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南戏域外传播研究(精)

封面

作者:[加]石峻山等著

页数:365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10115020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南戏是中国很早成熟的戏曲形式,在中国戏曲目前与文化目前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吸引了域外学者的关注,南戏也因此得以在域外传播。本书即以南戏域外传播为对象,集中探究海外学者对南戏的研究、译介、改编等近期新成果,为国内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独优惠值的方法和视角。

作者简介

石峻山(1981-),男,英文名Josh Stenberg,加拿大温哥华市人。哈佛大学本科,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南京大学博士,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出站博士后。现任教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中国研究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南京大学海外学院外籍教师,印尼艺术学校、台湾戏曲学院研究员,江苏文学翻译与研究中心成员,《中华人文》副主编。已在《国际戏剧研究》《亚洲戏剧期刊》《国际英文文学评论》《加拿大比较文学评论》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于2014年参与了浙江省哲学社科重大项目《南戏传播研究》,为其中子项目《域外南戏传播研究》负责人。

目录

总结南戏域外传播经验助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高尚且真诚的目标”——《琵琶记》于20世纪中叶的美国改编版本之成形与剧评
一、从《琵琶记》到《琵琶歌》
二、美国对《琵琶歌》的接受史:充满矛盾的尊重
三、结语
从大巴赞到洪涛生——论欧洲大陆学者对《琵琶记》的译介
一、产生初始影响的大巴赞《琵琶记》法译本
二、洪涛生(Vincenz Hundhausen)于北京的改述
三、其它译本与编译本
四、总结
近代日本的南戏研究(1890—1945)
一、明治后期的南戏研究(1890—1912)
二、大正时期的南戏研究(1912—1926)
三、昭和前期的南戏研究(1926—1945)
明治词曲开山——森槐南生平及其南戏研究考述
一、中国俗文学研究史上的多个“第一”
二、日本高等学府讲授中国俗文学的第一人
三、南戏研究史上的拓荒者和里程碑
南戏《琵琶记》在日本的翻译与研究
南戏《琵琶记》的深度英译及其对中国戏曲“走出去”的启示
一、《琵琶记》之深度翻译
二、莫译《琵琶记》对中国戏曲“走出去”的启示
三、结语
《琵琶记》与英语《琵琶歌》主题思想的对照性解读
一、英语《琵琶歌》的改编过程
二、英语《琵琶歌》的主题转换
三、英语《琵琶歌》反映的西方伦理观
四、结语
“他者”之镜像:论南戏《琵琶记》的跨文化戏剧改编
一、跨文化戏剧
二、《琵琶歌》的改编起因
三、《琵琶歌》呈现的中国戏曲元素
四、《琵琶歌》本土化的主题思想
五、结语
中西合璧:英语《琵琶记》在夏威夷舞台的传播与接受
一、夏威夷大学戏剧社的制作
二、夏威夷华系公氏会的制作
三、结语
中国戏剧的翻译与朝鲜半岛戏剧文学的建设——梁建植的翻译思想与其《琵琶记》翻译实践
一、引论
二、梁建植的翻译思想
三、《琵琶记》的翻译策略
四、结语
南戏海外研究摭论
一、南戏海外研究概览
二、南戏海外研究的选题与取向
三、南戏海外研究的优长与缺失
“他者”想象的缺位:英语学界的南戏研究
一、近五年英语学界的中国古典戏曲研究概况
二、英语学界的南戏研究
三、英语学界南戏“想象”乏力之缘由
南戏起源考论——“印度戏剧输入说”及其学术史意义
一、默转潜移的学术语境:晚近佛学的复兴到中印比较文艺研究的兴起
二、文化地缘的阐释依据:“文化移动论”的建构至“印度水路”的描绘
三、学科演进的实现路径:“输入说”的衍化与现代南戏研究的专门化进展
四、结语
向下的指针:田仲一成笔下的“演剧”与南戏研究的“民间立场”
一、溯源与回归:“民间性”话语的内置与研究理念的民俗学回摆
二、田仲一成笔下的祭祀与演剧:南戏与乡村组织及民俗行为的同质化
浅析新加坡莆仙戏与兴化木偶戏的南戏影响
一、研究兴化传统戏曲之旅的启发
二、新加坡莆仙戏与兴化木偶戏之相关研究
三、宋元南戏于莆仙戏曲之熏陶——历史概论
四、南戏目连表演与福建兴化目连戏之关联
五、新加坡兴化戏曲之南戏遗响
六、浅论《目连救母劝善戏文》与《目连尊者》的南戏足迹
波兰汉学家日比科夫斯基及其南戏研究述论
一、南戏起源研究
二、宽广的南戏研究视野
三、解读戏曲文化现象的独特视角
四、余论
美国汉学家雷伊娜《张协状元》喜剧脚色研究述论
一、戏曲脚色独有特征的研究
二、《张协状元》喜剧脚色研究
三、对中国脚色体制研究史的梳理
四、结语
美国汉学家雷伊娜的早期南戏“负心书生,,剧研究述论
一、雷伊娜“负心书生”剧研究概况
二、负心书生剧的社会揭露作用研究
三、负心书生剧中的“报复”研究
四、余论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南戏域外传播研究(精)》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89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