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诉的基础理论与案例研习

封面

作者:刘哲玮

页数:294

出版社: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1975638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三部分展现民事诉讼的基础理论及应用。部分从本体论的角度介绍确认之诉、形成之诉的基础理论问题。第二部分从制度论的角度介绍诉的基础理论对我国民诉中立案、管辖、保全等具体制度的影响。第三部分从学习方法论的角度结合教学案例展现如何运用诉的基础理论完成案例研习,帮助法律人掌握诉的基础理论并运用其完成个案研究。

作者简介

刘哲玮
四川成都人,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学士(2003);北京大学民事诉讼法学专业法学硕士(2006)、法学博士(2010);清华大学法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2010-2012)。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法学院访问学生(2008-2009),最高人民法院研修学者(2017-2019)。主要从事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司法制度、民事诉讼法与民商事实体法交叉研究。在北京大学法学院讲授《民事诉讼法学》《纠纷解决》《民法案例研习》《民事诉讼案例研习》等课程。

本书特色

任何法律理论,如果不能与实践结合,便没有生命力,无法被人们所理解、接受和应用,也无法继续进化和发展。然而,如何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却是人们一直面临的难题和挑战。值得庆幸的是,在化解这一难题和迎接挑战方面,本书给出了很好的答案,哲玮作出了有益的尝试,有力地推进了我国法学教育方法的发展!
——张卫平(清华大学教授、天津大学卓越教授)如何把握丰富而略显繁杂的诉的基础理论,对民事诉讼法学初学者乃至研究者而言,是一件“头疼不已”的事。哲玮的这本书,可以算是抑制“头疼”的一小片良药。他在北大近十年的教学和科研实践证明,通过案例研习,打通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关联,不失为掌握民事诉讼基础理论的好方法!
——潘剑锋(北京大学教授)通过与民法理论及方法的关联,与司法实践的结合,哲玮发现了诉的基础理论的解释力与功效,也因此找到了真问题。他既不是只对抽象概念进行逻辑推演,也不是对纷乱的现实提出孤立、片面和肤浅的应对策略。他对真实生活的敏感、关注与洞察,通过他坚实的理论基础、娴熟的法学方法以及卓越的学术想象力,使得他的研究不仅有强大的理论力量,而且充满了活力,从中也可以看到他的社会科学视野。可以说,这本书是民诉法教义学研究的典范。
——葛云松(北京大学教授)

目录

目录

第一部分

民诉基础理论的研究

第一章 确认之诉的限缩及其路径003

一、问题的提出003

二、确认之诉的历史演进与具体特征004

三、我国确认之诉的实证考察008

四、限缩确认之诉的必要性017

五、限缩确认之诉的路径选择027

第二章 普通形成权诉讼类型考辨

——以合同解除权为例035

一、问题的提出035

二、形成之诉的诉讼标的:形成权抑或形成诉权036

三、形成判决的效力范围039

四、形成之诉与诉的合并044

五、结论049

第二部分

民诉基础理论在具体司法实务中的应用

第三章 确认他人恶意串通合同无效之诉的合法性检讨

——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33号的程序法评释053

一、引言053

二、诉的合法性理论概述054

三、确认他人恶意串通合同无效之诉的合法性剖析058

四、保留抑或废除:两种解决方案的权衡065

五、结论070

第四章 诉讼抵销在中国法上的实现路径072

一、问题的提出072

二、诉讼抵销的既有路径概述073

三、既有路径无法实现诉讼抵销的原因分析076

四、诉讼抵销在中国法上的实现路径083

五、结论089

第五章 公司决议诉讼的裁判效力范围091

一、问题的提出091

二、民事裁判效力理论概述092

三、对何事生效:裁判效力的客观范围094

四、对何人生效:裁判效力的主观范围100

五、从何时生效:裁判效力的时间范围104

六、结论105

第六章 独立与合并:程序法视角下的离婚损害赔偿之诉107

一、引言107

二、我国离婚损害赔偿之诉的制度框架及实践问题109

三、独立之诉:离婚损害赔偿之诉与离婚之诉的关系113

四、诉的合并:离婚损害赔偿之诉的解释学考察120

五、结论130

第七章 管辖协议的理论重构131

一、问题的提出131

二、管辖协议的性质定位134

三、管辖协议的意思分解139

四、管辖协议的要件重构146

五、结语152

第八章 追加当事人制度的理论追问与程序构建153

一、现状描述与现实问题153

二、追加当事人制度的理论追问155

三、追加当事人制度的程序建构163

第九章 论财产保全制度的结构矛盾与消解途径167

一、我国财产保全制度的历史溯源与现状描述167

二、我国财产保全制度的结构性矛盾分析170

三、回归诉讼程序:比较法视野下的矛盾消解途径175

四、建构缓冲机制:技术视角下的矛盾消解途径181

五、结论186

第十章 论民事司法查封的效力188

一、问题的提出188

二、查封效力的发生要件191

三、查封的双重效力198

四、结论205

第三部分

民诉基础理论之案例研习

案例一 隐秘的角落案209

案例二 平原上的夏洛克案220

案例三 实业公司与开发中心、食品厂厂房租赁案238

案例四 张某机场托运行李遗失损害赔偿案253

案例五 甲公司、乙公司与丙公司确认买卖合同无效案260

案例六 李某与蔡某股票冻结损害赔偿案266

案例七 代办托运案

——复杂诉讼中当事人地位的确定方法274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诉的基础理论与案例研习》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87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