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康海荣著
页数:163
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6396673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设计多维研究》第一章,主要阐述了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我国小学语文课程设置的历史沿革、我国小学语文新课程的价值取向与语文教学范式转型、我国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语文学习与学生发展等内容;第二章主要阐述了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基本任务与基本理念等内容;第三章主要阐述了小学语文识字与写字教学的意义与目标、内容与方法设计以及应注意的问题等内容;第四章主要阐述了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意义与目标,基本规律、途径与方法设计以及应注意的问题等内容;第五章主要阐述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与目标、过程设计、基于言语内容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基于言语形式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以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注意的问题等内容;第六章主要阐述了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意义与目标、过程设计、基于言语内容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设计、基于言语形式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设计、小学语文写作过程指导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小学语文写作课程理论概述等内容;第七章主要阐述了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意义与目标、途径与方法设计以及应注意的问题等内容;第八章主要阐述了教学评价概述、新课程视角下教师评价改革和学生评价改革等内容;第九章主要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师的角色意识、基本素养以及专业发展等内容。
目录
第一节 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第二节 我国小学语文课程设置的历史沿革
第三节 我国小学语文新课程的价值取向与语文教学范式转型
第四节 我国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第五节 语文学习与学生发展
第二章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及基本理念
第一节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第二节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基本任务与基本理念
第三章 新课程视角下小学语文识字与写字课程的教学设计
第一节 小学语文识字与写字教学的意义与目标
第二节 小学语文识字与写字教学的内容与方法设计
第三节 小学语文识字与写字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章 新课程视角下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的教学设计
第一节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意义与目标
第二节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基本规律、途径与方法设计
第三节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第五章 新课程视角下小学语文阅读课程的教学设计
第一节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与目标
第二节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设计
第三节 基于言语内容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
第四节 基于言语形式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
第五节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第六章 新课程视角下小学语文写作课程的教学设计
第一节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意义与目标
第二节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过程设计
第三节 基于言语内容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设计
第四节 基于言语形式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设计
第五节 小学语文写作过程指导应注意的问题
第六节 小学语文写作课程理论概述
第七章 新课程视角下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的教学设计
第一节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意义与目标
第二节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途径与方法设计
第三节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第八章 新课程视角下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评价改革
第一节 教学评价概述
第二节 新课程视角下教师评价改革
第三节 新课程视角下学生评价改革
第九章 新课程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培养
第一节 小学语文教师的角色意识
第二节 小学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
第三节 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节选
(二)阅读教学的目标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总目标 《新课标》中规定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总目标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2.小学语文阅读阶段目标 《新课标》中将小学课程目标分为三个学段,分别提出了每个学段的任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使各个学段之间互相有联系,最终全面实现总目标。 相对于总目标,各学段目标的梯度、层次及有关表述更为清晰,可以增加课程目标的适切性和教学实施的可操作性。就阅读而言,根据学段目标可知,除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贯穿每个学段的教学目标外,第一学段注重阅读的乐趣,第二学段注重略读和默读,第三学段则注重要一定速度的阅读和浏览。这三个学段的侧重点显示出阅读阶段目标的层次性,如果紧扣本学段有关阅读的阶段目标,就能准确定位当前阅读教学的阶段性任务,合理满足学生阶段性发展需求。 可是,教师由于缺乏全面的思考,时常忽视语文课程总目标,以及语文课程总目标和本课时教学目标之间的关联,很少考虑教学进程中各个时段教学目标的不同侧重点。如果教师对每个学段的教学目标了然于胸,注重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和计划性,尊重本课特点,兼顾单元重点和年级要求,制定每课时教学目标时就会有所侧重,准确定位当下的任务,进而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活动。 3.小学语文主线阅读教学的目标 (1)实现阅读教学语境化 将教学活动置于某个语境之中,促使学生的言语实践演化为内通外联的意义链,形成灵动而浑然的统一体是阅读教学语境化的基本含义。学生的言语实践应被置于整体语境之中,这一基本规律在主线教学中是通过整体把握视点体现的。整体把握视点在教学活动中断续穿插、适时聚焦各个教学点,可以将整体把握视点所体现的语意投射于各个教学点,使各个点的教学折射出整体把握视点的语意,促使整个教学活动处于整体把握视点所体现的语境之下。 创设和运用整体把握视点,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在对话中寻找整体语境,稳定言语实践的语境,使学生的言语实践拥有相同的依托和共同的目标趋势,让学生在整体把握视点所体现的语意中知文意、得文言、悟文神、习文法,同时,提醒学生遣词造句时应注意语境,这样才会准确得当,恰如其分。 (2)实现阅读教学结构化 阅读教学结构化是指教学内容在整体把握视点的穿针引线下,由散到聚,由点成线,促使教学内容有序呈现,形成一定的结构,外显教学点之间的聚合关系,内引学生的学习向深度推进,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各个教学点的关联,生成线索化的认知结构。 结构是功能的基础,什么样的结构决定了什么样的功能。任何事物都是由一些要素按照特有的结构组合而成的,优化要素的结构就能提高整体功能。因此,教师应关注教学内容的确定性,关注教学内容的层次、关系、结构等,关注教学活动的整体框架,尽可能地减少阅读教学的随意性、盲目性、模糊性。 另外,教师还应利用教学内容的关联性,增强教学内容的连续性,使学生有条不紊地自读自悟,建立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结构关系,感受教学活动的连贯性,悟得教学点之间的逻辑,在彼此交融中,形成结构化的语文知识模块,以整体把握文本。 (3)实现阅读教学简约化 阅读教学简约化是指教学活动要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层次清晰,结构清爽,进而促使教学目标简明,内容简要,过程简化,环节简洁。 主线教学力求按照文本主要的言语形式和人文意蕴采取重其所重、轻其所轻的策略,大胆取舍文本内容,以最简单的方法呈现给学生,有的放矢地将相关资源活化为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围绕文本核心教学价值展开针对性的品读,集中精力解决一两个主要问题,实现一课一品,课课有得,为学生简单、轻松地学习创造条件。 可见,主线教学凭借整体把握视点,突出主干,理清主从,消枝去叶,剪裁提炼,化繁为简,融通相关教学资源,可以促使纷繁的教学内容简单明了,复杂的教学过程简约明晰,多样的教学方法简便易行,进而将文本核心教学价值凸显出来,促使学生凝神聚思,聚焦重点,品读体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