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新英主编
页数:293页
出版社:湖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7120139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将以一系列刻画工业生活和建设风貌的版画作品, 记录新中国工业发展之路, 从艺术表现的角度记录现实, 以不忘初心, 为实业兴国谱写新时代的新篇章。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 出版这样一本艺术与工业建设相结合的出版物具有特殊的意义。
作者简介
彭宝玉,1984年主于山乐日照。2007年毕业于山东工艺美术字院,获艺术字字士字位。2009年毕业于深圳大学,获美木字硕士字位。自2009年5目至今任职于深圳市关山目美术馆,主要从事20世纪中国美术研究、现当代版画研究与批评、展览策划及学术出版物的编辑工作。2012年参加文化部艺木司、人事司组织的”全国美木馆策展人培训班”并结业。 多篇研究论文发表于《美术》《美术观察》《中国版画》等专业美术期刊及关山月美水馆《20世纪中国美术研究系列丛书》《当代视觉艺术研究丛书》。 现为关山月美术馆文物博物专业中级馆员、《中国版画》编辑。
本书特色
系统研究与数理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的工业版画发展历程收录李桦、古元、王琦等200多位版画家的314幅作品采用锁线精装,樱雪纸压凹工艺,封面烫金,精致典雅随机赠送3款藏书票
新中国工业发展的版画记忆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工业题材(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
第一节 新中国工业建设:版画主题
一、建设的速度与激情
二、新工业与新风貌
三、主人翁精神
四、集体豪情与身份归属
第二节 社会主义大工业生产:版画图像
一、劳动者形象
二、大工业成就
三、工业“对象物”
四、工业生产情景
第三节 现代化工业发展印迹:版画叙事
一、国家使命的承担
二、重工业之重
三、建设中的“修复”
四、咱们工人有力量
第二章 工业身份(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
第一节 钢铁入画与工业之魂
一、一冶版画群体与钢都建设
二、攀枝花版画群体与三线建设
第二节 “刀笔”中的石油会战
一、“铁人”精神的刻画
二、版画中的大庆石油人
三、风景版画中的油田大风景
第三节 煤矿与海港诸工业画卷
一、鸡西版画群体与煤城胜景
二、塘沽版画群体与海港、造船、盐业新貌
第四节 从“铁道兵”到“中国铁建”
一、铁道兵业余美术创作组与路桥建设的集体记忆
二、“大路美术群体”与“中国铁建”
第三章 工业在场(21世纪多向发展的工业版画)
第一节 新工业语境与版画新态
一、机构的组织与推动
二、理论的构建与引领
三、群体的壮大与发展
四、展、赛事的助推与促进
第二节 “在场”的努力与工业版画新貌
一、现实表现题材的延续
二、新视角、新表现对象的拓展
三、“拟像”的工业版画图景
第三节 概念的延展与学术性追求
一、多元化的实践
二、前瞻性的探索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章 工业题材(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
第一节 新中国工业建设:版画主题
一、建设的速度与激情
二、新工业与新风貌
三、主人翁精神
四、集体豪情与身份归属
第二节 社会主义大工业生产:版画图像
一、劳动者形象
二、大工业成就
三、工业“对象物”
四、工业生产情景
第三节 现代化工业发展印迹:版画叙事
一、国家使命的承担
二、重工业之重
三、建设中的“修复”
四、咱们工人有力量
第二章 工业身份(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
第一节 钢铁入画与工业之魂
一、一冶版画群体与钢都建设
二、攀枝花版画群体与三线建设
第二节 “刀笔”中的石油会战
一、“铁人”精神的刻画
二、版画中的大庆石油人
三、风景版画中的油田大风景
第三节 煤矿与海港诸工业画卷
一、鸡西版画群体与煤城胜景
二、塘沽版画群体与海港、造船、盐业新貌
第四节 从“铁道兵”到“中国铁建”
一、铁道兵业余美术创作组与路桥建设的集体记忆
二、“大路美术群体”与“中国铁建”
第三章 工业在场(21世纪多向发展的工业版画)
第一节 新工业语境与版画新态
一、机构的组织与推动
二、理论的构建与引领
三、群体的壮大与发展
四、展、赛事的助推与促进
第二节 “在场”的努力与工业版画新貌
一、现实表现题材的延续
二、新视角、新表现对象的拓展
三、“拟像”的工业版画图景
第三节 概念的延展与学术性追求
一、多元化的实践
二、前瞻性的探索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