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页数:604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
ISBN:978750961557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产业和企业的不断转型升级是工业化进程中的客观规律,对此经济史学家们往往称之为“产业革命”或“工业革命”。可以说,转型升级是工业的生命,工业的本质是革命的,所以。工业发展一天也离不开技术创新。自从人类进入工业化时期以来,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是绝大多数技术创新的产业载体,工业技术创新支撑着经济繁荣,而停止技术创新就意味着危机.最近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性金融危机的产业根源就是产业核心技术创新方向不明,从而导致庞大的金融虚拟经济缺乏坚实的实体经济基础的支撑,
自我膨胀而致使风险剧增。因此,发达国家经济恢复缓慢,至今增长乏力,特别是失业率居高不下。
从各国工业发展史看,工业技术创新以致“工业革命”从来不是由政府计划出来的。政府虽然可以在支持和促进重大技术创新上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企业毕竟是最终的创新实现者.政府的职能是发现和鼓励企业创新,而不是替代企业创新。政府可以给企业提供创新地图和制定基本规則,而不是为企业选择具体路线,更不是规定(规定往往成为限定)采用什么方式和工具。政府实施产业政策,应该激励企业创新,发挥企业的主动性,决不是要求企业照葫芦画瓢。政府对于企业创新,即使扶持也须适度,即使鼓励也要维护公平竞争,即使实施管制也须保持弹性。总之,实现创新归根结底是由企业创意和完成的事。企业活才能创新活!
本书特色
产业和企业的不断转型升级是工业化进程中的客观规律,对此经济史学家们往往称之为“产业革命”或“工业革命”。可以说,转型升级是工业的生命,工业的本质是革命的。
金碚编写的《2011中国工业发展报告–中国工业的转型升级》是2011年度中国工业发展报告,全书分为工业产品质量建设;汽车工业等四十六章内容。
目录
提要
一、工业转型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二、资源环境约束下的技术路线转换
三、现代工业经济体系的艰难变革
四、向高附加值产业端攀升的企业战略转移
五、寻求国际竞争力的新源泉
综合篇
第一章 工业发展方式转变
提要
一、“十一五”时期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进展
二、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比较及其影响因素
三、“十二五”时期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展望
第二章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
提要















