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儿童早期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封面

作者:郭华著

页数:196

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6397010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早期音乐教育广义上是指从人出生到小学以前阶段的音乐教育,狭义上是指上述阶段的音乐学习。还有人认为早期音乐教育的范畴,应向前延伸到母亲怀孕期的胎教。早期音乐教育并不只是单纯地学习乐器,也不是要孩子将来成为音乐家,而是以培养孩子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听觉感受能力为目的,学会欣赏音乐,丰富精神生活,使其全面发展。在音乐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孩子的言谈举止会变得文雅大方,还可使左右脑平衡发展。因此,儿童早期音乐教育逐渐被教育界所认可并推广。  《儿童早期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首章为绪论,主要内容包括音乐概述、儿童音乐概述、早期音乐教育的特殊意义以及音乐要素的学习与理解;第二章为儿童音乐教育流派概述,主要阐述了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以及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和铃木音乐教育体系;第三章为儿童音乐教育的模式,主要阐述了儿童音乐教育的目标模式、儿童音乐教育的课程模式以及儿童音乐教育的螺旋型模式;第四章为儿童早期音乐教育的目标,主要阐述了0~3岁儿童早期音乐教育对儿童的影响与发展、儿童早期音乐教育目标的制定以及儿童早期音乐教育目标的内容和结构;第五章为早期音乐教育与儿童大脑开发,主要阐述了早期音乐教育与脑科学研究、早期音乐教育对儿童大脑的影响以及脑波音乐对大脑的作用;第六章为早期音乐教育与儿童智力、思维的开发,主要阐述了早期音乐教育与儿童智力的开发和早期音乐教育与儿童思维的开发;第七章为儿童早期音乐的学习与指导,主要阐述了儿童早期歌唱活动的学习与实践指导、儿童早期韵律活动的学习与实践指导、儿童早期打击乐演奏活动的学习与实践指导以及儿童早期音乐欣赏活动的学习与实践指导和儿童的发展与音乐学习;第八章为艺术教育与儿童早期创造力的培养,主要内容包括创造力的含义、审美活动的概述及基本特点,以及审美与创造力的关系和艺术教育促进儿童早期创造力发展的途径。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音乐概述
第二节 儿童音乐概述
第三节 早期音乐教育的特殊意义
第四节 音乐要素的学习与理解

第二章 儿童音乐教育流派概述
第一节 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
第二节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
第三节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
第四节 铃木音乐教育体系

第三章 儿童音乐教育的模式
第一节 儿童音乐教育的目标模式
第二节 儿童音乐教育的课程模式
第三节 儿童音乐教育的螺旋型模式

第四章 儿童早期音乐教育的目标
第一节 0-3岁儿童早期音乐教育对儿童的影响与发展
第二节 儿童早期音乐教育目标的制定
第三节 儿童早期音乐教育目标的结构和内容

第五章 早期音乐教育与儿童大脑开发
第一节 早期音乐教育与脑科学研究
第二节 早期音乐教育对儿童大脑的影响
第三节 脑波音乐对大脑的作用

第六章 早期音乐教育与儿童智力、思维的开发
第一节 早期音乐教育与儿童智力的开发
第二节 早期音乐教育与儿童思维的开发

第七章 儿童早期音乐的学习与指导
第一节 儿童早期歌唱活动的学习与实践指导
第二节 儿童早期韵律活动的学习与实践指导
第三节 儿童早期打击乐演奏活动的学习与实践指导
第四节 儿童早期音乐欣赏活动的学习与实践指导
第五节 儿童的发展与音乐学习

第八章 艺术教育与儿童早期创造力的培养
第一节 创造力的含义
第二节 审美活动的概述及基本特点
第三节 审美与创造力的关系
第四节 艺术教育促进儿童早期创造力发展的途径

参考文献

节选

  《儿童早期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一)音乐创造了差别  1.音乐能够影响儿童的大脑发育  在新生儿的大脑中,神经细胞高达1000亿个,这一数据使很多年轻的父母感到惊讶。人类一生所有的神经细胞在初生婴儿的大脑中几乎全部涵盖,儿童的大脑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如果环境中充满了良性刺激,儿童的大脑将会得到良好的发育;如果环境中充满了不良的刺激,儿童的大脑将会受到不良的影响。有研究发现,儿童如果缺乏玩耍的机会或者是缺乏抚摸,与正常儿童相比其大脑要小一些。儿童伴随着活泼的音乐可以进行玩耍和运动,这样对他们大脑的良性刺激才会增加。  2.音乐能够让儿童的听觉能力产生差别  儿童发育较早的器官中包含了听觉器官,儿童在母体中大概四个月时听觉就开始起作用了,儿童可以听到母亲的心跳和声音。一个名叫阿部桂的日本小女孩,她母亲在她出生不久就在她的卧室中播放一些大师的作品录音。在她六个月时,只要听到熟悉的旋律就会咯咯大笑,这说明她已经可以记住并辨别这些音乐了。儿童对环境中的刺激可以进行主动的探究和选择,还表现出了惊人的早期音乐学习倾向,甚至能在其他的领域中进行这种音乐能力的迁移。  3.音乐能够让儿童在时间与空间的推理能力方面产生差别  科学家对学前班33名儿童进行测试:首先将这33名儿童分为两个小组,在这33名儿童中有19名接受为期八个月的歌唱课程,即每周接受10-15分钟的音乐课程,而其余14人无任何音乐训练;然后在八个月后,对这两组儿童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儿童在没有接受音乐训练的情况下其能力仅提高6%;儿童在接受音乐训练的情况下则提高了46%。  4.音乐能够让儿童大脑的记忆功能产生差别  研究显示:较早接触音乐的儿童,记忆力普遍较高。将4-6岁的儿童分为两个小组,研究人员在一年内对这两个小组进行了四次测试,两组儿童的区别是一组上音乐课,另一组不上音乐课。结果发现,两组儿童在四个月时其记忆力方面显示出了差别。在此之前,尽管有研究表明那些接触音乐的儿童的智商要高于仅接触戏剧的儿童,但是在这项研究中第一次显示出上音乐课的儿童的大脑发育水平要高于不上音乐课的儿童。  (二)把握儿童感应音乐的关键期  婴儿的大脑像对待语言一样总是准备对音乐各种细微的变化进行处理,然而这种能力随着儿童到达一定的年龄而逐渐衰退。  正因如此,父母更不能错过儿童感应音乐的“关键期”。儿童的大脑神经细胞在三岁时就已经达到了成人的80%,听觉已经达到了完全成熟的水平,要使儿童获得绝对音感则需要在训练时使用音准较好的乐器。有研究显示,具有绝对音感的儿童属于优势群体,他们就有较强的乐谱记忆能力和敏感的音乐感受能力。在多数情况下,不具有绝对音感的儿童需要经过一定的努力和训练才能掌握。还有研究显示,如果音乐训练开始于三岁以前,绝对音感的获得需要3-4个月;如果音乐训练开始于四岁,绝对音感的获得需要六个月左右;如果音乐训练开始于五岁以后,绝对音感的获得则需要十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在0-3岁这一时期,儿童音乐能力的发展需要一个丰富的音乐环境作为基础。  家庭是创设丰富的音乐环境的首要区域。音乐在儿童的胎儿期就已经和大脑的认知神经紧密联系了。家庭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使出生后的婴儿学会聆听,可以让婴儿聆听成人的对话,还可以让婴儿聆听家庭中的各种音乐。  (三)让生活充满音乐  音乐一直围绕着我们的生活,如婴儿时期的摇篮曲、学校的进行曲、生日快乐歌等,儿童似乎总是伴随着音乐来生活,音乐的奥秘在于参与,需要人们亲自去做。儿童在进行亲子音乐训练的初期只能咿咿呀呀连节拍都跟不上,但是几个月之后,儿童就能感知到音乐的变化从而调整自己的运动频率。即使乐曲是陌生的,在短时间内,儿童也会快速领会音乐元素的变化。儿童不断地对外界的信息进行汲取使其成为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这些信息的汲取使他们的感官越来越敏锐,使他们所拥有的信号接受系统的灵敏度极高,这对其多元潜能的激发意义重大。  音乐活动往往离不开想象,而想象又能使儿童从音乐活动中获取快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儿童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常常在各种场合长时间地陶醉于想象活动之中,这种想象活动充满了乐趣。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儿童早期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99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