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乾坤
页数:380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30326785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在当代思想史的地图上,多条线索都指向了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联邦德国的一个理论运动,这就是由阿多诺的弟子巴克豪斯和莱希尔特等人开拓的“新马克思阅读”(Die Neue Marx-Lektüre)运动。新马克思阅读这一理论运动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法兰克福学派的孕育中破茧而出,其主要理论研究对象,就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特别是价值形式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对资产阶级国家研究的“国家衍生”(Staatsableitung)论争。围绕着以上主题,在联邦德国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及整个70年代,一大批年轻学者聚拢起来,形成了以法兰克福大学和柏林自由大学两个中心。发生在德国的这一直接面向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的新马克思阅读运动,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已经在欧洲学术界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思想史事件。
作者简介
李乾坤,1987年生,河南商丘人。2010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哲学系;2017年6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2015年10月-2016年9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柏林洪堡大学哲学系学习研究。目前担任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国外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
目录
●导论 新马克思阅读与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范式/1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当前法兰克福学派研究中缺失的线索/2
二、新马克思阅读的兴起及其脉络/6
三、新马克思阅读所揭示的法兰克福学派政治经济学传统/12
德国新马克思阅读的研究现状/31
五、本书的结构、任务与方法/47
章 新马克思阅读运动兴起的社会史及思想史背景/50
一、联邦德国的社会历史变革与德国马克思主义传统的沉浮/51
二、走向黑格尔主义的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59
三、经济学论争中的哲学追问以及《资本论》手稿的发现与研究/77
本章小结/89
第二章 价值形式的辩证法:新马克思阅读理论的核心理论建构/91
―、马克思”通俗化”的改写与被”稀释”的方法:新马克思阅读的靶子/92
二、价值形式问题的重要性及其理论/107
三、”二重化”:重建价值形式辩证法的逻辑环节/120
补论:索恩-雷特尔、阿多诺与新马克思阅读:围绕价娜式理论的过渡/143
本章小结/152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当前法兰克福学派研究中缺失的线索/2
二、新马克思阅读的兴起及其脉络/6
三、新马克思阅读所揭示的法兰克福学派政治经济学传统/12
德国新马克思阅读的研究现状/31
五、本书的结构、任务与方法/47
章 新马克思阅读运动兴起的社会史及思想史背景/50
一、联邦德国的社会历史变革与德国马克思主义传统的沉浮/51
二、走向黑格尔主义的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59
三、经济学论争中的哲学追问以及《资本论》手稿的发现与研究/77
本章小结/89
第二章 价值形式的辩证法:新马克思阅读理论的核心理论建构/91
―、马克思”通俗化”的改写与被”稀释”的方法:新马克思阅读的靶子/92
二、价值形式问题的重要性及其理论/107
三、”二重化”:重建价值形式辩证法的逻辑环节/120
补论:索恩-雷特尔、阿多诺与新马克思阅读:围绕价娜式理论的过渡/143
本章小结/1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