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德)亚瑟·叔本华著,石磊编译
页数:256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0449263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精华绝世,字字珠玑,常识与经典融合,堪称传世思想魂宝。思想大师的深刻哲理、醒世箴言,是对人类文化的奉献与恩典。心灵奥秘的求索,灵魂深处的探究,是融入一生的智慧经典。这部书籍,不仅涵盖了人类具智慧的语言,同时也是人们立身处世的准则:虽然这些经典智慧,在人类各种语言中均有不同译本,被各国人们所推崇,其主要原因是使不计其数的人受益终生。
作者简介
亚瑟·叔本华,(1788—1860)德国有名哲学家。是哲学目前个公开反对理性主义哲学的人并开创了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先河,也是唯意志论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认为生命意志是主宰世界运作的力量。
目录
(一)论康德道德学的基础
(二)论康德道德学的主要原则
二、论意志
(一)在自我意识面前的意志
(二)在他物意识面前的意志(1)
(三)在他物意识面前的意志(2)
三、论德行
(一)德行的标准
(二)德行的动机
(三)公正的德行
(四)仁爱的德行
四、论主体的客体
(一)论主体的第一类客体(1)
(二)论主体的第一类客体(2)
(三)论主体的第二类客体(1)
(四)论主体的第二类客体(2)
(五)论主体的第三类客体
(六)论主体的第四类客体
五、论人生
(一)论人生的痛苦
(二)论人生的虚无
(三)论人生的永存(对话录)
(四)论人生的心理活动
(五)论人生的得失
六、论生存
(一)论教育
(二)论女人
(三)论噪音
(四)论自杀
节选
如果我们现在用我们一般的、先验可靠的、因此对于一切可能的经验毫无例外地有效的规律来更深入地考察这一经验本身和在这经验中既定而实在的客体(我们的规律是与它们可能发生的变化有关的),那么我们不久就可以在这些客体身上看到某些深刻的基本区别,它们由于这些区别早已被分门别类了,这就是:一部分是无机的即无生命的客体,另一部分是有机的即有生命的客体;而这后一部分又被分为一部分是植物,另一部分是动物。我们可看到,虽然动物在根本上是彼此相似的,而且符合动物的概念,然而就完满性而言,则有一种极其复杂和细致划分的阶梯,从与植物还十分相近、很难加以区分的动物起,直至最完善、最符合动物概念的动物止。在这一阶梯的最高层,我们看到的是人,是我们自己。 但如果现在我们不为这种杂多性所迷惑,而把所有这些生物整个儿地只看作是经验上客观的、实在的对象,并因此把我们的可用于一切经验的先天固有的因果性应用于发生在这些生物身上的变化上面,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尽管经验普遍地符合先天确定的法则,然而对于所有那些经验的客体本质上的巨大差异,也有一种在种类上发生的与之相应的变化以对应之,就好像因果律有权在它们身上起作用似的。更进一步地讲就是,为了适应无机体、植物和动物这三种差别,那导引它们的所有变化的因果性也表现为三种形式,即狭义的原因、刺激或动机,但这种差别丝毫也不损害因果性的先天有效性,以及由它所造成的效果的必然性。 狭义的原因,就是经验对象的一切力学的、物理的与化学的变化借以发生的原因。它在任何地方都通过两个特征表明自己的性质。第一是通过在它身上牛顿的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得到了应用,这就是说,叫作“原因”的先行状态经历了一种和叫作“结果”的后续状态相同的变化;第二是通过牛顿的第二定律,即效果的程度总是和原因的程度完全相应,因此后者的增强也会引起前者相同程度的增强,以致如果我们知道了效果的种类,那么从原因的强度马上就可以知道和测算出效果的强度,而且也可以反过来。在有经验地应用这第二个特征时,我们不能将固有的效果和它的表面现象相混淆。例如,在压缩一个物体的时候,我们不能要求它的大小随着压力的增加而不断地缩小。因为受我们挤压物体的空间在不断缩小,结果是反抗也在增强。因此现在尽管固有的效果(即物体的缩小)真是按照原因的程度在增强,就像马里奥特定律(Marioffesches-Gesefz)①所阐明的那样,然而我们不应该从那种表面现象上去理解这个问题。此外,在许多情况下,在作用达到一定程度时,全部效果的种类一下子改变了,这完全是由于反作用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而这又是由于在一个有限大小的物体身上,反作用的迄今一直使用的种类已穷尽了。例如,加于水的热力只有在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使水沸腾,超过时只能使水迅速蒸发,但在蒸发时,又出现了原因程度与效果程度之间的相同的比例,这在许多情况下都是如此。这种狭义的原因是引起一切无生命的物质即无机体变化的原因。对这种原因的认识和假定导致人们去观察所有那些变化,这些变化是流体力学、物理学和化学的对象。因此,无机的或无生命的物体固有的和主要的特征就在于它们是由于这种原因所确定的。 第二种原因是刺激,首先,物体根本就不接受一种与它自己的作用成正比的反作用;其次,在它的强度与效果的强度之间绝不会产生一种均衡性。因此,效果的程度是不能根据原因的程度加以测算和事先规定的,稍微加强刺激就会引起效果的很大增强,或者反倒把以前的效果完全取消,甚至还会引起一种相反的效果。例如,众所周知,通过加热或在土壤中搀杂石灰,就能使植物特别快地生长,这是由于那些原因起到了刺激植物的生命力的作用;但如果这时适度的刺激稍微超过了一点点,其结果就不是提高与加速植物的生长,而是导致植物死亡了。同样,我们也能用酒使我们的精神兴奋度显著地提高,但一旦过量,就会适得其反。这种原因,即刺激,决定着生物体的一切变化。植物的所有变化和发展,以及动物的一切纯机体的和生长的变化或机能,都是由于刺激而发生的。光、热、空气、食品、各种药品、各种接触、受精等,都是用这种方式作用于生物体的。我马上就会讲到动物的生活还有一个完全不同的领域,而植物的全部生活则相反,是完全根据刺激来进行的。植物所有的同化作用,生长、顶冠的向光、根部趋向较好的土质、受精、发芽等,都是受到刺激而发生的变化。个别的几种植物还有一种特有的、迅速的运动,那也是由于受到了刺激而引起的。它们因此被称作敏感的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