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广州市番禺区革命老区发展史(广东卷)/全国革命老区县发展史丛书

封面

作者:广州市番禺区革命老区发展史

页数:209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21813948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不忘本来,方有未来。”党和人民军队在革命老区孕育,新中国从革命老区走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2月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时,曾深情地说:“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是从哪里走来的,永远都要从革命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老区和老区人民为我们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我们要永远珍惜、永远铭记。”  番禺是有浓厚红色基因的土地,共有老区村庄43个,其中抗日根据地村庄33个、抗日游击区村庄9个、解放战争游击根据地村庄1个。《广州市番禺区革命老区发展史》阐述和反映了番禺老区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几十年艰苦奋斗不断发展的历史,肯定了老区村人民的发展贡献,总结了老区村建设的发展经验,展现了老区村建设的发展成果。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能照亮现实,也能昭示未来。《广州市番禺区革命老区发展史》认真挖掘和总结了番禺地区的光辉革命历史、不懈奋斗史,为的就是让红色的火把一代代传承下去,激励当代的番禺人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谐、安宁与幸福,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担当作为、攻坚克难,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共同建设幸福美丽番禺。  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在广东省委省政府、广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番禺人民一定能传承红色基因,高举改革大旗,弘扬开放精神,凝心聚力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开创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本书特色

《广州市番禺区革命老区发展史》认真挖掘和总结了番禺地区的光辉革命历史、不懈奋斗史,为的就是让红色的火把一代代传承下去,激励当代的番禺人最加珍惜第一来之不易的和谐、安宁与幸福,发扬自力最生、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担当作为、攻坚克难,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共同建设幸福美丽番禺。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区域和革命老区概况
第一节 历史发展沿革
第二节 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第三节 革命老区情况
一、革命老区村庄评划情况
二、现时革命老区村庄分布情况
三、革命老区村庄革命事迹概况

第二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第一节 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
一、在白色恐怖下坚持斗争
二、组织武装参加广州起义
第二节 建立临时县委
一、相继成立区委
二、召开联席会议
第三节 继续对敌斗争
一、调整斗争策略
二、组织受到破坏

第三章 抗日战争时期
第一节 建立抗日武装
一、开展救亡运动
二、改造广游二支队
三、建立俊杰社
第二节 发展抗日力量
一、加强党的领导
二、反击日伪进攻
三、开展统战工作
第三节 开创新的局面
一、召开县委会议
二、克服重重困难
三、到敌人后方去
第四节 队伍发展壮大
一、部队进行整训
二、血战植地庄
三、七星岗战斗
四、建立民主政权
五、部队挺进西江
……
第四章 解放战争时期
第五章 建设发展时期

节选

  《广州市番禺区革命老区发展史/全国革命老区县发展史丛书》:  1940年9月,林锵云、谢立全、谢斌按照中心县委关于组建广游二支队独立第一中队的决定,征得吴勤同意后,着手筹建独立第一中队。该中队以原顺德抗日游击队30余人为基础,再从中山、番禺中共地方组织抽调共产党员和青年20余人组成。全队共有60余人。中队长为林锵云,政训员为黄柳言。中队下辖两个小队,第一小队队长为梁冠,第二小队队长为黄鎏(黄锦鎏)。10月初,独立第一中队在番禺县沙湾乡涌边村成立。谢立全、谢斌按照党的建军原则,以八路军、新四军为榜样,在中队建立了党支部和政治工作制度,切实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实行官兵一致,军民团结合作;同时,组织指战员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经过一段时间,部队的军政素质明显提高,成为广游二支队的骨干队伍。  独立第一中队成立后不久,便投入了反击日伪军进攻沙湾的战斗。沙湾是禺南较大的一个乡,其西北面是石涌村和涌边村,东北面距县城市桥镇5公里。沙湾乡当时是伪军第二十师四十旅旅长李辅群势力范围的一个重点,又是“大天二”地主武装势力较集中的地方。这里有几股不同的武装势力。其中何成和何健两股武装势力最大。何成在吴勤和刘向东的教育争取下,倾向抗日,其所属武装被编人广游二支队第二大队,何成任大队长。另一股是伪军四十旅八十团第三营营长何健的投降派势力。此外还有一股是何端的地方实力派武装。对何成、何健两股势力持中立态度。  李辅群为了打击广游二支队,占领沙湾,以巩固其市桥外围地区势力,于11月13日指使何健带领伪军近千人,分两路从禺南渡头沿公路向沙湾进攻。一路伪军五六百人进攻驻沙湾之广游二支队第二大队。另一路伪军400人左右,向驻涌边、石涌村的抗日武装进攻,并企图切断第二支队的退路。当时,中心县委正在涌边村召开会议。为了掩护参加会议的同志迅速转移,保障第二大队侧翼的安全,林锵云、谢立全、谢斌率领独立第一中队抢占涌边村后的一座山头,作好反击伪军进攻的战斗准备。  拂晓时,伪军开始进攻沙湾。何成指挥第二大队奋力抵抗。因伪军人多,且进攻突然,而第二大队只有五六十人,仓促应战,抵抗一段时间后,何成便带大部分队伍撤离沙湾,向禺南古坝转移,留下一个班在沙湾黄坭岗据碉堡固守。留守的战士面对几百敌人,毫无畏惧,坚持血战到底,最后全班战士壮烈牺牲。沙湾被伪军占领。与此同时,另一路伪军三四百人,在数挺轻重机枪猛烈火力掩护下,从涌边村北和村东两个方向向独立第一中队发起进攻。独立第一中队奋勇抗击伪军,一次又一次地击退伪军的冲锋。由于双方争夺山头阵地,战斗十分激烈。谢斌在指挥战斗中,右手掌被伪军的一颗子弹穿透。他用手帕将伤口包扎起来,又继续指挥战斗。谢立全也在前线指挥,一直到战斗结束。从早晨至15时左右,独立第一中队先后打退伪军近10次进攻,仍据守山头阵地。伪军见涌边村久攻不下,遂鸣号收兵撤退。战斗中,独立第一中队牺牲战士一人,两人受伤。缴获敌人步枪10余支。  在沙湾战斗中,敌人兵力多,火力强,来得突然;而独立第一中队人少武器差,又是新组建的队伍,训练时间短,缺乏战斗经验。由于独立第一中队有党的领导,指挥员处置情况果断、正确,战士们士气高昂、英勇顽强,经受了首次较大的战斗考验,完成了掩护参加中心县委会议的同志安全转移,保障了第二大队侧翼和退路的安全。独立第一中队在这次战斗中打出了威信,影响很大。民众和地方实力派传扬:“吴勤队伍里的人真勇猛!”何成拉着谢立全的手,一再感谢独立第一中队救了他们,称之为真心的朋友。此后,何成同独立第一中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广州市番禺区革命老区发展史(广东卷)/全国革命老区县发展史丛书》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43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