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潘鸿生
页数:209
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6394347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用八章内容讲述了最好的教育就是给孩子最好的人生,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更多地注重孩子综合素质、人格塑造、情商培样、谋生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作者简介
潘鸿生,资深图书策划人、心灵成长导师,对于青少年教育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近年来致力于家庭教育、青少年心理健康及自我提升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和著述工作。其作品以故事见长,说理精辟,实用性强,为家长和孩子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理解、亲近的桥梁,得到读者的一致好评和支持。曾策划、撰写过《好家风成就好孩子》、《好父母给孩子好的教育》、《做人如水的哲学》、《听南怀瑾大师讲庄子》等图书。
本书特色
把好的教育送给孩子,是孩子生命中美的馈赠! 好的教育,应该从家庭教育开始,更多地注重孩子综合素质、人格情商、谋生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孩子在阳光的心态和快乐的性格中成长,教孩子学会体验幸福的人生,这才是父母给孩子的好的教育。
目录
第一章 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给孩子最好的人生
家庭是教育孩子的第一阵地,每一位家长都想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最期盼的就是望子成龙,这种愿望是好的,心
情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现实,也是不可取的。我们不能只重视孩子
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孩子更需要的东西。作为家长的我们要追求全面发
展的教育,就是用更丰富的手段,瞄准更多维的目标,更深入地培养孩
子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才是教育回归生活的真正意义,才是我们给
孩子最好的教育。
不成人难成才,成人教育比成才教育更重要…………………..003
孩子不是小宠物,是独立的人……………………………..006
不必苛求孩子十全十美…………………………………..009
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012
别把你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014
第二章 送上一份爱,与孩子一起成长
“给予孩子爱”是对家长最起码的要求,但真正的爱和教育,不是
牺牲一方,成就另一方,而是双方共同成长。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应该是
互相陪伴、互相扶持的,父母只有使自己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才能用
真爱与孩子一起茁壮成长。
信任是教导孩子的通行证…………………………………021
放低姿态,与孩子平等相处……………………………….025
用爱陪孩子一起成长…………………………………….029
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031
忙里偷闲,再忙也要陪伴孩子……………………………..034
倾听孩子,让他感受到尊重和认同………………………….038
第三章 成长是孩子自己的事,不要替孩子成长
孩子的成长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成长,但绝不能代
替孩子成长。孩子的成长是需要体验的,家长的代替会影响孩子能力的
发展。所以,家长不要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阻碍,要试着放开双手,让
孩子活出自己的天地,展现自己的天赋才华,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健康、
快乐、富足的人生!
不要过多干预,给孩子自由的空间………………………….045
移交责任,“菜鸟”才能长成大鸟………………………….049
不让孩子的人生有遗憾,尊重孩子的自主选择…………………053
自己的事自己做,让孩子学会独立………………………….057
经历挫折,要让孩子输得起……………………………….062
第四章 人无德不立,望子成人比望子成龙更重要
做人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教孩子如何做人,实际上就是对
孩子的思想教育。一位专家说过:“孩子的道德教育应从摇篮时期开
始,因为当今社会所缺乏的不是头脑而是品德。”孩童时期的可塑性很
大,是进行人格品德教育的最佳时期,因此,父母应该注重孩子良好品
德的培养,教孩子从小学会做人。
坚守诚信,就是坚守做人的底线……………………………069
胸怀广阔,宽容的孩子最有人缘……………………………074
爱泽万物,有爱心的孩子内心更有力量………………………079
教孩子学会感恩,使他获得快乐 …………………………..085
骄傲自满要不得,谦虚会让孩子走得更远…………………….089
谎言总会被揭穿,诚实的孩子最可爱………………………..095
第五章 习惯决定命运,好孩子有好习惯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
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良好习惯是人生巨大的财富。培养优秀的
孩子,前提是要让孩子建立起良好习惯,好习惯将受益终身。但好习惯
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家长不能急于求成,要知道良好的习惯要
从点滴抓起,从孩子早期抓起。
知礼、懂礼、行礼——有“礼”的孩子惹人爱…………………103
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节约,从孩子做起…………………..109
做事有条理——告诉孩子计划的重要性………………………114
惜时如金,让孩子懂得珍惜时间……………………………119
天道酬勤,勤奋的孩子才会有未来………………………….123
不做马虎大王,纠正孩子粗心的不良习惯…………………….128
第六章 告诉孩子,学习好不如爱好学习
有这样一句谚语:“知识在书本里,智慧在头脑里。”你希望孩子
的学习是为了知识还是为了智慧?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之下,孩子成绩不
好,你会如何看待?你希望孩子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正确引导,激发孩子学习的内驱力………………………….135
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激发他的求知欲望………………………138
根治厌学,补课不如“补趣”……………………………..142
万里之路始于书,尽享读书之乐……………………………147
培养和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151
第七章 每天进步一点点,帮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什么是好的教育?怎样让孩子成为有用之才?不断提高孩子的素质
和能力,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能够让孩子每天进步一点点,做最好
的自己,就是好的教育。一个孩子只有一个未来。只要孩子做到了“最
好的自己”就是最大的成功,做父母的还有什么苛求呢?
即使再弱小,也可以帮助别人……………………………..159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让孩子学会合作…………………….164
会自省的孩子,才能不断进步……………………………..169
脱颖而出,让孩子成为竞争高手……………………………173
永不放弃,让孩子学会坚持和忍耐………………………….176
第八章 传递正能量,让孩子内心强大
每个孩子都应该有一个强大的心灵。孩子的成长不仅是身体和智力
发育完善的结果,更是心灵塑造的复杂过程。因此,家长要关注孩子的
心灵成长,给予孩子更多的心灵关怀,让他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孩子
的内心强大,他的人生才会幸福。
善于自我激励,孩子将爆发强大的小宇宙…………………….183
自尊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188
相信自己,让孩子自信起来……………………………….192
让孩子获得一生的幸福——教会孩子乐观…………………….197
羡慕忌妒恨——让孩子远离这“三兄弟”…………………….201
追星,就要学习偶像的奋斗精神……………………………205
节选
不成人难成才,成人教育比成才教育更重要成才、成人都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目标。家教如果从育人入手,更有利于成人,成人又会促进成才。很多年以前,有一位学大提琴的年轻人向20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讨教:“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面对求教成功之法的年轻人,著名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回答道:“先成为优秀而大写的人,然后成为一名优秀而大写的音乐人,再然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在卡萨尔斯眼里,“成人”是任何阶段成功的前提。“成人”对于成功人生的重大意义由此可见一斑。教育最基本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孩子成为能够自立于社会、也有益于社会的人,在这个基础上,再努力挖掘孩子的某些潜能,使他成为某一方面的人才。这就是在“人的教育”之上的“人才教育”。因此,正确的子女教育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其一,教育孩子成为一个人;其二,培养孩子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如果只注重知识,不重视品德培养,那么培养的人越有知识,越可能成为社会的祸害。所以,现在的家长更要转变观念,变成才教育为成人教育。不仅在知识方面要教育,更重要的是在人格上、品德上要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教育。做任何事都有一个先决条件。成人亦是成才的先决条件,我们不要把先后颠倒,那样物极必反,反而不能成大器。现在很多家长往往忽视成人教育,只知道成才教育。那样对孩子永远是一个错误的抉择。2013年,“李某某事件”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关注,李某某曾经是父母眼中的骄傲,却因打架被收容教养,释放不到半年再次犯下轮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其家庭教育的问题,不得不再度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李某某所作所为的确让人愤慨,但是冷静地看待这个未成年人,他何尝不是溺爱教育的受害者。 李某某曾经是一个优秀的孩子,他的聪明也一直有目共睹:他自幼热爱音乐、喜欢唱歌,热爱体育运动。4岁入选中国幼儿申奥形象大使;4岁学习钢琴,师从中央音乐学院著名钢琴教授韩剑明先生;8岁开始学习书法,师从清华大学方志文先生;10岁加入中国少年冰球队,多次参加国内外少儿冰球比赛。连续两届荣获全国“希望杯”青少年儿童钢琴比赛二等奖、中国作品演奏奖。全国少儿钢琴比赛金奖,第八届北京钢琴艺术节优秀演奏奖。连续三届荣获“爱我中华”全国青少年书法大赛铜、银、金奖,并入选2009激情奥运“爱我中华”青少年书画双年展。2009年成为最年少的海淀区书法协会会员。李某某儿时的优秀,跟其家长重视教育是分不开的。可是为什么在这样一个重视教育的家庭里,李某某没有按预定的轨道发展呢?李某某的成长经历给我们揭开了答案。其父老来得子,李某某从小就被父母溺爱,养成了高高在上无忧无虑的意识,无论犯过多大的错,都没有受到过可以铭记于心的惩罚。把同学推下楼,父母轻而易举私了;跟同学抢东西,老师反而批评被抢的同学;就是在国外上学惹祸,也毫无畏惧,父亲能摆平一切的观念,成为助纣为虐的信条。这种溺爱式的教育,使李某某从小就没被严厉惩罚过,有的只是一次次犯错,一次次被父母摆平;一次次酿成大错,一次次逃脱惩罚;直至走上违法犯罪之路,直至再次堕落接受法律的惩罚。李某某走上违法之路,并无稀奇,甚至说是一种必然。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李某某的父母在教子上存在着很大问题:在日常的生活中缺乏对做人基本品德的教育,只注重孩子的“成才”,而没有抓住使孩子“成人”这一关键。只是在某些技能上下了功夫,如学唱歌、上电视、接受采访、当选奥运形象大使,等等。这就像建造房子一样,只是在装修层面下功夫,装修得再漂亮,有什么用?只搞装修,不打地基,结果成了豆腐渣工程。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家长也是如此。他们所看到的都是外在的、表面的所谓成才,而忽视孩子内在基本素质的培养教育,也就是说没有抓住教育的根本,他们还停留在落后的分数教育、技能教育之中。所以,现在的家长要转变观念,变成才教育为成人教育。不仅在知识方面要教育,更重要的是在孩子的人格上、品德上有一个良好的教育。要想培养一个人才,首先要培养一个真正的人,拥有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和责任感,不仅仅要对自己负责,更要对别人负责。这是被无数人才成长史所证实的真理。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就不能成才。不是所有人都能成才,但是成人却是成长的第一条件。一个“成人”的人总会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领域而“成才”,而一个“成才”却不“成人”的人则往往会给社会、他人或自己带来伤害甚至灾难。所以,成人比成才更重要,而且重要得多。法国思想家罗曼·罗兰曾说过:“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这对于教育而言,何尝不是一种启示?想要成才,先要成人,而成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培养品德。所以,要想孩子成才,不仅要注重学业培养、智慧挖掘,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善良的品性、良好的修养、坚强的意志、健康的心理、良好的行为习惯及艰苦奋斗的精神。否则,就会误入歧途,甚至危害社会、葬送一生。孩子要成才,首先要成人。在著名的《傅雷家书》中,傅雷先生对已是知名钢琴家的儿子傅聪说:“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依中国传统价值标准,为人先于为艺,也高于为艺。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的人。”知识的广博只是表层现象,是手段;人格的圆满、心灵的和谐才是内在本质,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当年杜鲁门当选美国总统,有记者前去采访他的母亲。记者说:“您有这样的儿子,一定十分自豪。”母亲听后平静地回答:“是的,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同样让我骄傲。” “是哪位? ”记者掏出笔准备大书特书。“噢,他在外面挖土豆呢!”母亲深情地说。这就是“成人”的价值,一种“成功”的教育。教育应以人为本,首先教育孩子做人,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成人比成才更重要,成事比成名更重要,要使孩子真正成为对祖国和人民有用的人,就要让孩子平安、愉快、健康、幸福地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