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巴渝文化概论

封面

作者:张万仪 编

页数:302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6247240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涵盖直辖后新重庆区域内自远古以来的历史、文化,从古代巴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到巴渝文化的定位、巴渝文化的形成和演变、巴渝文化的内涵与特色的阐释;从巴渝山水名胜、古今巴渝英豪,到巴渝民风、民俗、巴渝交通和建筑、巴渝文学艺术、巴渝教育和传播媒体等。

作者简介

张万仪,重庆人。与许多“老三届”的中学生一样,经历了“文革”的动乱,中断了学业,插队落户农村,4年炼狱回城。1977年恢复高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重庆广播电视大学任教。1985年负笈求学于武汉大学,现任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教授。重庆市师德先进个人。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学科专家库专家,重庆市社会科学专家库专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重庆市作协会员,重庆市首届评论家协会会员。
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巴渝文化研究,形成了一批包括专著、论文和课题在内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学术成果。多次获得各类奖项,其中《巴渝文化概论》获重庆市第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近年来,怀着对巴渝文化的挚爱,自觉地寻找家园的灵魂,探索、审视、梳理巴渝文化的独特性,研究其内涵和特征,并将其引入大学教育体系。经过长期的积累、整合、优化与建设,形成颇受学生和社会欢迎的网络课程。“巴渝文化概论”课程被评为重庆市2008年度高等学校(本科)市级精品课程、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精品课程。2012年“巴渝文化”课程被评为重庆市首届视频公开课程。

本书特色

“巴渝文化概论”是重庆电大开设的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张万仪、庞国栋主编的《巴渝文化概论》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对“巴渝文化”的学习,掌握巴渝文化古今演变的历史过程,掌握巴渝文化的内涵和地方性特征;掌握巴渝人的创造;对比考察巴渝文化与我国其他地区性文化的异同,展示中华民族文化的勃勃生命力;科学地分析、研究巴渝文化,加深学生对赖以生存的重庆文化环境的理性认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巴渝文化的形成和演变、巴渝文化的内涵与特色、巴渝的自然山水和名胜古迹、巴渝英杰、巴渝风情、巴渝人的创造、巴渝文化与我国其他地区性文化的比较及巴渝文化的反思与展望等七个部分。

目录

序言为《巴渝文化概论》修订版喝彩/川平
第一编巴渝文化的起源与发展/001
第一章巴渝文化的历史地位/002
第一节巴渝文化与中华文明/002
第二节自成一体的巴渝文化/003
第三节巴渝地区的古人类遗存/005
第二章古代巴族的形成与巴国的消亡/009
节关于古代巴族的神话传说/009
节历有关巴人先祖的记载/011
第三节融入巴族的其他部族/015
第四节古代巴国同诸侯国的关系与巴国的消亡/019
第三章作为州府的巴渝地区的历程/022
节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022
节唐宋五代时期/026
第三节元明清时期/032
编巴渝文化精神/039
章巴渝文化的熔炉与多元/040
节地域政治,人文结构/040
节多元和丰富/042
章巴渝文化的封闭与开放/045
节历的封闭和有限的流动/045
节开放和互融/047
第三章巴渝文化的抗争和坚韧/050
节古代巴文化/050
节重庆抗战文化/053
第三节精神/066
第三编物华天宝/075
章巴渝山水毓秀钟灵/076
节 雄奇壮观的自然山水/076
节千姿百态的地貌奇观/086
章江山胜迹蕴涵丰富/091
节巴渝古代文化遗存/091
节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遗迹/098
第三节抗战陪都历史文化遗存/102
第四节近现代历史遗迹/105
第四编 巴渝英杰/109
章先贤英杰/110
节先圣扬美名/110
节名将留青史/112
第三节能工巧匠百世流芳/115
章近现代风云人物/117
节辛亥斗士/117
节活跃于重庆的抗战政治人物/1
第三节无产阶级家和/122
第四节实业界精英/126
第三章文人学士/129
节抗战时期的文艺界人士/129
节近现代文化名流/138
第三节科技精英/146
第五编巴渝风情/149
章巴渝人的品格/150
节巴渝人的形成/150
节巴渝人的品格特征/151
章巴渝民俗风情/158
节劳动生产民俗/158
节传统集会/163
第三节市民文化生活/166
第六编文苑英华/175
章古风流韵/176
节远古神话/176
节巴渝舞的兴起与演变/178
第三节从巴渝歌到竹枝词/182
第四节巴渝乐府、汉画像石和汉代石阙/187
章巴渝地区思想文化的发展/192
节巴渝巫文化与《易经》/192
节儒家思想在巴渝地区的传播/195
第三节杜甫的民本思想与刘禹锡朴素辩证法观点/196
第四节涪陵易学——南方的学术圣殿/198
第五节“叱咤风云”的《军》及其在近代思想界的影响/199
第三章瑰丽的三峡诗歌/2
节唐代诗人的三峡诗歌/2
节宋代及明清文人的三峡诗歌/8
第四章的造型艺术——大足石刻及大造像/214
节中国石窟艺术的丰碑——大足石刻/214
节精彩纷呈的大造像/2
第五章川剧与民间文艺/223
节川剧:兼收并蓄的表演艺术/223
节民间文艺/226
第七编 交通与建筑/237
章封闭与开放:通衢交通/238
节冲出封闭的世界:艰难的古代交通/238
节川江航运的被开放:交通的近代化/245
第三节战时陪都的开放:大后方交通中心/248
第四节化大都市的开放:当今交通的跨越式发展/251
章多元与兼容:建筑百态/259
节巴渝建筑的地域特征/259
节巴渝建筑的人文特征/262
第三节巴渝建筑的时代特征/269
第八编教育与传媒/273
章教育/274
节官学的兴办和书院的兴盛/274
节新式学堂和留动/276
第三节民国时期的教育/280
第四节现代教育的发展/285
章 传播媒体/289
节报刊、杂志/289
节广播、电视/293
第三节图书出版/295
参考文献/297
后记/300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巴渝文化概论》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01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