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赵霖
页数:240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20509847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张文宏医生在疫情期间特别提示要让孩子们好好吃饭,本书也正是在常态化防治疫情的特殊条件下,根据中国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特点,教授家长及孩子们如何构筑第一道健康防火墙。重点讲解了蛋白质、油脂、五谷杂粮、水果和蔬菜等食物对孩子健康的重要作用及正确的食用方法,进一步讲解肠道生态菌群与孩子健康的关系。全书旨在为家长提供孩子健康饮食的全新理念和方法,提供家庭第一的孩子膳食营养健康指南。
作者简介
赵霖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军委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中国食品科技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保健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香港特区香港保健协会医学顾问。被国家卫生部聘为“健康教育首席专家”。2005年,被中央保健委员会聘为预防保健会诊专家。通晓中医营养学。结合现代营养学理论,立足“寓医于食”的学术思想,运用饮食调理等食疗方法,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2003年,荣获中国科协授予的“防治非典型性肺炎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撰写多部图书被推荐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科普读物。鲍善芬教授,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研究员。中国老年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委员,《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编委,北京微量元素学会常务理事。赵和,高级工程师,先后担任北京市食品酿造研究所总工程师、《中国酿造》杂志主编。多年来从事中华民族传统发酵食品和各类大豆制食品的研究开发,是国内发酵食品领域的专家。
相关资料
在全球防治新冠疫情常态化的今天,人们越发好奇,关乎生死的免疫力到底是什么?根据数据统计,人在一生中遭遇的感染性疾病中,大约95%以上与消化道有关!既然如此,我们必须了解“吃”与“健康”的关系真相!
本书特色
在抗疫常态化的当下,尤其对于中小学生及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每天生活在集体环境中,人员密度大,面临传染的风险更高。因此,如何给孩子构筑一道健康防火墙是每一位家长的心头之急。本书正是三位权威健康专家在特殊时期为孩子们倾情奉献的健康礼物。
目录
第一部分 帮孩子构筑健康防火墙
第二部分 养育健康宝贝的全龄营养方案
第一章 赢在生命的起跑线——胎儿期的营养优化方案
第二章 第一口吃什么——新生儿期的营养优化方案
第三章 大脑发育高峰期,错过不可逆——1个月至1岁婴儿期的营养优化方案
第四章 饮食无小事,习惯早养成——1至3岁幼儿期的营养优化方案
第五章 不挑食不偏食,膳食营养要均衡——3至6岁学龄前期儿童的营养优化方案
第六章 “病从口入”,饮食安全要当心——6至10岁学龄期儿童的营养优化方案
第三部分 免疫力是把双刃剑,膳食平衡最安全
第一章 树立平衡膳食理念
第二章 传承中华民族传统膳食平衡智慧
第三章 日常膳食十大平衡原则
第四章 维持生命与健康的七大必需营养素
第四部分 肠道微生物菌群与健康
第一章 您了解肠道微生物菌群吗?
第二章 人类“第二基因组”
第三章 微生物菌群的主战场——肠道
第四章 人类肠道菌群的由来与功能
第五章 与肠道菌群有关的临床案例
第六章 认识人类的第二大脑——“腹脑”
第七章 抗生素是滥杀无辜的凶手
第五部分 给孩子的平衡健康菜肴
后记
前言
2020年,在党和政府领导下,中国人民与新冠病毒肺炎展开殊死抗争,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当下,全国人民正处在防治新冠肺炎趋于常态化的进程中,现实再一次提醒我们,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自身免疫力、保持健康,对每一个人是多么重要。而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对建设一个伟大的国家,意义是多么重大!
人体就像一台高度精密的自动化设备,核心就在于它具有“人体内环境自稳定平衡调节机制”,即人类为了保证在复杂自然环境中生存的需要,在千变万化的外界环境条件下,机体内部可以通过自身调节,保持新陈代谢处于动态平衡与稳定的能力。中医古籍讲“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说的就是提高自身免疫功能、保持个体健康,才能有效地预防疾病。但究竟怎样才能提高免疫力、如何才能保证健康呢?作为一名健康教育工作者,深感健康科普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而科普教育也必须“从娃娃抓起”。
经常在田间地头的农民朋友知道,麦秆与麦叶上出现的斑块是植株严重缺锌造成的,但测定发现,收获的麦粒(种子)里却并不缺锌!人类也一样,当胎儿严重缺钙时,母体甚至会通过脱钙来满足胎儿的营养。这就是大自然颠扑不破的法则¬¬——“一切为了后代”!因此,健康永远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这也是人类历经万年繁衍进化的前提和基础。
古人云“体壮曰健,心怡曰康”,即人体“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所以,要想送给孩子健康,爸爸妈妈就要在日常生活、孕前、围产期等各个阶段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培养孩子的健康理念。
在现代营养学背景下,强调“均衡的饮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前提。因此,了解孩子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的营养需求,科学均衡地安排饮食,教育孩子多吃“神”造的天然食物,少吃“人”造的加工食品,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所谓均衡饮食,“均衡”是关键。本书围绕这个关键词做了详细且可量化的解读。比如,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什么都要吃”,到底该吃什么?“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具体到量比上又是多少?书中也对困扰家长的问题予以正面的回答,比如孩子怎么吃才能避免注意力不集中?考试前应该怎么吃才能发挥得好?
对当下存在的某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和似是而非的命题,在书中也给予清晰的解答。如血清胆固醇高低和吃鸡蛋黄有关系吗?鸡蛋、鸭蛋、鹅蛋,是不是个头越大,营养越丰富?肉和脂肪是不是一码事?“吃肉能补脑”是真的吗?
另外,本书在第四部分还专章讲述了被称为人类“第二基因组”的肠道生态微生物菌群,以及被称为人类“第二大脑”的“腹脑”。“大脑负责智商、腹脑负责情商”,经过百年来的研究,“腹脑”的神秘面纱已被逐渐揭开。营养对性格、情绪的影响也在不断得到验证:研究发现,大量摄取“反式脂肪酸”的群体比不摄取“反式脂肪酸”的人,罹患抑郁症的风险要高出48%!
如果说20世纪是抗生素的世纪,那么21世纪就是微生态的世纪。虽然对“肠道菌群”“益生菌”“益生元”这些概念已不陌生,但营养学上关于“腹脑”以及肠道菌群的重要发现和论述并没有得到宣传普及,中医学在这方面的临床实践应用也鲜为人知!所以,我们认为十分有必要在书中做系统的讲述,这有助于读者对“健康”有更深入的理解。当然,对肠道微生物菌群和“腹脑”的重视,也是人类对健康的理解从传统认识到现代营养学层面的理性解读,是认知上的飞跃。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人类对健康的理解和认识必然逐步深入。同时,我们也经常在现代营养学的重大发现中找到传统饮食哲学的蛛丝马迹,那些护佑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智慧,仍在发挥着作用。我们也在书中如实呈现了这一点,传承该传承的。
健康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权利,是人类永恒的追求。让孩子学会爱护自己是人生的第一课,也是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最应该和孩子分享的必修课。希望通过本书,能为读者拨开云雾,为每一个家庭的健康快乐保驾护航,为孩子们的美好未来填充幸福的底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