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青年职业心理发展与测评(2009/1)

封面

作者:张进辅

页数:349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56244748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职业心理研究的心理测评传统源远流长,早在心理学尚处创立阶段的20世纪初期,闵斯特博格就将心理测评的方法运用于职业选拔和培训。在同一时期,美国人弗兰克·帕森斯更是掀起了声势浩大的职业指导运动,心理测评是其主要的研究手段 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迄今,职业心理在国外已经非常成熟,应用也非常广泛。

作者简介

张进辅:男,生于1951年5月,四川西充人,汉族。1982年西南师范学院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毕业。1992年晋升为副教授,1996年晋升为教授,1996年起任基础心理学专业硕士生导师,2004年起任基础心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重庆市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青年心理研究,心理测量研究。在国内外专业刊物上发表80余篇论文,其中 “Discovery and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Parallel Lines Illusion Change Effect”发表于〔美〕《The Journal of General Psychology》(Oct.1994)(SSCI期刊)。著名心理学家王甦教授和杨治良教授认为该项研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文成果被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系引入专业课程(PSYChology5-031W:Perception),并被美国“伍德沃斯心理资源中心” (The Wad worth Psychology Resource Center)选作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参考资料。

相关资料

第1章 青年职业心理研究概论
本章在考察了当前职业心理研究的现状后,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对青年职业心理的结构体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青年职业心理是一个静态-动态相整合的二维结构,初步建立起青年职业心理的结构体系。第一节 青年职业心理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一、青年期、职业、职业心理与生涯发展
为了便于阐述和理解,首先需要对研究对象涉及的青年期、职业、职业心理和生涯发展等几个概念进行界定与说明。
(一)青年期与职业
青年期的划分常以年龄为标志。目前,西方许多国家以11、12岁至21、22岁为青年期,其下限较低。国内心理学家朱智贤在所著《儿童心理学》中,把ll、12岁至14、15岁定为少年期,又称学龄中期;14、15岁至17、18岁定为青年初期,又称学龄晚期;17、18岁至25岁定为青年晚期。青年心理学家张增杰将15、16岁至17、18岁定为青年初期,17、18岁至2l、22岁定为青年中期,23、24岁至27、28岁定为青年晚期。两相比较,我们发现国内的划分下限较高,而上限也较高。那么青年期如何确定才合适呢?我们认为有几点情况需要考虑:①青年群体中出现了“身体发育加速,心理发育后延”现象。②国内学者虽然在青年期前划出了一个少年期,但实际研究中常常用青少年笼而统之。在引用西方青年心理研究的材料时,并未严格区分和说明其对象相当于我国的少年期还是青年期。③国内的学校制度和青年职业心理研究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我们认为宜将青年期下限适当提前,即把青年期的全距定为12、13岁至27、28岁,整个青年期又可以分为青年早期(12、13岁至15、16岁)、青年中期(16、17岁至21、22岁)和青年晚期(22、23岁至27、28岁)。青年早期大致与青春发育期相对应,青年中期主要是接受高中教育和中高等职业、专业教育,青年晚期在生理、心理及社会方面趋于成熟,陆续开始职业生活,并逐渐进入成年期(张进辅,2002)。由于青年期的划分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因此,我们要了解以年龄分期的相对性,在研究青年心理时要综合考虑确定青年期的各种因素,而不致过多地受具体年龄的限制。
“职业”这个术语在我国古来有之,其基本含义有:①官事与士农工商四民之常业;②职分,应作之事;③职务,职掌;④事业。其中的“职”字,有“社会责任”、“天职”、“权利与义务”的含义,而“业”这个字,则有以某些特殊的技能“从事某种业务”、“完成某种事业”的含义。可见,职业一词最初是从个体与社会交互关系中的个体角度着眼

目录

第1章 青年职业心理研究概论
第一节 青年职业心理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二节 构建青年职业心理的结构体系
第2章 青年职业价值观的特点与测评
第一节 青年职业价值观概述
第二节 青年职业价值观的特点
第三节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量表编制
第3章 青年工作敬业的特点与测量
第一节 工作敬业的研究概述
第二节 青年工作敬业的特点
第三节 工作敬业的测量
第4章 青年的职业兴趣
第一节 青年职业兴趣概述
第二节 大学生职业兴趣特点的调查分析
第三节 高中生职业兴趣特点的调查分析
第四节 青年职业兴趣测评工具简介
第5章 职业自我效能感的特点及测评
第一节 职业自我效能感概述
 第二节 当代青年职业自我效能感的特点
 第三节 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测量
第6章 青年职业人格特点及测评
第一节 职业人格概述
第二节 青年职业人格特点
第三节 青年职业人格测验的编制
第7章 职业能力的特点与测评
第一节 职业能力概述
第二节 青年职业能力的特点与培养
第三节 职业能力测评工具简介
第8章 青年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与测评
第一节 职业生涯规划概述
第二节 青年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
第9章 青年的职业选择与决策
第一节 职业选择与决策概述
第二节 青年职业选择与决策的特点
第三节 职业选择与决策的测评
第10章 青年的职业成熟度
第一节 职业成熟度概述
第二节 青年职业成熟度的影响因素与特点
第三节 职业成熟度测评工具简介
第11章 青年职业压力及其测评
第一节 职业压力概述
第二节 职业压力的产生、影响及其应对
第三节 企业青年职业压力的初步调查
 第四节 青年职业压力的测评工具
第12章 青年的职业倦怠特点与测评
第一节 职业倦怠研究概述
第二节 倦怠的消极影响、成因及应对
第三节 职业倦怠的测评工具简介
主题词索引
参考文献

节选

职业心理研究的心理测评传统源远流长,早在心理学尚处创立阶段的20世纪初期,闵斯特博格就将心理测评的方法运用于职业选拔和培训。在同一时期,美国人弗兰克·帕森斯更是掀起了声势浩大的职业指导运动,心理测评是其主要的研究手段 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迄今,职业心理在国外已经非常成熟,应用也非常广泛。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青年职业心理发展与测评(2009/1)》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9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