也不受任何压制女性改嫁权利的条文约束。在这种宽松的制度之下,宋朝女子活出了自己真实的生命色彩。
例如李清照,在一般人的认知中,她是个诗文皆通的才女,殊不知她还是个自由主义人士。李清照好赌、好酒。为此,她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打马图经序》来讴歌赌博这件事的美好趣味。一上来就直抒胸臆:“予性喜博,凡所谓博者皆耽之,昼夜每忘寝食。但平生随多寡未尝不进者何?精而已。” 一篇序文写得不过瘾,李清照又写了《打马赋》,对历史上那些豪赌界的前辈,崇拜得五体投地:“岁令云徂,卢或可呼。千金一掷,百万十都。樽俎具陈,已行揖让之礼;主宾既醉, 不有博奕者乎。”
在宋代,女性的文化素养普遍都很高,不仅上层女子活出了自我,那些来自社会底层的女子也同样令人惊艳。
北宋名妓琴操,沦落风尘的官宦之女。她将秦观的《满庭芳·山抹微云》换韵,声名大噪:“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斜阳。暂停征辔,聊共引离觞。多少蓬莱旧侣,频回首、烟霭茫茫。孤村里,寒鸦万点,流水绕低墙。魂伤。当此际,轻分罗带,暗解香囊。谩赢得青楼,薄幸名狂。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有余香。伤心处,长城望断,灯火已昏黄。
那些穿梭在人群中的寻常歌姬,用最卑微的身份,唱出千古绝响。“众名姬春风吊柳七”“硬勘案大儒争闲气,甘受刑侠女著芳名”……她们的故事,写就浪漫传奇。
“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宋朝锦绣灿烂的文化孕育了多情、坚韧、敢爱敢恨、英姿飒爽的一代女子,虽然繁盛的时代之下已经暗潮涌动,缠足风潮与程朱理学开始慢慢束缚她们的身心,但她们不仅没有屈从命运的安排,还用自己的生命为那个时代增添了最灿烂的音韵华彩。
而至于功过是非,任由后人评说。书中之女子,其命运之曲线,并非全据史书,亦有戏文、传说之撷取,或真或假,实难一一考订,但大体不离,又宋代之名媛风范,也绝非书中所列之人,窥斑见豹,可以想当年汴梁之繁荣、余杭之暖风中有多少才情满腹的女子,在浅斟低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