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网络技术服务型犯罪参与的司法认定

封面

作者:陈小彪,邱祖芳等著

页数:277页

出版社:群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0146342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网络技术服务型犯罪参与的司法认定

内容简介

从目前的司法实践看,网络技术服务型犯罪参与入罪化倾向明显、个罪适用标准不明确、主从犯认定不统一、量刑失衡等问题都指向因果共犯论思维下网络共同犯罪认定的界限模糊:“深度参与”则构成具体犯罪的共犯,“最低参与”则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论处,刑事法规则让位于刑事司法经验。书稿深度聚焦网络共犯扩张带来技术服务犯罪参与的“正犯性”与“共犯性”认定困境,从网络技术服务型犯罪参与的司法裁判困境、可能出罪事由、犯意联络构造、行为基本构造、共犯归责模式、量刑裁量因素与证据辩护指引七个方面,通过梳理技术服务规范、分析司法裁量要素、整理共犯理论争点等内容找寻问题解决的妥善方案。

作者简介

陈小彪,男,1973年生,湖南安仁人,法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导。主要研究方向为刑法学、犯罪学。发表论文7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言论自由的刑法边界》《文化安全的刑法保护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群体性事件中的罪与罚》、中国法学会课题《恐怖主义犯罪之文化治理模式提倡与理论建构》等省部级项目6项;获第六届重庆市发展研究奖二等奖。

邱祖芳,广东金桥百信(厦门)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会议主席,厦门市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福建理工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历任基层人民法院庭长、副院长。在《现代法学》《法学》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编出版《金融从业犯罪风险与防范》。

本书特色

本书从网络技术服务型犯罪参与的司法裁判困境、可能出罪事由、犯意联络构造、行为基本构造、共犯规则模式、量刑裁量因素与证据辩护指引等七个部分展开。所引用法律条款众多,从多个角度阐述主旨,内容全面。适合相关从业人员阅读学习。

目录

绪论
第一章网络技术服务型犯罪参与的现状与困境
第一节网络技术服务型犯罪参与的规范梳理
第二节网络技术服务型犯罪参与的司法概况
第三节网络技术服务型犯罪参与的认定困境
第二章网络技术服务型犯罪参与的通常抗辩
第一节网络技术服务型犯罪参与的抗辩事由
第二节网络技术服务型犯罪参与的出罪理论
第三节网络技术服务型犯罪参与的有效出罪路径
第三章网络技术服务型犯罪参与的犯意联络
第一节传统共犯理论中意思联络及其实践困境
第二节网络技术服务型犯罪参与中意思联络之异化
第三节网络技术服务型犯罪参与中意思联络异化之应对
第四节网络技术服务型犯罪参与中意思联络之认定
第五节网络技术服务型犯罪参与中的意思联络
第四章网络技术服务型犯罪参与的行为构造
第一节网络技术服务型犯罪参与的行为主体
第二节网络技术服务型犯罪参与的行为方式
第三节网络技术服务型犯罪参与之因果关系
第五章网络技术服务型犯罪参与的归责模式
第一节网络技术服务型犯罪参与的归责模式之审视
第二节网络技术服务型犯罪参与的归责模式之建构
第六章网络技术服务型犯罪参与的刑量确定
第一节网络技术服务型犯罪参与刑量确定之司法困境
第二节网络技术服务型犯罪参与刑量因素之类型分析
第三节网络技术服务型犯罪参与刑量因素之具体认定
第七章网络技术服务型犯罪参与的证据指引
第一节网络技术服务型犯罪证据收集认定之困惑
第二节网络技术服务型犯罪参与之证据审查
第三节网络技术服务型犯罪参与之证据认定
主要参考文献

赞助用户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网络技术服务型犯罪参与的司法认定》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