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广州市越秀区革命老区发展史编委会
页数:356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21815154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广州市越秀区革命老区发展史》是一本集中体现越秀区人民革命斗争历史的专著,该书以翔实的内容、图文并茂的方式,真实地再现了了越秀区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历史和当地人民赤胆忠心的革命斗争传统。 《广州市越秀区革命老区发展史》贯彻总书记关于“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遵从中国老促会编写革命老区发展史的初衷,通过挖掘、深度研究,写出老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几十年艰苦奋斗的历史,发展壮大的历史,取得伟大成就的历史,其出版充分发挥了其资政、育人、存史的作用。编写革命老区发展史,是一项功在当代、立在千秋的好事、实事,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老区精神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本书特色
本丛书按照编年体与纪事本末体相结合、以编年体为主的编写体例确定框架结构;运用时经事纬、点面结合的方式记述史实;坚持人事结合、以事带人的原则处理人与事的关系;采取夹叙夹议、叙论结合以叙为主的方法展开内容。做到了史料与史论、历史与现实、政治与学术统一,文献性、学术性、知识性相兼容。 《广州市越秀区革命老区发展史(全国革命老区县发展史丛书·广东卷)》是其中一册,讲述了“广州市越秀区革命老区发展史”。
目录
第一章 广州党组织的创建地和大革命的中心地(1919-1927)
第一节 从五四运动到中共广州地方组织的成立
一、五四运动在越秀
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三、广州共产党组织的建立
四、工人运动的兴起
五、青年学生运动的发展
六、中共广东区执行委员会成立
第二节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
一、中共三大召开和协助改组国民党
二、国民党一大召开与国共合作的建立
第三节 国民革命新局面形成
一、中共广州地委成立
二、抗议“新警律”苛例
三、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
四、中共广州地委组建工团军、农团军
五、革命武装平定广州商团叛乱
第四节 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一、中共广东区委的健全
二、工农妇组织纷纷成立
三、中共广东区委发动和领导省港大罢工
四、中共领导的农民运动高涨
五、广州党团组织的壮大
六、国民政府及广东省、广州市政府设在越秀
七、广东大学(中山大学)的创办
第五节 国共合作破裂和大革命的失败
一、国民党的分化与国民革命阵营的危机
二、高级政治训练班开办
三、北伐战争与革命中心的转移
四、广州四一五反革命政变和大革命失败
第二章 掀起土地革命的风暴(1927-1937)
第一节 广州起义-054
一、广州起义爆发/054
二、广州苏维埃建立
三、广州起义失败
第二节 白色恐怖下的对敌斗争
一、广州市委屡次重建
二、刑场上的婚礼
三、中共广州外县工委机关设立
第三节 抗日救亡运动兴起
一、九一八事变在越秀的反响
二、左翼文化运动的发展
三、响应一二·九运动
第三章 积极开展抗日斗争(1937-1945)
第一节 中共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
一、中共广州各级组织的恢复与加强
二、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三、发动群众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四、与破坏统一战线的斗争
第二节 沦陷时期的地下斗争与越秀光复
一、日本侵略军的轰炸与袭扰
二、越秀沦陷与党的决策
三、隐蔽战线与情报工作
四、日本投降与越秀光复
第四章 夺取解放战争胜利(1945-1949)
第一节 内战爆发后的斗争
一、争民主反内战运动
二、党的斗争方针的调整
三、爱国民主运动的高涨
四、打入敌人内部的秘密斗争
五、十年潜伏
第二节 为迎接解放而斗争
一、迎接广州解放的决策部署
二、迎接广州解放的主要工作
三、保护工厂、学校和城市公共设施
四、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秘密联络点(中原行)
五、人民解放军入城
第五章 向社会主义过渡(1949-1956)
第一节 羊城新生
一、人民政权的建立
二、恢复金融秩序,发展生产
三、土地改革
四、掀起抗美援朝热潮
五、整顿社会治安
六、义务劳动修建体育场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
一、农业合作化
二、工商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三节 建设社会主义新城区
一、动员青年和妇女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二、建设新村:广州第一个工人新村
三、华侨新村:全国规模最大的华侨住宅区
四、建设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五、建设二沙体育训练基地
六、扫除文盲运动
第六章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苦探索(1956-1978)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探索
一、增产节约运动
二、“大跃进”运动
三、人民公社化运动
四、渡过经济难关
五、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全国首创的综合性国际盛会
第二节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建设新家园
一、水上居民迁陆定居
二、木屋改造
三、义务劳动开挖人工湖
四、东山少年宫建成
第三节 “文革”十年与拨乱反正
一、区机关干部下放
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三、工业学大庆运动
四、地方经济初步恢复
五、科学事业的春天
第七章 伟大的历史转折与改革开放的起步(1978-1992)
第一节 干部群众思想大解放
一、真理标准问题的补课
二、全面落实各项政策
第二节 改革开放起步
一、价格“闯关”
二、为企业“解绳松绑”
三、发展“三来一补”业务
四、发展区街经济
五、高第街:广州开放的第一个工业品市场
六、东湖新村:全国最早的商品房住宅小区
第三节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
一、经济体制改革
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三、兴办“三资”企业
四、创新引领,走在前列
第四节 个体经济发展
一、第一代个体户
二、催生雇工合法化
第五节 精神文明建设
一、“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
二、“四有”教育活动
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四、文明单位创建活动
第八章 越秀区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1992-2002)
第一节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
一、深化企业制度改革
二、黄花岗科技园率先实行股份制经营管理
三、北京路商业步行街:广州市第一条全日制步行街
四、海印电器市场:全国最早最大的电器批发零售市场
第二节 党政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
一、党政机关机构改革
二、街道机构改革
三、推行公务员制度
第三节 主题教育和党建工作
一、实施“堡垒建设工程”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和“三讲”教育
第四节 城区面貌改观
一、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二、文明城区建设
第九章 实践科学发展(2002-2012)
第一节 贯彻科学发展观
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二、现代化中心城区发展定位
三、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
第二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构建全覆盖社会保障体系
二、越秀特色的社区建设
三、基础教育均衡优质
四、文化软实力全面提升
五、卫生资源配置优化
第三节 营造宜商宜居环境
一、迎亚运人居环境整治工程
二、河涌综合整治和污水治理
三、实现社会治安突破性好转
第四节 公共应急处置能力得到增强
一、抗击“非典”疫情
二、春运史上规模最大的抗冰雪救灾行动
三、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第五节 亚运会运行保障圆满成功
一、亚运服务保障
二、平安亚运
三、亚运氛围热烈有序
第六节 政治思想教育和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二、推进固本强基工程
第十章 越秀新气象新作为(2012-2019)
第一节 加强党的建设
一、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十九大精神
二、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三、四位一体的基层组织建设体系
第二节 破解大城市中心区发展瓶颈
一、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濠涌
二、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知识经济”
三、探索“互联网+政务服务”
四、启动垃圾分类
第三节 提升城区治理能力和水平
一、街道设置调整
二、越秀区十件民生实事
三、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
四、探索街道政务服务“大综合”集成管理模式
五、全省首个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
第四节 创新科技文化
一、建立科技创新体系
二、国家版权贸易基地(越秀)建设
三、城市记忆重点项目建设
四、越秀迎春花市
五、广府庙会
第五节 打造特色街区
一、北京路文化核心区建设
二、广州民间金融街建设
附录
附录一 人物介绍
附录二 红色遗址、纪念场馆
附录三 大事记
后记
节选
《广州市越秀区革命老区发展史(全国革命老区县发展史丛书·广东卷)》: 1919年,五四运动席卷全国,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广州爱国运动空前高涨,新思潮广泛传播。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准备。广州是继上海、北京之后最早成立共产党地方组织的城市之一。1922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同时在广州召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有力促进革命运动在南方的发展。 一、五四运动在越秀 1919年初召开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作为战胜国,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撤销领事裁判权等维护中国主权的要求,遭无理拒绝。会议竟规定战前由德国在中国山东攫取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外交失败的消息传来,激起中国人民极大愤慨。5月3日,北京大学等十几所北京学校学生举行集会,决议致电巴黎和会的中国政府专使,要求拒签合约。5月4日,北京爆发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消息传到广州,人民群众奋起响应。 广州自秦汉以来就是汇通中外的港口城市,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屡得风气之先,对新事物反应敏锐。近代以来,广州市民尤其是青年学生,常因中国受列强欺压而倍感耻辱,认为“亡国丧家,祸迫眉睫”,并以朝鲜亡国为鉴戒,警策同胞奋起救亡。 1918年,为抗议《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大批留学日本的中国学生陆续回国,其中有的回到广东。在这些留学生的影响、推动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等23所学校的学生,在广州越秀的东园联合成立广东省会学生联合会,积极开展爱国宣传活动。1919年2月18日,在省会学生联合会、省教育会和省商会等团体的发起下,广州召开国民大会,决定成立广州国民外交后援会,为日后爱国运动在广州的兴起奠定基础。五四运动爆发后,北京学生的爱国行为,极大振奋了广州人民,长久以来蕴藏在人们心中的爱国热情,像火山一样进发出来。 5月7日,广州及各地学生纷纷举行集会和示威游行,大力声援北京学生。省会学生联合会等团体还发出通电,要求惩办卖国贼、收回青岛、废除不平等密约、释放被捕学生。5月11日,广州国民外交后援会联合各界群众,在东园召开国民大会,声援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运动。会场张挂对联“欲杜强邻,先歼国贼”“不伸正义,曷号公民”,四周贴满了“誓杀国贼”“保我国权”等标语。各团体代表及国会议员先后登台演说,高呼“抵制日货”“不买劣货”等口号,纷纷加入“杯葛”(抵制)的行列。有的洋货店也在门前张贴“不卖劣货”的标识。会后数万群众参加示威游行。 6月初,京、津、沪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派代表来广州介绍北方爱国运动的情况,联络广东各界,一致开展反帝爱国运动,广东学生积极响应。6月10日,广东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学生在周其鉴、阮啸仙等人率领下,宣布全体罢课。接着,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公立法政学校和各中学,加入罢课队伍。参照京、津、沪学生的做法,广东学生于6月17日成立了广东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简称“中上学联”),张启荣、周其鉴当选为会长、副会长;阮啸仙、刘尔崧、高恬波等当选为职员。中上学联和广州各社团携手合作,深入工厂、商号、街道,创办10余所平民学校或职工学校,并编印《国耻》《殷鉴》等小册子,演出意境悲壮的街头剧,夜里派人打五更,意在催人觉醒,奋起抗争。中上学联的成立,进一步推动了全省学生运动的高涨。 在全国人民的共同推动下,6月28日,中国政府专使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波及全国的拒签和约的民众抗争运动,取得重大胜利。 在广州,与拒约、“杯葛”的民众抗争运动结合在一起的,是反对桂系军阀的斗争。当五四运动爆发时,广州军政府态度游移。非常国会大部分议员支持强硬外交,反对签约;岑春煊、陆荣廷等也试图利用学生、市民来反对北方政权,以提高西南方面的地位。而控制军政府的桂系势力则多方面阻挠爱国民众运动,甚至不惜动用武力来对付情绪激昂的市民和学生。加上桂系不顾民众反对,企图让广东督军莫荣新兼任省长,以进一步加强控制广东,市民、学生与桂系的冲突进一步加剧。从7月10日起,广州各界民众多次请愿,明确抵制桂系军阀。 桂系军阀不顾人民意愿,采取高压的手段应对。7月14日,数干民众在省议会请愿,军警强行解散请愿队伍,并向群众开枪扫射,伤10多人,拘捕学生50多人。15日,数干民众在东园集会,遭军警镇压,许多人被殴伤,大批学生被捕。16日,广州学生依然上街游行,散发《雪耻周报》等,军警收缴、销毁宣传品,拘捕300多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